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369章 世紀工程

字體:16+-

“納紮爾,聽我說,我擔任執行總裁不合適。”

宴會結束之後,姚遠謝絕了一切的來訪,和喝得有些上頭的小阿利耶夫進行第二次會談。

他誠懇地苦笑著說,“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需要一位專業的執行總裁,我並不適合。我建議在全球範圍內聘請一位職業經理人來擔任該職務。”

用苦盡甘來形容阿利耶夫父子再恰當不過,從寂寂無聞到炙手可熱,這其中的落差太大太大了。

在艱難時期,唯有姚遠對他們父子倆傾注了支持,足足五千萬美元的資金支撐,使得阿利耶夫有足夠的財力完成競選。

阿利耶夫給予的回報當然是豐厚的,但並不是沒有代價。高達15億美元的出資便是南方實業付出的代價。

當然,任何一家石油公司都願意拿出這一龐大的資金來換取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35%的原始股份。

阿塞拜疆的探明石油儲量高達60億噸,全歸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所有。這隻是探明儲量。拿出來競標的裏海淺海油田還沒有進行勘探,根據蘇聯時期的地質資料分析,不低於30億噸。

100億噸石油,盡管隻占全球儲量的1%不到,但是對於這麽一個小國家來說,可以說是遍地石油了。

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需要做的是把地下的寶藏變成錢。

對於財政匱乏的現任政府來說,在最短的時間內弄到一筆錢尤為關鍵。姚遠承諾第一批5億美元的資金會在三個月內到賬,大大緩解了阿利耶夫政府的財政危機。

因此,小阿利耶夫對姚遠幾乎是無保留的信任,事實上彼此的利益關係已經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

小阿利耶夫說,“我和父親商量過了,決定給你阿塞拜疆國籍,這樣一來,你擔任執行總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我和父親都非常看好你的能力,姚先生,你不要推遲。”

姚遠卻是很堅決地搖頭說,“感謝厚道,但我本人沒有任何加入他國國籍的計劃。從企業的長期發展來看,聘請職業經理人是必須的。”

小阿利耶夫了解姚遠的性格,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他也就不再勉強了,隻得道,“好吧,既然你堅持,那就按照你的意見來進行。可以聘請職業經理人擔任執行總裁,但你一定要在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擔任職務。”

想了想,姚遠笑說,“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要建立戰略委員會,我可以擔任戰略委員會的顧問,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意見,這是可以的。”

小阿利耶夫揮了揮手,道,“擔任主任吧,戰略委員會交給你,姚先生你放心,你完全可以遙控指揮的,具體工作有其他人做。”

姚遠沒有再拒絕,點頭答應下來,道,“對於下一步工作,我是這麽計劃的。巴庫老油田複產增產和淺海油田勘探開發同時進行,南方實業已經開始組織專業隊伍,本月會有最少20支勘探隊進場。”

“但是對於淺海油田的勘探開發,我們的技術實力還無法達到,我打算挑選幾家公司進行合作,比如哈裏伯頓。”

這是此前已經確定好的方案,此時再提出來,是最終確認。

小阿利耶夫自然不會反對,道,“我同意,老油田的增產工作要放在第一位,政府需要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當中,我們要實現對選民們的承諾。”

“基礎建設這一塊我可以幫忙,你知道的,華夏的工人是世界上最勤勞肯幹的,而且比西方國家的工程公司更便宜。鐵路、公路,都是華夏工程公司的拿手好戲。”姚遠笑道。

小阿利耶夫說,“能不能促成一次一攬子工程建設?我們十分願意與華夏企業在基建這塊進行合作。”

“沒有問題,我可以安排。”姚遠笑著點頭。

他拿出一份圖紙展開,手指點在巴庫上,順著一條紅色的線條向東延伸,說,“巴庫油田的關鍵性工程是輸油管道,從巴庫向東橫跨裏海,經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最終進入華夏,全長約2500公裏。”

“這條輸油管道建成後,巴庫油田的石油便有了穩定的出口,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不用再擔心運輸問題。”

小阿利耶夫倒抽了一口涼氣,酒都醒了,沉聲說,“這可是世紀大工程,單憑一家企業幾乎做不到。”

“對於世紀大合同來說,配備一個世紀大工程是理所當然的。你說得對,要建成這條輸油管道,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企業不行,必須要國家出麵。這一次回國,我會正式提交計劃。”姚遠信心十足地說道。

小阿利耶夫皺眉問道,“全長2500公裏的輸油管道,建設資金需要多少?”

