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此序或為作者台灣版小說集《寂寞和溫暖》所寫,但其書未采用。——編者注
我曾在一篇談我的作品的小文中說過:我的作品不是,也不可能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主流。我覺得這樣說是合乎實際的,不是謙虛。“主流”是什麽?我說不清楚,也不想說。我隻是想:我悄悄地寫,讀者悄悄地看,就完了。我不想把自己搞得很響亮。這是真話。
我年輕時曾受過西方的、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但是我已經六十七歲了。我經曆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春夏秋冬,我從雲層回到地麵。我現在的文學主張是:回到民族傳統,回到現實主義。
一位公社書記曾對我說:有一天,他要主持一個會,收拾一下會場。發現會議桌的塑料台布上有一些用圓珠筆寫的字。昨天開過大隊書記的會。這些字跡是兩位大隊書記寫的。他們對麵坐著,一人寫一句。這位公社書記細看了一下,原來這兩位大隊書記寫的是我的小說《受戒》裏明海和小英子的對話。他們能一字不差地默寫出來。這件事使我很感動。我想:寫作是件嚴肅的事。我的作品到底能在精神上給讀者一些什麽呢?
我想給讀者一點心靈上的滋潤。杜甫有兩句形容春雨的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希望我的小說能產生這樣的作用。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日於愛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