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三節 歐文的教育思想

—、生平與教育實踐活動

羅伯特·歐文(Robert Owen,1771—1858)是19世紀上半期英國的一位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歐文出生於北威爾士蒙哥馬利郡新鎮的一個馬具師家庭。由於家境負擔重的原因,歐文9歲時就離開家庭,走上了獨自謀生的道路。

此後,歐文在倫敦、曼徹斯特等地做過店員。1792年,年僅21歲的歐文應聘擔任了曼徹斯特一個棉紡織廠的經理,顯示了較強的管理本領。與此同時,他也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對英國社會有了了解和認識。

1800年,歐文買下了蘇格蘭新拉納克棉紗廠的部分股金,成為該廠的股東兼經理(大約直到1829年)。當時英國正處在工業革命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很快,但工人的勞動條件惡劣,他們生活貧困,文化水平低下,有些人還墮落犯罪。對此,歐文渴望“尋求改善貧民和勞動階級的生活並使雇主獲得利益的方法”[52]。這時,歐文已深受啟蒙學者關於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的觀點的影響,深信隻要使工人生活在合理的環境中,就能消除工人中的墮落現象。於是他著手改善工人的勞動和生活條件,興辦工人的教育。他在新拉納克工廠縮減工時,停用不滿10歲的童工,修造工人宿舍,開辦廉價商店,創設福利醫院等。與此同時,歐文還為工人及其子女提供教育,創辦了幼兒學校、初等學校和青少年工人夜校,並為成年工人及其家屬開設講座等。1816年,歐文將以上這些文化教育機構合並為“性格形成學院”(The Institu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據歐文長子羅伯特·戴爾·歐文(Robert Dale Owen)在1824年的描述[53],性格形成學院共有約600名學生,其中約300名是10歲以下的日校生,餘下的是10歲以上的夜校生。

幼兒班招收2~5歲的兒童。5歲以上的兒童按性別分班,男、女各設兩個班,每班學生20~40名不等。夜校則是為白天做工的10~20歲的青少年開設的,學習製度和日校大致相同。

幼兒班和夜校是免費的。日校學生每人每月繳學費3便士,這項收入總共還不到學校開支的二十分之一。

學校各科的教學情況如下。

閱讀 學校不要求學生閱讀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東西,因此,閱讀材料取自一些航海和旅行的遊記。它們附有插圖、地圖,穿插著一些有趣的逸事。教師還經常給全班學生朗讀一些有趣的作品,然後讓學生提各種問題,或做各種評論。

書寫 和大多數學校一樣,在開始時讓學生摹寫書上的字體。之後,開始教學生用不分行的紙學寫流行的手寫體,改變呆板和拘謹的字體,學會日後生活中有用的並且易於看懂的商業公文字體。最後,學生學習聽寫,還要抄寫他們認為困難的書本或手稿,並記住重要的內容。

算術 采用蘇格蘭所通用的教學方法。按照裴斯泰洛齊在伊弗東的做法,高年級學生開始學習心算。教師對學生解釋各種不同的運算方法,並說明這些算術知識在今後生活中的用處。

縫紉 除學生年齡最小的兩個班外,所有的女孩都學縫紉,包括編織、畫線、裁剪等。每周中有1天要求學生帶洗淨並待補的衣服來學校,由教師教她們補。

自然史、地理、古代和近代史 這些科目雖然各有區別,各自包含很多的內容,但幾乎都采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即由教師做無拘束的講課,並輔以直觀材料。

宗教 學校抓住各種機會反複灌輸那些和宗教有關的實用的道德原則,同時使兒童的頭腦中儲存起一些最重要的和引人注目的自然事實;另一方麵,隻要家長同意,深奧的教義則留待到學生自己能夠判斷時再去講。根據家長的願望,學生定時閱讀《聖經》,教義問答手冊也按時教學。

唱歌 所有5或6歲以上的兒童都要學習唱歌,先學音符、音階,再學音程,最後學習音樂學科的其他知識。音樂的調子和符號以及各種練習都被繪在一幅大的油畫布上,供兒童學習之用。學校每個季度出一小本簡單的歌曲選,歌詞印發給每位兒童。通常每周舉行1次演唱會,由夜校的學生歌手演唱,有時村莊裏的樂隊也來伴奏。

