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新城市中心
根據姚遠的指示,遠大集團正式啟動了集團總部搬遷計劃。
張副省長親自過問,事無巨細。
在他看來,這是姚遠看在他的麵子上履行了承諾。這段時間裏,周梁一直留在省城跟著姚遠,但是他沒有辦法與省城進行競爭,再加上之前因為寶馬機械廠的事情和姚遠鬧過矛盾,彼此之間的關係顯然是回不到以前了。
這一天,周梁和楊勝再一次跟著姚遠,而姚遠在張副省長的陪同下,滿城地轉,為遠大集團總部選址。
此時的獵德村還是獵德村,在旁人眼裏,這裏就是農村,省城的市中心是以火車站為中心的越秀區。
不過姚遠知道,省城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按照軌跡走的,獵德村也一定會變成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
但是,他已經不再需要借助這些先知意識做生意了,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股強大的可以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
為什麽不可以由自己來建珠江新城呢?
周梁看到張副省長陪著姚遠往獵德村裏走,他既不敢上前更不願意離開。誰都清楚的一點是,姚遠是GDP的保證。如果放走姚遠,南港七百多萬人民都不會原諒他。
楊勝低聲說,“南方實業昨天開了管理層大會,姚遠名下的所有資產進行了整合,成立了遠大集團、永安集團、方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遠海集團等十幾家集團公司。每一家的體量都超過了10億華夏幣,其中南方實業剝離了很多業務之後,據說依然有50億華夏幣的體量。”
他感慨萬千地說,“所有這些公司都由華夏春風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進行管理。周市長,南港留不住華夏春風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恐怕咱們省裏,隻有省城有這個實力。”
“現在遠大集團已經確定搬遷到省城了,主營海上運輸的遠海集團也確定在深市落戶,目前姚遠手裏還有兩個核心企業留在南港,也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周市長,我建議針對這兩個核心企業做工作,最主要的是重新建立與姚先生之間的關係。”
名下的公司放在哪裏,就是姚遠一句話的事。
周梁深以為然地點頭,說,“你是說方向機械和東方石油?”
“不,是方向機械和春風科學研究院,姚先生非常重視技術,他自己就是西工大的在校高才生,這些你是知道的。關鍵在於,春風科學研究院開發出了多項石油機械技術,光是專利使用費每年就能賺幾千萬美元,我覺得,這個科學院才是姚遠的核心資產。”楊勝分析著說。
周梁緩緩點頭,“科學家是高地,科學家是未來,技術研發非常重要。哎,早知道他有這麽多資產,當初就不應該頭腦發熱去和他爭什麽寶馬機械廠,一個寶馬機械廠算什麽。”
現在說什麽都晚了,楊勝沉默不語。
寶馬機械廠很大,但和姚遠所有資產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
其實,不管是周梁還是楊勝,他們都意識到,南港市府的胃口被姚遠養刁了。寶馬機械廠這種規模的企業,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絕對能夠讓市府領導掃榻相迎的。
他們不得不保持冷靜,不敢奢望留住姚遠的核心資產,最低要求是,隻求寶馬機械廠留在南港。
整合之後,寶馬機械廠是方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了,而且已經確定了在粵城建立生產基地,計劃投資10億華夏幣。
如果這筆投資落在南港,將會帶動地方GDP至少一個點的漲幅,創造數千個工作崗位,帶動數萬人就業,以及帶動一個產業鏈的發展。
周梁歎著氣說,“至少東方石油還在南港,方向機械的臨港工業園區也進入施工階段了。”
楊勝不得不提醒道,“周市長,我們不能抱有這種思想的。他完全可以把行政總部搬走,這樣一來,集團公司的利稅就不是我們的了。最要命的是,龍頭企業能夠起到的作用。”
他這麽一說,周梁猛地醒悟過來,倒抽了一口涼氣,說,“是啊,龍頭企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太大了。”
