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377章 大規模合並重組

字體:16+-

姚遠大步走過來,林威跟在身邊,將軍肚越發有規模了。林小虎和薑勇當然和往常一樣一左一右地把姚遠護在中間,已經形成了習慣。

大家紛紛停下交談默契地分到兩側站好。

姚遠擺擺手說,“進去坐。”

但是大家還是等姚遠過來跟在他身後步入宴會廳,姚遠掃視了一圈,看到了胡子拉碴的周飛,便招了招手。

周飛連忙跑上來。

姚遠說,“今年年中總結,你也不把自己收拾好點。”

“老板,我錯了。”周飛慚愧地低下頭。

拍了拍周飛的肩膀,姚遠不再說什麽,而是讓周飛跟在自己身邊。此舉無疑是把逆風物流的地位抬了起來,也把唯一的虧損公司總經理周飛的地位抬了起來。

姚遠的資產太多了,單單是一個南方實業的規模就已經龐大到連姚遠也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

管理層隊伍越來越龐大,既然是一個團體,就不可能沒有競爭和矛盾。尤其是逆風物流一直在虧損,意味著需要其他兄弟公司輸血。

別看盧公明說得痛快,但是大家都知道,盧公明對遠大電器不計代價地向逆風物流輸血是有意見的。

姚遠也知道這一點。

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勢力地盤之後,想法也就沒有以前那麽單純了,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人的成長的必然規律。

從去年6月份開始做生意,滿打滿算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從貸款幾萬元倒騰白砂糖到現在手握數十億美元資產,僅僅一年時間。

所謂遠大奇跡、南方傳奇,大抵如此。

所有的管理層都到齊了,在海外的也都全部回來。

這是南方實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管理層大會,選擇粵城開,選在這個時候開,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

姚遠在主位坐下,左手邊是林威,右手邊是肖家炳,肖家炳之後是何雪莉,林威之後是許多人不太熟悉的詹成貴,可見姚遠對技術研發有多麽重視。

而且從座次安排來看,姚遠對詹成貴應該要委以重任了。

姚遠掃視了一圈,朝主持會議的何雪莉點了點頭。

何雪莉開始說道,“5月16日,關於加快改革,擴大開放,力爭經濟更好更快地上一個新台階的意見正式通過並且發布,意味著我國改革開放這台經濟引擎要火力全開了。”

“選在現在開一次管理層大會是基於這個背景。其次,經過一年的迅猛發展,我們集團公司已經到了一個很龐大的規模。初步統計,集團公司資產規模達到了500億華夏幣,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現金。”

她頓了頓讓眾人消化這個數據。

沒有懸念的,除了提前知道這個數據的人,其餘人都驚得目瞪口呆。大家知道自己家公司的規模很大,非常有錢,但也沒有想象過達到了500億華夏幣這個規模。

這個數據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有大量美元,光是這一筆就占了一半多。

資產規模放在全球是排不上號的,但是南方實業最恐怖的地方在於“三分之一是現金”。

這種鈔能力是連哈裏伯頓這些巨頭都要佩服的。

沒有這個實力,姚遠也沒底氣單挑全球的石油巨頭。

何雪莉接著說,“過去一年裏,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是遠大電器,全年為集團貢獻了超過10億利潤,其次是春風科學技術研究院,拿出來的幾項專利技術為集團帶來了8000多萬美元的外匯收入。”

盧公明含笑地點了點頭,風頭無兩。

讓大家意外的是春風科學院,大多數人對這個研究型公司是沒有多少概念的,盈利能力居然排在第二位。

何雪莉花了足足一個小時的時間念完了總結報告,同時也是對集團公司的一次盤點,讓大家對自己負責的公司、對其他人的公司有一個明晰的了解,該加油加油,該轉變思路轉變思路。

“下麵有請姚先生講話。”何雪莉結束報告。

大家熱烈鼓掌。

姚遠壓了壓手,開門見山地說,“不清點不知道,原來規模這麽大了。攤子大了,再沿用現在的管理模式就不適合了。”

他掃視了一圈,道,“鑒於此,我決定對所有的公司進行合並重組。”

姚遠看向俞永安和盧公明,說,“所有的外貿公司、服裝廠、商場,全部並入永安集團,成立新的永安集團。遠大電器從南方實業裏獨立出來,與百年地產、萬家超市合並成立遠大集團。”

絕對的重磅消息。

上述幾個公司的體量都是非常大的,如永安集團,幾乎壟斷了俄羅斯的輕工業產品市場,正在高歌猛進挺進歐洲,貿易規模達到了8億美元。

除了永安集團外,姚遠陸陸續續投資和新建了不少服裝廠和外貿公司,比如南港遠海貿易和香港遠海貿易,這些公司加起來規模也差不多有10億華夏幣的資產。

合並之後的新永安集團,資產規模達到80億華夏幣。

遠大集團就更不得了了,不但手握姚遠名下遍布全國的所有地產,還擁有遠大電器,無論是固定資產還是流動資金,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姚遠繼續說道,“方向機械廠、寶馬機械廠、華石機械廠以及山河機械製造集團合並重組為方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歸南方實業。南方實業所有的能源業務分離出來,並入東方石油,成立東方石油總公司。”

又一個巨無霸誕生。

東方石油總公司占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35%股份,即差不多35億噸石油,旗下的油田服務公司是秋明油田最主要的油服公司之一。單單計算紙麵上的資產,東方石油總公司輕鬆地超過了遠大集團,成為姚遠手裏最大的公司。

姚遠沒有給大家時間消化,接著說,“成立華夏春風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履行出資人、控股人職責,統一管理上述企業以及未來的所有的我名下的資產。春風科學院歸華夏春風直屬,是華夏春風唯一的核心資產。”

這種企業管理模式是完全照搬30年後央企大規模合並重組的模式的,央企經曆了那麽多年的探索,那麽多的分分合合,最後形成的這種模式是被證明最合適的。

如30年後專門管理軍產的融通集團,采取的就是這種模式。

姚遠隻需要掌握華夏春風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他名下的其他企業自然就會按照既定的軌道發展下去。

實際上,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在於,即使姚遠不再掌握華夏春風,集團公司也可以按照最好的方式繼續運行下去。

最重要的是,姚遠可以從繁重的工作中脫離出來享受生活了。

不到二十歲的他,赫然可以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