舞蹈 跳舞被視為一種令人愉快的和健康的運動,旨在讓學生改善儀態和行為舉止,煥發精神,增進快樂。學習的舞蹈種類各異,有輕快的蘇格蘭雙人舞、英國鄉村舞、四對舞(quadrille)等。

此外,性格形成學院的成人教育機構“講堂”冬季每周3個晚上為成年工人舉行“講演晚會”,“用淺顯動人的語言”教給他們“所缺乏的最有用的實際知識,尤其是培養孩子成為有理性的人的適當辦法”,[54]告訴他們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其餘的晚上則組織一些健康、有益的娛樂等活動。

1816年,歐文出版了他最主要的教育論著——《新社會觀,或論人類性格的形成》(A New View of Society;Or Essays on The Principle of Formation of Human Character,簡稱《新社會觀》),其中較具體地介紹了新拉納克的教育實驗。歐文在新拉納克的教育實驗獲得了巨大的成果。正如恩格斯所說的:“新拉納克的人口逐漸增加到兩千五百人,這些人的成分原來是極其複雜的,而且多半是極其墮落的分子,可是歐文把這個地方變成了一個完善的模範移民區,在這裏,酗酒、警察、刑事法庭、訴訟、貧困救濟和慈善事業都絕跡了。而他之所以做到這點,隻是由於他使人生活在比較合乎人的尊嚴的環境中,特別是關心成長中的一代的教育。”[55]

歐文在新拉納克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新拉納克成了模範移民區,歐文成了歐洲的名人。但是,歐文細算了工廠的成本和利潤,他認識到工人仍在受剝削。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歐文從一個慈善家轉變成共產主義者,開始對私有製、宗教和婚姻製度進行猛烈抨擊。

新拉納克的教育實驗是歐文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活動。後來,他於1825—1828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新和諧”(New Harmony)公社(1824—1828)和1839年在英國漢普郡的“和諧堂”(Harmony Hall)勞動公社的教育活動,隻不過在某些方麵有所發展而已。

1849年,歐文編輯出版了《新道德世界書》(The Book of the New Moral World)一書。1857—1858年,他又出版了自己最後的著作:《自傳》(The Autobiography)兩卷本。

1858年11月17日,歐文在自己的故鄉新鎮去世。

二、性格形成學說

歐文《新社會觀》的主題,就是論證他關於人的性格形成的學說,這是他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的出發點。其主要內容有兩個方麵。

一是反對性格形成的“意誌自由論”。歐文指出:“從古以來人們立身處世都是根據這樣一種設想出發的,這就是:每一個人的性格是由他自己形成的”,“這是一個天大的根本性的錯誤”。[56]

二是堅持“環境決定論”。歐文說:“‘人是環境的產物’,他一生的每一時刻中所處的環境和他的天生品質使他成為什麽樣的人,他就是什麽樣的人。”[57]“……人的感情、信念和行為是他天賦的能力和出生後就對這種能力發生影響的環境的必然產物。”[58]歐文這裏所講的“天生品質”和“天賦的能力”,實際上也就是指人的遺傳素質。在歐文看來,人先有身體的遺傳素質,之後通過社會環境的作用而形成性格。社會環境是形成人的性格的決定性因素。

歐文的性格形成學說在理論上是符合唯物主義的,和唯心主義的先驗論與教會所宣揚的“原罪說”相對立;在實踐上有進步的曆史作用,他由此斷定:當時人的不良性格是由惡劣的資本主義社會環境所造成的,要養成理想的性格,就必須改變舊的環境,建造新的合理的環境(即歐文理想中的社會主義社會)。

歐文的“環境決定論”主要來源於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特別是愛爾維修)的機械和形而上學唯物論。與他們一樣,在社會曆史問題上歐文同樣滑向了唯心論和改良主義。