“大約要18億美元。”姚遠沉聲說,“如果途經各國不投資,我打算自己出資建設。”

小阿利耶夫並不是不學無術,在國家經濟這一塊是有較強能力的。石油輸送管道的意義不僅在經濟層麵,一條橫穿多國的石油輸送管道能夠帶來的政治影響更重要。

其他的不說,途經的幾個斯坦都是有較豐富石油資源的,他們要往外輸油,管道輸送顯然是首選,那麽就是有求於有管道控製權的國家或者企業了。

可以想象的是,這條管道建成之後,南方實業就是租出去收使用費就能賺個頭昏腦脹。

小阿利耶夫不解問,“華夏也是石油出口國,這條管道有必要嗎?為什麽不向西走,往歐洲方向建?”

姚遠道,“我對華夏的經濟非常有信心,事實上華夏的石油出口量已經在減少了,因為國內的需求在攀升。預計明年開始,華夏就要從國外進口石油,經濟引擎啟動之後,華夏的經濟會騰飛,需要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

沉思片刻,小阿利耶夫說,“管道的事你可以以南方實業的名義進行聯係,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眼下的首要任務是盡快把石油采出來賣出去。”

姚遠料到小阿利耶夫會是這個反應,老阿利耶夫也一定會是如此。因為他們都知道建這麽一條管道有多麻煩,以阿塞拜疆的體量,幾乎說服不了途經的幾個斯坦國的。

華夏出麵那就不同了,雖然現在的華夏還很窮,但再窮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也就是說,這條管道能不能建成,取決於姚遠能否獲得國家支持。

姚遠提出這個想法是有背景的,明年的這個時候,華夏徹底變成了石油進口國,國家對石油能源引起了高度重視,在俄羅斯的提議下,雙方就修建輸油管道展開了談判。

然而,足足談了15年,從俄羅斯往華夏東北地區的石油輸油管道才建成,到了那個時候,每年區區1500萬噸的輸油能力對華夏來說,已經顯得很雞肋了,國家能源安全形勢依舊很嚴峻。

之所以談了15年,是因為日本人參和進來之後,俄羅斯人待價而沽,談判一波三折,協議簽了又簽,始終沒能進入到實質階段。

從哈薩克斯坦過來的輸油輸氣管道都運行好幾年了,俄羅斯那條管道還沒影,這種被人卡脖子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姚遠不希望曆史重演,首先提出阿塞拜疆輸油管道後,俄羅斯那條管道的存在感肯定會被削弱,俄羅斯人也就沒有了待價而沽的底氣了。

小阿利耶夫離開後不到兩分鍾,埃克森石油公司執行副總裁凱奇、哈裏伯頓油服公司亞洲區主管傑森和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代表卡米爾聯袂而來,要見姚遠。

其實他們一直在門口走廊那裏等著,而在電梯口、樓梯口等幾個地方,都能看到各大石油公司、油田服務公司代表的身影。

他們的焦點都是姚遠所住的房間。

這些人沒有求見阿利耶夫或者小阿利耶夫,人家父子倆已經把話說得很清楚了,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發巴庫淺海油田,這件事情是姚遠全權負責。

葉琳娜進來報告說,“姚先生,埃克森的凱奇先生、哈裏伯頓的傑森先生、道達爾的卡米爾小姐在門外,他們想見您。”

姚遠拿著衛星電話頭都沒抬,道,“讓他們等等吧。”

“明白。”葉琳娜返身出去,對站在外麵安靜等候的三人歉意笑道,“姚先生在忙,請你們稍等片刻。”

“好的好的,不著急,我們就在這裏等著。”凱奇哪裏還有之前的傲慢,堂堂百億美元大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像推銷保險的小銷售一樣候在門外,這樣的奇觀也許隻有在阿塞拜疆才能看到了。

葉琳娜與有榮焉,麵對這些大人物的時候,再也沒有此前的慌張沒底氣了,她慶幸跟對了老板。

姚遠打了好幾個電話,第一個電話打給了還在海上飄著的李岩,請他按照計劃派出新興集團的施工隊伍來阿塞拜疆,第二個電話打給了夏紅華,同樣是按照計劃組織國內的石油勘探開采力量過來搞大會戰,秋明油田那邊進入了關鍵階段,一樣需要繼續補充力量,所以必須要繼續動員新的勘探隊了。

第三個電話則是打給了在東京的蘇望亭,把在東京股市上的收益陸續轉過來。在國內的外匯不好動用,那已經不是單純屬於姚遠的錢了,必須要服從國家的統一安排。

所以姚遠現在能用的大筆資金,隻有股市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