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1991

第817章 秘密會議

字體:16+-

李半城聯合三大家族計劃赴英投資3000億港幣,這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完成,因此,乍一看是一個大手筆,實際上平攤下來的話,遠沒有那麽誇張。

但是這個口子不能開。

李半城後來能夠成為亞洲首富,和內地市場的蓬勃發展息息相關,沒有內地市場,他這輩子都沒機會登上亞洲首富的寶座。

但是此人麵善心惡,早期地價低的時候,在內地大肆買地,但是什麽都不建,所謂的規劃一拖再拖,後來幹脆是明著把土地囤積起來。

十幾年之後,地價翻了幾十上百倍之後,他才慢慢出手,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變相抬高了當地的房價,更是發明了讓全國人民深惡痛絕的公攤麵積。

後來政府出台規定,要求開發商拿到土地之後必須在一年之內開工建設,否則無償收歸國有,這條規定出台的背後,如果說和李半城無關,很難令人信服。

內地地產開發商囤積土地是從李半城開始,發展到後麵,但凡手裏有錢的企業都一窩蜂去買地囤地,然後轉賣再轉賣,擊鼓傳花,如果不是政府控製得當,海南房地產的慘劇絕對會頻頻上演。

對李半城,姚遠下手是毫不留情的。

郭太瑞拿著轉讓協議走了,好像一下子老了十歲。

俞永安對他沒有絲毫的憐憫,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這是他做生意以來總結出來的第一經驗。

他馬上打電話向姚遠匯報情況。

姚遠的確去了深市,也的確沒有把今天的事情放在心上,而不是郭太瑞以為的那樣躲在某個地方遙控指揮著俞永安。

恰恰相反,姚遠和溫霞聊了一陣子之後,體會到了上一輩子沒有體會過的和處於青春時期的女神麵對麵交流的感受,他還挺開心的,至於對郭太瑞的無禮,正如俞永安所說的——一個小人物罷了,懶得去計較。

把過程簡要地匯報了之後,俞永安不無興奮地說,“一個下午賺了至少八億港幣,說實在的,我是想長期持有港基地產的股份的,郭家的能力是在的,企業發展前景很好。”

“你就這點出息。”姚遠笑著說,“這麽說,許家、郭家是確定退出赴英投資計劃了,剩下的劉家,你有沒有把握?”

姚遠不在乎賺多少錢了,他要的是完成李先生的請求。

俞永安保證道,“劉金雄就是個牆頭草,資金量也是最小的,你放心,我今晚就搞掂他。”

他頓了頓,不無擔憂地問,“三大家族沒問題了,但是李半城那邊恐怕很難,他背後有匯豐銀行支持,匯豐銀行的背後是英國佬。”

姚遠笑道,“沒有人跟他走,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拖住他,等索羅斯那幫大鱷來給他點教訓。”

“我明白了。”俞永安已經想到姚遠後麵想幹什麽了,等索羅斯那幫大鱷進犯香港股市,李半城的長實股份當然也逃不過波及,那個時候再趁亂要李半城的命……

沒幾天了。

“你什麽時候過來?”俞永安問。

姚遠說,“七一之前,先這樣。”

俞永安並不知道姚遠突然前往深市所謂何事,他預感到應該是發生了大事情,否則姚遠不會這麽突然。

入夜之後,深市深度發展銀行總部招待所裏,今天這個不對外開放的招待所氣氛緊張中透著嚴肅,往來的車輛都是小號牌的,大門和幾個主要位置悄然出現了武警站崗。

顯然,這裏正在開重要會議。

會議室裏,華新社香港分社社長李先生赫然在座,坐在他身邊的是姚遠,坐主位和主持會議的是張副省長,他現在是專職副書記,具體負責香港回歸後方指揮。

參加會議的還有部隊的首長,老人家說過,部隊要做好武力接收香港的準備,這既是威懾也是最後手段。

這次會議是提前安排好的,因為保密原因,姚遠並未告訴俞永安,知道的人除了他之外就隻有林威和林小虎。

事實上林威和領導們的秘書坐在列席座,充當姚遠的秘書。

會議的前半部分與姚遠無關,他隻負責聽。

前半部分結束之後,走了大部分人,留下來的全都是金融領域的領導和國家級智囊。

“大家都坐過來。”張副書記招呼著剩下的七八位同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央行國際司林司長、外匯管理局卓副局長、中行香港分行陳行長、華夏聯合銀行行長高建、深度發展銀行行長潘傑,這幾位都是有實權的人物,都是金融領域的專家。