歐文一方麵認為社會環境決定性格,並且把社會環境主要理解成製度、立法、教育等上層建築方麵的因素;另一方麵,又認為社會環境由人的理性所決定。為了擺脫這對矛盾並找到出路,歐文就隻得求助於少數“偉人”(尤其是社會的統治者)的明智,認為這些人能夠不受壞的環境的影響,生來就具有普通人所缺乏的理性。依靠這些人製定好的法律和教育製度,對愚昧無知的人民大眾施行啟蒙教育,就能使大多數人的性格由壞變好,從而使壞的環境也變好。因此,歐文還竭力宣揚“教育萬能論”。他十分明確地說:“兒童們可以經過教育而養成任何一種情感和習慣”,即“可以經過培育而養成任何一種性格。”[59]

歐文的方法論是形而上學的。“環境決定論”和“教育萬能論”的一個致命缺點就是不了解革命實踐的意義,不懂得環境的改造和性格的改變隻有在革命實踐中才能統一起來。按照曆史唯物論的觀點,人民大眾的革命實踐是改造社會的主要力量,人民大眾的良好性格也隻有在革命實踐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形成。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麽天生的“教育者”,革命領袖必然也是在長期實踐中鍛煉成長起來的。正如馬克思所說的:

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會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會之上(例如在羅伯特·歐文那裏就是如此)。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隻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60]

從“環境決定論”出發,歐文進而強調個人不用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不必因自己的行為而受到相應的獎懲。他指出,人對自己的性格“絕無任何功過可言,不論在今生或在什麽來世,都不應得到讚揚或譴責、獎勵或懲罰”[61]。這裏就牽涉到以下有關道德教育的一些問題:在環境形成人的性格的同時,個人的主觀努力是否也起一定的作用?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是否要負責?是不是應該根據人的行為的好壞給予獎勵或懲罰?等等。

歐文的說法在當時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的某些不良行為或犯罪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資產階級對工人的嚴酷剝削和壓迫所造成的(即主要責任在於資本主義製度本身),是工人在奴隸般的屈辱狀態下的早期的一種反抗方式。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工人過著貧窮困苦的生活,同時看到別人的生活比他好。他想不通,為什麽偏偏是他這個比有錢的懶蟲們為社會付出更多勞動的人該受這些苦難。而且窮困戰勝了他生來對私有財產的尊重,於是他偷竊了……盜竊隻是一種最原始的最不自覺的反抗形式。”[62]資本主義社會的獎懲製度是用來維護資本主義的私有製、法律和道德的。歐文反對這一製度,指出它乃是社會不平等的象征,顯然是正確的。馬克思和恩格斯曾讚揚歐文“看出賞罰製度是社會等級差別的神聖化,是奴隸般的屈辱狀況的完整表現”。[63]

然而,歐文的看法也有其局限性。的確,人的性格首先決定於客觀環境,人不可能完全超越其所處環境的限製,人的意誌沒有絕對的自由。但是,人也不是完全消極被動地受環境的影響,人還有相對選擇的自由,有主觀能動性,可以在實踐中逐步學會利用有利因素、避免和防止不利因素,從而力爭朝好的方向發展自己的性格。因此,在人的性格的形成過程當中,客觀環境的製約和人的主觀努力並不是絕對對立的,兩者完全可以在實踐中統一起來。不然的話,我們對某些現象就無法解釋。例如,在相同的環境中,有的人也許品行端正,而有的人也許就腐化墮落。這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顯得很重要。歐文的缺點是過分誇大了環境的作用。

正因為人對客觀條件和因素具有一定的選擇和利用的自由(這種自由在社會主義社會變得更大了),所以人應當對自己的行為擔負一定的道德乃至法律的責任,與此同時,也必須依據一定的客觀標準對人的行為進行評判、實行獎勵或懲罰。否則,就沒有了好和壞的區分,社會就將出現混亂。社會主義社會是理想的、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它為人的良好發展提供了真正的可能性。因此,在社會主義國家,就尤其要為維護社會公理而對每個人的行為進行獎勵或懲罰。特別要教育人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多做好事,不做壞事。如同歐文所講,“預防犯罪”應重於“懲罰罪行”。[64]

