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143章 硬塞過來的錢

字體:16+-

王建國這段時間的日子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一方麵榨季到來,作為整個南港地區乃至周邊市縣裏規模最大的糖廠,西海糖廠毫無疑問的成為了蔗農的首選,生產紅紅火火的,忙得不可開交。

另一方麵則因為資金問題。蔗農拉甘蔗過來,你得給錢,錢從哪來,把產品賣出去才有錢。

偏偏!

月初下了一個文件,要求國營企業積極參與到市場化經濟當中,簡單地說,上麵不給生產指標了,你生產多少、賣多少,全憑企業做主,參與市場競爭。

直接把西海糖廠推向了市場。

縣裏給了一年的過渡時間,但是財政補貼撥款沒了。

王建國跑縣府十幾趟,縣府出麵從銀行貸了一百萬,用於維持這個榨季的支出。糖廠的資金本金困難,一百萬夠幹什麽,連職工的工資都不夠!

蔗農拉甘蔗過來是要付錢的!

一個榨季下來,光是甘蔗收購款,沒一千萬根本下不來!

一邊是甘蔗收購款,另一邊是越積越多的產品。

供大於求,根本賣不出去!

王安全從省城回來之後,把知道的都跟王建國說了,王建國這才知道狀元郎在外麵做了大生意——他真的有渠道銷掉白砂糖!

如果不是王安全告訴他,姚遠不想讓家裏人參和這些事,他早就去找姚振華談一談了。

保衛科一報告有個皇冠車往姚遠家去,他立馬就想到,肯定是姚遠回來了,正在縣裏開會的王建國趕緊回來。

其實,他不找姚遠,姚遠也要找他。

之前和廠裏有代理協議,姚遠可不會錯過馬上就要到來的這波白砂糖價格猛漲的行情,另一方麵愛屋及烏,父母都在糖廠工作,姚遠也不想看到糖廠倒閉。

再說,他在十一號倉庫裏還有四百噸進口白砂糖呢,另外一百噸存放在了一中邊上的廢品站倉庫裏。

誰會嫌錢多,況且,姚遠看重的不是白砂糖帶來的利益,而是糖廠本身。

來到機關樓下,姚遠下車,笑著對緊接著從桑塔納上下來的王建國說,“王廠,到你辦公室坐坐。”

“你小子早該回來一趟了,不聲不響做了這麽大生意,王安全不說我還不知道!”王建國看著姚遠,深深感慨著說。

王安全隻知道那一千三百多萬外貿訂單的事,光是這件事就讓王建國震驚了,如果他知道姚遠還有遠大電器、寶馬機械兩個公司,估計會懷疑人生。

尤其是寶馬機械,一千萬美元的外資投資,那可是數千萬華夏幣啊!

來到廠長辦公室,王建國親自給二人倒茶,打量了一下林威,問,“這位小夥子是?”

“車隊林大發的兒子林威,大發叔內退,林威接班,現在停薪留職跟著我幹了,管財務。”姚遠說。

林威連忙起身,勾著腰忙不迭地問好,“廠長好。”

兩個月前他隻是車隊的司機,全廠幾千號人,別說認識了,連見都沒怎麽見過,此時站在糖廠一把麵前,他下意識的站在了普通職工的位置,態度卑微得很。

王建國可不這麽想,姚遠的話很明確了——這個肥仔是替我管錢的!

也就是說,這個肥仔手裏管著上千萬美元!

“原來是老林的兒子啊,果然是一表人才啊,不錯不錯,阿威,快坐快坐,到這裏就是到了家,喝茶喝茶。”王建國熱情地握著林威的手,輕輕拍著他的肩膀。

林威受寵若驚。

姚遠忍著笑,現在逢人就誇林威一表人才,八成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了。

“王廠,庫存的白砂糖我包了,按市場價來。”姚遠開門見山地說。

王建國在單人沙發那坐下,詫異道,“全包了?”

顯然,他不相信。

姚遠說,“對,甚至這個榨季的所有成品糖,我都可以包下來。”

王建國下意識的坐直了腰板,忽然笑道,“小姚,你別跟我開玩笑了。”

一個榨季下來,西海糖廠生產出價值五千多萬的各類食用糖!

即使按照現在的糖價,也絕對不低於四千萬。

這是因為姚遠的確體現出了一些能力,否則王建國會毫不猶豫地把他趕出去,開玩笑都開到廠長辦公室來了!

姚遠微笑著說,“生產多少我要多少,出一批我要一批,現貨現結,絕不拖欠。”

王建國看姚遠不像是開玩笑,皺著眉頭問,“王安全說你在省城拿了一筆一千多萬美元的外貿訂單,是真的?”