盡管除了卓副局長外,其他人的級別不算很高。

而這幾位人士裏,春風係就占了兩位。

林司長的級別低於卓副局長,但是他代表的是央媽,因此他主持會議,張副書記則抱著胳膊專心當拍板決策的領導。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深市的領導,深市是香港的後方,確保香港順利回歸,深市承擔了大量的工作。

看到張副書記微微點頭後,林司長說,“同誌們,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主要議題是基於一個判斷——國際遊資將會在七月份進入香港,其目的是做空恒生指數。”

說到這裏,他看向了姚遠。

顯而易見,這次會議是姚遠爭取來的。

他用翔實的分析報告通過夏紅華的手交到了國家金融主管部門手裏,言之鑿鑿地給出了結論——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在即,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會成為被攻擊的重點。

並且給出了相對準確的時間。

這樣的分析來自於姚遠,國家金融主管部門不得不引起重視,因此有了這次會議。

上一輩子的曆史裏,香港的應對是很倉促的,中央政府同樣很被動,最終是中央政府宣布全力支持香港應對金融危機後,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遊資才灰溜溜地撤走,但是他們已經斬獲頗豐了,恒生指數遭重創已成定局。

那麽這一次,姚遠要將計就計打一場有充分準備的伏擊戰、殲滅戰,而不是防禦戰!

與會的都看過那份分析報告,都組織高級別專家研究過,因此對林司長的開場白是心裏有數的。

林司長說,“我們缺乏應對金融危機的實戰經驗,因此,經上級領導批準,邀請了華夏聯合銀行、深度發展銀行作為民間主力資本,邀請姚遠、高健、潘傑三位同誌擔任顧問,不惜一切代價確保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

其他人和高健、潘傑是打過交道的,對姚遠,中行香港分行陳行長是隻聞其名不識其人,不無好奇地打量著這位年輕人。

林司長笑著說,“姚遠同誌是高健、潘傑二位同誌的老板。”

陳行長恍然大悟,連忙打招呼,“原來是姚先生!”

“陳行長,久仰。”姚遠笑著點頭。

陳行長和高健經常打交道,知道華夏聯合銀行是姚遠百分之百控股的私營銀行,他真的是久仰姚遠大名了。

讓眾人簡單寒暄之後,林司長說,“要打仗了,糧草先行,首先要討論的是各家能拿出多少錢來,華夏幣不管用,要美元,沒有美元就拿港幣出來。”

上來就先談最敏感的部分,可見這是一次務實到底的會議。

來的都是財神爺,到這裏來就是出錢的,讓他們去和華爾街那幫成了精的金融炒家對戰,那是螳臂當車。

林司長說的話在這裏管用,到了香港就不管用了,在前線拚殺的,其實就是姚遠這邊三人,連陳行長都不好直接出麵。

因此,林司長也把自己當後勤官,首先表態說,“我們央行拿出十個億,大家都表個態吧。”

“美元還是華夏幣?”陳行長問。

林司長略顯尷尬,“當然是華夏幣,所以還得卓副局長這邊做工作。”

外匯管理局卓副局長在這裏的作用就在這裏了。

央媽是印錢的,要多少有多少,但那是華夏幣,要換成外匯得通過外匯管理局。

卓副局長有心理準備,既然來的就是要出血的,笑著昂了昂下巴,當即說道,“沒問題,我們外匯管理局金融投資部拿出一億五千萬美元來支持香港金融保衛戰。”

大手筆了,張副書記等領導微微頜首表示滿意。

林司長順著卓副局長的話往下說,“工商、建設、農業三家湊了30億,卓副局長,這筆資金也得麻煩你。”

“謔,這三家出力頗多啊。”陳行長笑著驚訝道。

約4億美元了。

林司長看向陳行長,問,“中行能拿出多少來?”

陳行長笑著說,“我們的業務還在發展階段,不過湊個10億港幣美元問題。”

這已經很不錯了,姚遠首先感到滿意,因為他知道這筆錢是中行香港分行出的,中行香港分行還不是二十年後那個叱吒風雲的超級大行。

這幾家加起來已經有將近10億美元了。

去年全國外匯儲備突破了千億美元達到了1200億美元,而在五年前,這個數據是200億美元……

可見華夏一心一意走上改革開放道路後迸發出來的能量是多麽的震撼。

沒有這個底氣打底,卓副局長是不可能如此氣定神閑地舉手投足之間就許諾出去10億美元作為“彈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