“以姚先生的發展速度,他的資產未來一定會到一個非常大的規模,周市長,可以這麽說,隻要姚先生願意,他是可以讓南港成為粵省第二發達地市的。”楊勝沉聲說。
周梁不得不承認,楊勝在這方麵看得比他遠比他透徹。
他低聲問道,“當務之急是讓姚先生看到我們的誠意,看到南港七百多萬人民的誠意。”
“隻能曲線救國了。”楊勝望著和張副省長談笑風生的姚遠,沉聲說。
周梁微微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過來,一咬牙說,“老楊,你我還是分工合作,你陪著姚先生,一定要盯緊了,該爭取的一定要爭取,我就不信省裏會不顧我們的生死。我今天就回去,從側麵向姚先生表達我們的誠意。”
“好,我一定竭盡全力,周市長,另外我建議多泡泡京城,我們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省裏。”楊勝說。
周梁凝重地點頭,咬了咬牙,說,“把家裏的事處理完我就跑一趟京城,找找老領導。”
二人商量妥當,立馬行動起來。
姚遠和張副省長登上一個小土坡,環顧著破舊不堪的獵德村,實在是沒有辦法和二十年後成為世界級高檔社區的珠江新城聯係在一起。
他的目光越過珠江看向對岸,未來小蠻腰的所在,如今應該是河邊那個破爛的小村落。
望著這麽一大片幾乎等於白紙的土地,一想到任由自己來按照超前的理念來進行設計開發,姚遠頓感豪情萬丈。
投身在國家經濟建設這項偉大事業當中,本身就是讓人深感自豪的事情。
可以說,在現在這個階段,是姚遠個人思想發生重大轉變的時刻。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外部環境經曆了前兩年的迷茫與挫折之後,隨著第二次南方談話確定下來的基本政策不變,華夏經濟踏上騰飛之路已成定局。
念及此,姚遠微微昂了昂頭,道,“這裏的位置很好。張副省長,我願意以百年地產作為牽頭企業,聯合包括深發展、華夏聯合銀行在內的多家企業開發一個新城區出來。”
他想了想,笑道,“珠江邊,就叫珠江新城吧。”
張副省長心花怒放,忙問,“多大麵積?投資多少?”
重點在規模。
省城已經出現商品房小區了,但地產行業還沒有起航,現如今絕大多數國人都不相信房子會變成未來的頭等大事,因為將會造就一個數萬億市場的住房製度改革還沒有全麵鋪開。
但這不是張副省長首先關心的。
姚遠想了想,說,“僅僅一個獵德村小了些,最好能統籌出來六七個平方公裏的土地,建成國家級中央商務區,引進上百家國內外總部企業進駐。”
“六七個平方公裏的土地……”張副省長環顧了一圈,道,“問題不大的,這裏屬於三區交界的位置,別的沒有,就土地多。姚先生,計劃投資多少呢?建成什麽規模?”
關鍵還在於規模。
姚遠笑說,“張副省長,這個珠江新城全麵建成恐怕需要二十年的時間,建成後就是省城新的城市中心了,這不是我們企業能夠獨立完成的。”
他還是給了張副省長一個大概的數字,“百年地產聯合深發展、聯合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話,拿出一兩百個億啟動資金來問題不大。”
一聽到這個數字,張副省長的口水差點流出來。
但是,姚遠話鋒一轉,道,“但是一兩百個億對珠江新城來說是杯水車薪的,我們隻能打造一個商務區,建幾十棟樓宇。關鍵在於整體的規劃,這需要省府牽頭組織人員來做。”
二十年後,六七平方公裏的珠江新城能夠產生近3000億華夏幣的GDP,論平方米產出,也隻有後來聞名世界的粵海街道能比擬了,是遠高於北京的中央商務區的。
“參照國外的經驗,中央商務區應該是金融中心、高端服務業中心、文化中心和跨國公司總部中心的集合,意味著相關的行政功能是要進行配套的,建成之後應當是引領一個地區的核心經濟區,這些都需要政府牽頭來進行研究,考慮三十年後的發展。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省城新的城市中心未來能創造出數千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
後世一名普通三流大學學生都能信手拈來的新商業理念,此時從姚遠嘴裏說出來,在張副省長等人聽來,便是世界最先進理念。
姚遠笑道,“張省長,其實就算我不提出來,省府和市府很快也會在城市發展規劃裏提出開發這個區域的設想,作為領頭羊城市,這是必然的,而這裏的位置非常好。”
張副省長佩服極了,對於包括獵德村在內的一大片區域的開發,省裏的會議已經提出想法了。
姚遠能夠想到這一點,充分說明了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