敢情他以為王安全信口開河。

林威認為必須要替阿遠說話,他撓著頭說,“廠長,是真的,錢都收了,我們這邊已經安排生產了,再有半個月,第一批貨就能裝船發過去。”

沃爾瑪公司那批貨,姚遠誰也不給,而是在南港地區找了十幾家機械廠進行生產。好多機械廠半死不活的,個個積極得很,幹得熱火朝天,又是沒什麽技術含量的機械產品,11月底發出去第一批貨沒有問題。

趕在聖誕節之前運抵美國,這是沃爾瑪公司的要求。

“先給錢?”王建國震驚了。

姚遠不想和他浪費時間,道,“王廠,我手裏有錢。我對糖廠有感情,其實我希望糖廠堅持下去的,再過一個多月,糖價會上漲。你也知道我現在做生意,做生意就要賺錢,轉給我的話,我肯定是要賺錢的,所以價格不會高。”

糖廠陷入困境,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今年的糖價連創新低,賣一噸虧一噸,不賣的話資金鏈出問題,兩難。

換成別人,肯定會不理解姚遠的做法,什麽都跟人家說了,生意還怎麽做,但是林威不是,他興奮的點頭,表示姚遠說得沒錯,因為他對糖廠的感情更深。

可是,王建國根本不相信。

等他消化了姚遠的變化之後,更加不敢相信姚遠的話了。

憑什麽說糖價很快會上漲?

王建國幹了這麽多年,他當然不會相信一個年輕小夥子的判斷。

“不說糖價上漲的事,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王建國幹脆不談這個問題,他問道,“好,小姚,即使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接過庫存白砂糖,你打算怎樣處理?”

姚遠料到王建國會問渠道的事,要是前段時間,姚遠不會說,現在不一樣了,這點利潤對他來說影響不大,倒不如好人做到底,給王建國支招,把渠道給他,能撐多久看糖廠的造化了。

“出口,我有日本渠道,上次十噸白砂糖就是投石問路,利潤不是很高,但不會虧。”姚遠說。

“出口?”王建國眉頭猛跳。

能創匯的話,虧本也能做!

姚遠幹脆說,“王廠,我把日本客商介紹給你吧,你們直接談。說心裏話,要是前段時間,我是會抓在手裏賺點錢的,現在情況變了,這點錢對我來說作用不大,幹脆送糖廠一個人情。”

這點錢……那可是幾百萬利潤。

越是這麽說,王建國越是不敢信,誰不想出口創匯,廠裏不會沒有聯係過,事實上一直在尋找出口渠道,這麽些年下來,也就80年代中的幾年出口了一些,進入90年代後,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出口越來越難。

王建國想了想,問,“小姚,你能保證這事能成嗎?”

姚遠笑道,“我怎麽保證,我一不賺錢二不是廠裏的職工,我什麽都保證不了,我隻能保證把日本客商介紹給你,至於怎麽談、談成什麽樣,那是你們的事。”

林威是最清楚這裏麵的事情的,此時他反而覺得姚遠人太好了,即使對糖廠有感情,也不應該把出口渠道免費送啊。

當時為了打通日本渠道,姚遠和三目次太郎談了很久,而且還做出了一些讓步,根本沒有說的那麽簡單。

其實姚遠也想通了,他想賺錢,有太多辦法了,但是糖廠隻有一個,最關鍵的是,爹媽的傳統觀念非常重,對他們來說,糖廠不僅僅是家,還是精神依托。

上一輩子糖廠破產倒閉後,即使後來姚遠事業有成就了,爹媽精神依然不太好,說得最多的就是糖廠,當年糖廠如何如何。

對他們來說,一輩子最大的成就有兩個,第一是培養出了個好兒子,第二便是在從農村裏出來進入了糖廠工作成為城裏人,成了吃商品糧的人。

哪怕為了爹媽的精神依托,姚遠也希望看到糖廠堅持下去,能堅持多久算多久。

王建國不知道這些事,他隻當姚遠欲擒故縱,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小姚,你是廠裏子弟,幫廠裏忙也是幫自己。能出口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出口不是那麽簡單,你既然有辦法出口十噸,應該有辦法出口一百噸、一千噸,對不對?你說吧,說說你的條件。”王建國沉聲說。

姚遠不由苦笑道,“王廠,我說的是真話。那個日本客商挺好說話,你們隻要談妥價格什麽的就行,把包裝搞好看點,提升一下產品的質量,銷路是不愁的。日本市場不算大,但也不小。”

這番話是真心實意的了。

三目次太郎看到了商機,幹脆和國內幾家大的貿易公司聯合起來成立了個公司,他負責在華夏找產品,國內貿易公司找訂單,華夏產品有巨大的價格優勢,生意就這麽做了起來。

主意是姚遠出的,姚遠把西海糖廠介紹給他,他肯定會重視。

然而,他越是這麽說,王建國越認為是在為談條件強調困難。

“小姚,我知道你對廠裏有怨氣,劉義堂這個混賬東西已經受到了法律的懲罰,事情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你也不是小氣的人,幫幫忙,你和日本客商談,我全權委托你,你要多少提成開個價。”王建國誠心誠意地說。

姚遠歎了口氣,說,“王廠,其實不隻出口一條路,如果你相信我,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下去,最多一個月,元旦前後糖價肯定會上漲,而且供不應求,根本不愁賣的。”

王建國是不可能相信的!

他不認為姚遠對食用糖行業比他更了解!

王建國狠狠抽了口煙,突然站起來,道,“小姚,小林,你們先坐會,我出去一趟。”

說完快步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