三、人的全麵發展與教育

歐文在社會改革和教育實踐活動中已初步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社會分工所導致的工人(尤其是童工)的片麵發展。他認為,童工“被禁錮在室內,日複一日地進行漫長而單調的例行勞動;按他們的年齡來說,他們的時間完全應當用來上學讀書以及在戶外進行健身運動。因此,在他們的一生剛開始時,他們的天性就受到了極大的摧殘。他們的智力和體力都被束縛和麻痹了,得不到正常和自然的發展,同時周圍的一切又使他們的道德品質墮落並危害他人”[65]。所以,他主張,“要求培養體、智、德全麵發展的有理性的男男女女”[66],培養兒童“體、智、德、行方麵的品質,把他們教育成全麵發展的人”[67]。在歐文看來,為了實現全麵發展,就要使每個人都受到各種相應的教育。

在體育方麵,歐文要求學齡前的幼兒多參加戶外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學齡兒童從6歲起學習體操。男學生從10歲起還要學習軍事體操,“使他們具有挺拔勻稱的體形,養成精神集中、行動迅速和遵守秩序的習慣”[68]。

在智育方麵,歐文主張教學要“從小孩子最熟悉的事情開始,逐漸涉及各人將來可能歸屬的階層所必須知道的最有用的知識”[69],尤其要注重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如前所述,新拉納克學校的教學內容包括讀、寫、算和曆史、地理等。

在德育方麵,歐文強調用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學生,使學生認識到個人幸福必須和社會幸福相統一,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行為習慣,還要使他們養成守秩序、講規矩、克己穩重、勤勉耐勞等品德。

在美育方麵,歐文認為可以通過舞蹈、唱歌、繪畫、詩歌朗誦以及刺繡、雕刻、修建花壇等活動,使兒童養成優雅的儀表和審美的感覺。

歐文曾在他的《新道德世界書》中,為我們描繪出在未來新社會中人的全麵發展的一幅美好藍圖:“每個人所受的訓練和教育將使他們能夠用最好的方式盡量發展本人的全部才能和力量;這種發展將在外部條件新的結合下實現,這種外部條件是專門為了使人性中的完善優美的品質不斷表現出來而創造的。”[70]除了工作,人們“每天可以把其餘時間用在自己喜愛的事情上,例如,專攻美術和科學,或讀書,或同他人交談,或到鄰近公社去收集和傳達消息,或拜訪親友……人人都將完全有可能得到生活的喜悅。人人的身心都將健康而高尚;他們將永遠朝氣蓬勃,精神煥發。他們……已獲得了各種各樣的有用知識,其中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知識,而且在廣度和深度方麵,都超過人們至今所達到的水平。他們將很好地了解最新成就,以充實自己在理論和實踐上所得到的有用知識。這些最新的成就將使他們彼此變成有益的交談者,同自己可能接觸的一切人進行有益的交談。”[71]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這樣設想: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人們有可能隨自己的心願“今天幹這事,明天幹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後從事批判”。[72]從某種意義上說,歐文的願望和馬克思、恩格斯的想法有相似之處。

四、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歐文在新拉納克已開始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後來,他在“新和諧”公社繼續這方麵的實踐,尤其是辦了工業學校,要求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和諧堂”勞動公社的做法也類似。

歐文在《新道德世界書》中,較詳細地描繪了他關於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理想。他把未來社會的成員按年齡分為8個組,分別從事不同的活動。

第1組“包括由出生到滿5歲的兒童”,活動地點是“保育室和幼兒學校”,通過“培養和教育”,“為產生正確而合理的思想、優良的習慣、自然而善良的作風、高尚的誌向,以及為獲得有用的知識,打下穩固的基礎”。[73]

第2組“包括5歲到滿10歲的兒童”。“在這一階段,兒童的任務主要在於獲得有用的經驗。兒童要根據他們的體力和能力,學習某些最容易的日常生活方麵的實際技能”。這樣,到7歲時,“兒童就可以成為家務勞動和園藝工作中的自願而通情達理的助手,根據他們的體力每天工作幾個小時”,“7歲到10歲的兒童可以成為他們力所能及的各種工作的好助手”。[74]

