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隨筆序
北京人把高層的居民樓叫“塔樓”。我住的塔樓共十五層,我的小三居室宿舍在十二層,可謂高高在上。住在高層有許多缺點。第一是不安靜。我缺乏聲學常識,搬來之前,以為高處可以安靜些,豈料聲音是往上走的,越高,下麵的聲音聽得越清楚。窗下就是馬路。大汽車、小汽車,接連不斷。附近有兩個公共汽車站,隔不一會,就聽見售票員報站:“俱樂部到了,請先下後上。”“胡敏!胡敏!”“牛牛,牛牛,牛牛……”不遠有一個內燃機廠,一架不知是什麽機器,晝夜不停地一個勁兒哼哼。尤其不好的,是“接不上地氣”。
我這些文章都是在塔樓上寫的,因名之為《塔上隨筆》,別無深意。沒有哲理,也毫不神秘。
這些文章的缺點也正是接不上地氣,——和現實生活的距離比較遠。
我實在分不清散文、隨筆、小品的區別。
散文是一大類,凡是非小說的,用散文形式寫的文章,都可說是“散文”。什麽是“隨筆”?我隱隱約約地覺得遊記、帶點學術性的論文,像我寫過的《天山行色》、《花兒的格律》,不能說是隨筆。因此這一類的文章,本集都沒有選。隨筆大都有點感觸,有點議論,“夾敘夾議”。但是有些事是不好議論的,有的議論也隻能用曲筆。“隨筆”的特點恐怕還在一個“隨”字,隨意、隨便。想到就寫,意盡就收,輕輕鬆鬆,坦坦****。至於“隨筆”、“小品”,就更難區別了。我編過自己的兩本小品,說是隨筆,也無不可。
近二三年散文忽然興旺起來,當時我很高興。聽說現在散文又不那麽“火”了,今年下半年已經看出散文的勢頭有點蔫了。我覺得這也未始不是好事。也許在冷下來之後,會出現一些好散文,——包括隨筆、小品。
一九九三年十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