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犯規的遊戲·重啟

第3章 火鍋偏執狂(2)

字體:16+-

走出電視台,節目組的外景主持人曉月——一個伶牙俐齒的女生——納悶地問導演:“金導,你怎麽想的呀?找這種怪咖來當嘉賓,是打算出奇製勝嗎?”

“對呀。”

“可是李台長說的有道理,這人脾氣古怪、捉摸不定,肯定很難控製。到時候不按我們節目的套路來怎麽辦?”

導演望著她:“這期節目,我就是不想按套路來。”

“什麽意思?”

“曉月,其實你知道,咱們節目做了這麽多期,觀眾多少有點看膩了。最近收視率有下降的趨勢。所以咱們得有所突破才行,不能每次都是老套筒。這次,我覺得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什麽機會?你到底是怎麽想的?”

導演把嘴湊近曉月耳朵,在她耳畔低語一番。曉月不安地說:“這樣做……能行嗎?萬一出什麽意想不到的狀況怎麽辦?”

“放心吧,我自有辦法。”導演邪魅地一笑。

另一邊,劉主任聯係了他那位朋友,把事情的緣由說了一番。朋友說:“洪昊那人性情乖僻,你們招他幹嘛?找別人當嘉賓不好嗎?”

劉主任苦笑道:“怪我多嘴,提起了他。誰成想節目組的導演居然認準了他,有點非他不可的意思。我也是沒辦法,反正聯係他看看吧。他要是不願意來,那我也就沒辦法了。”

“行,我把他電話給你,你跟他聊吧。”

朋友把“火鍋達人”洪昊的電話號碼發了過來。劉主任立刻撥打過去,對方接起電話,問他找誰。劉主任趕緊套近乎,說之前咱們一起吃過飯的,你還記得嗎?洪昊對他這人根本沒興趣,說你有啥事,直說吧。

劉主任就把電視台想請他當美食節目嘉賓的事告知了他。並特別強調了兩點:第一,去哪家火鍋店吃,由他推薦,菜品什麽的,更是隨便點、敞開吃;第二,節目不白上,有通告費的。

洪昊沉默了幾秒,問道:“通告費有多少?”

這事劉主任之前問過導演,說:“一萬元。”

洪昊說:“我想想吧,過會兒回複你。”

“行。”劉主任掛斷電話,心想:成了。這人就是死要麵子,不好意思一口答應,才假裝猶豫。其實以他的經濟狀況,一萬元算是筆巨款了,加上還可以任他挑選吃一頓火鍋,豈有不來之理?

於是就發微信把溝通結果跟金導演說了。導演說,這樣,你把他的手機號發給我,我再親自給他打個電話,彰顯誠意。劉主任覺得沒這必要,不過還是把洪昊的手機號發給了導演。

十分鍾後,導演回複信息:OK了,洪老師答應來參加節目。明天就可以錄製。

劉主任不知道的是,其實他猜錯了。洪昊並不是假裝猶豫,他真的不太想來參加這個節目。

原因是,劉主任在告知他節目內容的時候,提到了一句話——“到時候,節目主持人會跟你互動,講講笑話什麽的,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邊吃邊聊。”

說著笑話吃火鍋?這叫什麽話?這些人對火鍋缺乏基本的尊重,對飲食也缺乏敬畏之心。洪昊在心中罵道。一群膚淺之人!我才不屑跟這樣的人為伍。

但這是一開始產生的想法,當劉主任告訴他,有一萬元通告費的時候,他又有些猶豫了。

一萬元,假如每天晚上吃一頓火鍋的話,幾乎能連著吃三、四個月……而且是有尊嚴地走進店內就餐,而不是厚著臉皮蹭吃。

洪昊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他已經失業近十年了。倒不是說真的沒法找到一份工作,而是普通的工作,他提不起半分興趣。能夠調動他工作熱情的,隻有火鍋行業。他之前曾嚐試過到火鍋店擔任主廚的職務,但每一次,都以憤然離去告終。

原因是,他對鍋底和菜品的挑剔,任何一家火鍋店的老板都無法忍受。並非老板不認同他的美食理念,而是按照他的固執和堅持,火鍋店估計根本無法盈利,隻能賠錢。

比如,洪昊要求,隻有從屠宰場運送過來四個小時之內的毛肚,才配端上餐桌,供食客享用。超過四個小時的,必須全部倒掉!他不止是提要求,還親自把關、嚴格執行。有一次,真的把幾十斤超過時間的毛肚全部倒進了垃圾桶,導致當天每桌客人都沒吃到毛肚這道菜。

老板急了,跟他理論,說毛肚超過四個小時又怎麽了?隻是口感稍差一點罷了,又沒有餿,怎麽就不能端給客人吃了?