第3組“由10歲到滿15歲的兒童組成”。10~12歲的兒童要幫助第2組的兒童“做各種活動”,“而在12歲到15歲時,則學習掌握處理比較複雜的重大問題的原則和實踐方法……學習的範圍包括農業、礦業、漁業、食品製造方麵的各類生產,以及保管食品的技能;教導他們學習烹製每日消費的食品最完善的方法,學習衣料紡織、房屋建築、家具製造、機器和各種工具製造的技藝,學習生產和製造社會所需要的其他一切物品的一般技藝,以及學習辦理社會所需要的各種工作的一般方法,這種教學工作而且要運用社會積累的知識和手段,通過可以達到的最好的方式進行。這一組的12歲到15歲的成員,將在不損害他們的體、智、德方麵發展的可能情況下,每天以幾個小時的時間參加上述一切工作”。[75]第3組的兒童“在學習科學方麵也將獲得重大的成就,因為他們將有各種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得到各種最有價值的知識;這些可能為他們開辟了一條‘康莊大道’,由此去獲取人們所能掌握的並以目前已知的一切事實為根據的各種知識”。[76]

以後各年齡組的成員則主要從事生產和管理工作,但同時也還要繼續學習。

總之,“在重新劃分的社會中,一切新人都將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合理的訓練。”[77]

就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而言,歐文直接受到英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教育家貝勒斯(John Bellers)的影響。貝勒斯曾在1695年發表了《關於創辦一所一切有用的手工業和農業的勞動學院的建議》(Proposals for raising a College of Industry,以下簡稱《建議》),其中要求為貧民子弟創辦勞動學院,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歐文曾仔細研究了貝勒斯的《建議》,並把它和自己“所寫的有關同一個問題的文章”合印後散發,“以廣流傳”。歐文在談到自己的社會觀(其中包括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時曾這樣說:“雖然我自己的想法是實際通過觀察種種事實、對它們反複進行思考並試驗它們對於人生的日常事務究竟有多大用處之後而產生的”,但是,貝勒斯卻是“最初提出這種想法的”人,他發表《建議》的行動是一個“創舉”。[78]歐文還說:自己關於社會和教育改革的原則中“沒有一個能自稱有首創性:很久以前,就為有才智之士反複倡議過。我甚至無權自稱首先把這些原則形成理論;就我所知,這首先屬於約翰·貝勒斯,他發表了這些原則,1696年他顯示出極大的才幹,建議把這些原則付諸實施。他沒有任何實際經驗的幫助,出色地表明,這些原則如何按照當時已知的事實應用於社會的改進;從而表明他的才智有能力在他同時代人120年以前考慮這個問題……要是為首先發現一個計劃,其結果比任何設想過的計劃能影響人類有實質性的和永久的利益,有什麽功勞屬於某一個人,那麽全部應屬於約翰·貝勒斯”。[79]

歐文有關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是建立在大工業生產的基礎上的,[80]他強調要依靠“大量的機械和化學的力量”。這就比莫爾、盧梭、裴斯泰洛齊以及傅立葉等人進了一大步,而以前那些有關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主張則是建立在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的基礎上的。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的發展曆程中,歐文是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

五、幼兒教育理論

在倫敦肯沙爾·格林公墓,歐文墓碑碑文的第一句話就是:“他首創並組織了幼兒學校。”[81]英國教育家薩德勒(Michael Sadler)1907年在概括歐文對教育的貢獻時也說:“羅伯特·歐文為英國教育思想所做的工作,是使和他同時代的少數幾個人覺察到幼兒學校的重要性……”[82]

歐文在他的《自傳》中,曾提出了幼兒學校的10條原則,把它們“作為培養勞動階級兒童的性格的新措施而推薦給公眾”:

第一——不責罵或處罰兒童。

第二——每一受聘的教師對所有的兒童毫不例外地在口氣、神色、話語和行動上始終表示出親切的感情,以便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間產生真摯的愛和充分的信任。

第三——用觀察種種現象及其性質的方法實施教學,由施教者和受教者雙方以無拘無束的交談方式做出解釋,後者可以經常提出他們自己的問題,以求得理解或額外的知識。

第四——必須經常用和藹可親和合情合理的態度回答這些問題;當問題的內容越出教師的學識範圍時(這是往往會遇到的事),教師應當立刻充分承認他對該項問題缺乏了解,免得把年輕人的思想引入歧途。

第五——室內上課沒有固定的時間;但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的腦力或他們自己的腦力由於室內的教學而開始疲倦,這時,在天氣晴朗時就應當把功課改為室外的體育鍛煉,或在天氣惡劣時改為室內的體育活動,或練習音樂。

