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國貨當自強
收銀台前排隊等著交錢的現象,讓廠家代表們不由興奮起來,好像電器不要錢一樣,排隊簽個名就能領回家。
要知道,這些家用電器動輒上千元錢,大多數電器的價格區間是2000-5000元,在絕大多數城鎮家庭的年收入僅有2000元左右的年月,這樣的家電是許多人可望不可及的。
村裏誰家有電視機,誰家就肯定是村裏最靚的仔,每到晚上,把電視機搬到門前的院子裏,村裏老老少少圍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二十年後的過節都沒有的熱鬧。
可是眼下的情況,讓廠家代表們有種身在省城、甚至香港的錯覺。
南港人民的購買力這麽強悍嗎?
董小姐一直對遠大電器的銷售目標持懷疑態度的,根本原因在於,她印象中的南港是一個經濟不太好的地方,現在,她的看法開始改變了。
空調和冰箱的廠家代表待不住,左看右看沒看到姚遠,詢問林威,“林總,姚總在哪?我們找他有急事。”
林威抬了抬頭,指了指門外,“應該在店外麵。”
然後繼續埋頭算賬了。
幾個廠家代表連忙擠過密集的顧客往外去,看到姚遠就坐在刻著“遠大電器”四個大字的石碑下乘涼。
褲管是卷起來的,袖子是擼起來的,手裏拿著一把扇子慢悠悠地扇著,地上放著茶缸,不時的拿起來喝一口,怎麽看都不像是手握數千萬財富的大老板。
“姚總。”
裴東南是最著急的,新飛冰箱全國聞名,但是一直很難打入南方市場。遠大電器的大規模采購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機會。
因此,盡管遠大電器提出來的條件苛刻,新飛廠是最積極給予響應的,從豫省發貨過來,裴東南親自帶一個技術團隊過來長駐,傾注了很多心血在裏麵。
然而,當裴東南看到門店裏居然辟了一個專門的進口電器區,裏麵有好幾個品牌的冰箱,他一下子傻眼了。
國產電器有價格優勢,但是質量方麵是比不上進口電器的,況且經過了八十年代的那段時期之後,國人對洋品牌有盲目的信任。
“姚總,你當時說過,遠大電器主打國產品牌家電,但是我分明看到店裏麵有不少進口品牌,我們的冰箱到現在一台也沒有賣出去。”裴東南抹著汗水,控製著情緒,道。
姚遠想了想,昂著頭,說,“裴經理,你是新飛廠的對吧?你們廠簽的應該是三千台冰箱。”
“是的,按照遠大電器的要求,我們選擇的是每天結算一次,第一批五百台冰箱已經交付了,後續兩千五百台隨時可以發過來。問題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姚總,你的遠大電器把重點放在了進口冰箱上,我們怎麽辦?”
裴東南情緒激動。
姚遠站起身,遞過去一支煙,說,“進口冰箱動輒四五千,貴的七八千,選擇進口冰箱的家庭極少極少。你們的冰箱隻需要一半的錢,更適合萬元戶這個層次的家庭。”
“姚總,你說的這些我是知道的,但是你們的重點不在國產電器上。”裴東南指了指董小姐等人,說,“之前在省城簽約的時候,姚總你可是親口保證過,遠大電器主要銷售國產電器,進口電器隻是作為錦上添花的一種存在,董經理、李經理、容經理他們也都知道的。”
“是的,姚總你當時確實是這麽說的。”容浩也擔心進口電器影響到他們廠的產品,附和著說。
姚遠掃視了一眼,其他人雖然不說話,但是想法估計是一樣的。
“諸位不用著急,這才開始嘛,再等等看,三天後如果情況沒改觀,我再想辦法。”姚遠說。
裴東南一時半會不知道怎麽接話了,人家都表態了,還能怎麽辦?
董小姐笑著問,“姚總,南港的天氣開始轉涼了,空調和風扇的銷售應該比較難了吧?”
姚遠笑說,“沒錯,季節影響之下,銷售情況是要比夏天差一些的,不過影響不會很大。”
“姚總,董經理這邊到現在還沒出過貨吧,相比之下,空調的價格更高一些,總是比不上電視機這一類大眾化家電的。”李梅笑著說。
姚遠說,“的確如此,目前來說賣得最多的是電視機,家庭需求有階層,隻能買一件家電的情況下,大多數人會選擇先買電視機。”
他對空調的銷售避而不談,讓董小姐心裏麵多多少少有些不淡定了。而之前姿態放得很低一心要加入遠大電器供應商行列的李梅,此時卻和方德忠一樣,開始猶豫了。
姚遠輕輕擺了擺手,說,“先和你們通個氣,過幾天開個供應商會議,遠大電器要建立統一標準的供應商製度,同時會推出供應商目錄,屆時大家有什麽意見可以現場提出來。”
他笑著補上一句,“已經為遠大電器供貨的廠家,如果你們擔心貨款收不回來,我可以馬上給你們結算。”
這句話他說得非常有信心,最晚明天,魯機總廠的第一批款子就會到賬,本月之內,2000萬換匯資金會全部到賬,他不是發愁沒錢結算貨款,而是擔心沒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些錢花出去。
他從來沒有想過在手裏留存大量現金,那是對這個時代的犯罪!
這麽一說,裴東南等人反而猶豫了,都知道姚遠手裏握著上千萬美元的外匯訂單,是真真的不缺錢。
沒有必要為這點事情得罪了姚遠,搞得己方好像有多小氣一樣,所以沒有人提出提前結算貨款。
合同裏怎麽約定的就怎麽來。
這麽大個門店擺在這,老板手裏又有錢,大家是不擔心貨款結算的問題的。
“裴經理,董小姐,你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應該采取什麽措施才能把進口家電的市場份額搶過來,廠家和經銷商要聯起手來才能打贏國產電器保衛戰,我個人是絕對有這個意願的。”
姚遠沉聲說,“國貨當自強,我們不能隻喊口號而不采取行動。”
董小姐若有所思,裴東南擰著眉頭思索著。
姚遠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自便,拍了拍屁股端著茶缸返回二樓的辦公室去了。
能想明白的是天才,想不明白的也不能說愚蠢,隻能說存在時代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