洪昊怒道:“庸人!‘口感稍差一點’?你覺得無所謂是不是?咱們重慶火鍋的精髓,就是被你們這種人毀掉的!”

結果毫無疑問,老板立即將他辭退。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總之就是,沒哪座廟供得起他這尊大菩薩。連番受挫之後,洪昊也懶得再去火鍋店應聘了,又不屑做別的工作,便隻有閑賦在家,靠老本度日。幾年下來,父母剩下的家產便所剩無幾了,別說天天吃火鍋,就連頓頓喝粥都有點困難。可他嗜火鍋如命,離了火鍋就像離開水的魚兒一樣,活不出來。實在無奈,才想到去火鍋店蹭吃的主意。好在重慶人普遍性格耿直,特別是喝了酒的大老爺們,很多時候見旁邊站著一個人指導他們涮燙火鍋的種種訣竅,便會招呼道:“坐下一起吃吧!”洪昊便半推半就地坐下來,混上一頓火鍋吃。重慶的火鍋店有上千家,他每天換著地兒地蹭吃,這樣的日子,居然持續了好幾年。當然他也知道,這是丟臉的事,但跟吃火鍋比較起來,臉麵這東西又算得上什麽呢?

如今,家裏的存款隻剩兩三千元。這一萬元的通告費,無疑是雪中送炭。況且洪昊衡量任何事,都是以火鍋作為標準的。這上百頓的火鍋,當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想到明天要上電視節目,洪昊走到穿衣鏡前審視自己。心說這可不行——胡子拉碴,頭發亂糟糟的,衣服洗得都快發白了。自己以前也是體麵的人,要在全國觀眾麵前亮相,可不能是這幅寒酸樣。

於是取出些錢來,先去了一趟理發店,剪了個幹淨清爽的發型。再去服裝店買了身新衣服,捯飭一番後,看上去也就人模人樣了。

回到家中,洪昊接到了劉主任打來的電話,問明天在哪家火鍋店吃,節目組的人好先去打個招呼,做些準備。

關於這點,洪昊想都沒想,脫口而出:“去黃角坪的無名火鍋。”

劉主任問:“店名就叫無名火鍋嗎?”

“不是,壓根兒就沒有店名,大家約定俗成,管他家叫無名火鍋。”

“啊?店名都沒有,節目組的人怎麽找?”

“他們到了黃角坪之後,跟任何一個當地居民打聽,就知道無名火鍋在哪兒了。”

“好吧,我轉告他們。”劉主任說,略有點不放心地問,“這家店我怎麽沒聽說過?真的好吃嗎?”

洪昊冷笑一聲:“你聽說過的,恐怕都是些聲名遠揚的網紅店吧?要是去這些地方吃,還用得著我推薦嗎?”

劉主任不想跟這偏執狂多說:“好吧,我們相信你的推薦。我這就跟節目組說。”

節目錄製的時間,定在次日中午。上午十點,洪昊就出門了,乘坐地鐵和公交車來到黃角坪的無名火鍋。這家店他來過多次了,開在一條老街上,有三十多年的經營曆史。在重慶遍地開花的火鍋店中,這家店並不算特別有名,老板也是老派的人,不懂如今的新媒體營銷之道,所以連很多老重慶人都不知曉。但是在洪昊以及一幹資深吃貨心中,這家店絕對算得上重慶火鍋的NO.1。

洪昊十一點過來到店內。這家店的風格極其簡樸,店內無包間,更沒有什麽高檔小資的裝潢設計,就是水泥地、瓷磚牆和方桌、寬板凳的組合。但是店內收拾得幹淨整潔,桌椅板凳都是一塵不染。節目組昨天來這裏踩過點,覺得很滿意,非常符合他們心中重慶老火鍋的定位,便告知五十多歲的老板,說明天想到這裏來拍攝節目。一般的店家遇到這種情況,都是求之不得,因為電視節目其實就等於免費廣告,但這家的老板思維模式卻跟別人不同,有些擔憂地問道:“你們在這裏錄節目,會不會打擾到別桌的客人?”

導演當即表示,肯定不會。因為他們采用的是隱蔽拍攝的方法,也就是在店內的幾個地方安放小型攝影機,從不同角度拍攝,最後再剪輯成一期完整的節目。整個過程中,不會有攝影師扛著攝像機四處走動,也就不會打擾到別桌的客人用餐。老板聽了,這才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