第六——除音樂外,教師還要讓這些勞動人民的子女參加軍訓並進行軍事操練,教他們養成遵守秩序、服從指揮和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改進他們的儀表和健康狀況,並且使他們利用最好的時機和最優良的方式做準備,在必要時能以最少的犧牲和辛勞捍衛他們的國家。

教師還指導他們學習舞蹈,並且要求跳得很純熟,以便增進他們的儀表、風度和健康狀況。我根據經驗認為,對男女兩性適當地給予軍訓、舞蹈和音樂的教育和指導,是培養一種善良、合理而愉快的性格的有力手段;它們應當是為了陶冶性格而合理地建立起來和管理起來的每一所學校中實施教育和訓練的內容的一部分。它們成為環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能夠在幼兒和青少年逐漸成長時給予他們有益的和優良的影響。

第七——然而,這些鍛煉隻能持續到受教者不再覺得它們有益和不再能夠很好地享受其樂趣為止。在剛看到他們有厭倦的跡象時,就應當叫他們回到室內學習智力方麵的功課,對此,他們的體育鍛煉已經使他們在精神上有所準備,而如果指導得法,他們總是會重新產生興趣,去學習那些功課的。當教師合情合理地對待他們時,兒童們總是會心滿意足地接受體力或智力方麵的訓練和教導的。

第八——把兒童們帶到戶外,讓他們熟悉花園、果園、田地和樹林中的產品以及家禽、家畜和一般的博物學,是教育勞動階級兒童的一個重要部分;我當年在新拉納克就是按照這種方式培養兒童的。

第九——訓練勞動階級的兒童,使他們在思想和行動上做到合乎理性並獲得以後終生受用不盡的有重大價值的知識,在當時是一種嶄新的辦法。

第十——把勞動階級的兒童置於比其他任何階級的兒童所處的環境更為優越的環境之中,即把他們白天安置在首屈一指的最完美的學校,使勞動階級的兒童養成那種聞所未聞的或從未見諸事實的優良性格,就像我在新拉納克出色地完成的那樣,是一項嶄新的辦法。[83]

以上10條原則,是歐文本人對自己的幼兒教育理論的最集中的闡述,其內容涉及幼兒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等,至今仍具有思考和借鑒的價值。

六、歐文教育思想的影響

歐文教育思想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一)為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說提供了豐富的思想材料

歐文的教育思想為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說提供了思想來源。例如:歐文關於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思想使馬克思受到了啟發。馬克思說:

正如我們在羅伯特·歐文那裏可以詳細看到的那樣,從工廠製度中萌發出了未來教育的幼芽,未來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麵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4]

(二)歐文當時在英國和美國有許多追隨者,他們一般被稱為歐文主義者

這些歐文主義者(Owenites)從1825年起在英、美兩國陸續建起了歐文主義公社(Owenite community)。英國大約建起7個公社,美國大約建起10多個公社。這些公社存在的時間有長有短,其中最後一個消失的公社存在至1855年。[85]在這些歐文主義公社中,學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當時的英國和美國,有許多社會改革者,“但是沒有人像歐文主義者那樣,始終不懈地致力於教育”[86]。而歐文的教育思想則對歐文主義者的教育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歐文主義者基本上都同意歐文的環境決定論。歐文主義公社中的學校和新拉納克“性格形成學院”的教育形式是類似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曆史學教授哈裏森(John F. C. Harrison)認為,“在新拉納克和其他歐文主義的學校裏創造的教育形式”,要“遠遠地勝於當時機械的教學”。

(三)歐文的幼兒教育思想對19世紀上半期英國乃至整個歐美的幼兒學校運動有影響

例如,1818年,蘭斯多恩(Lansdowne)侯爵及布魯厄姆(H. Brougham)勳爵等英國上流社會人士在倫敦威斯敏斯特繼歐文之後,開辦了英國的第二所幼兒學校,他們邀請新拉納克歐文幼兒學校的教師布坎南(James Buchanan)去擔任校長。又如,日後對英國幼兒學校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懷爾德斯平(Samuel Wilderspin)也曾多次向歐文請教辦幼兒學校的經驗,並繼承了歐文的許多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