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不速之客胡波
姚遠住頂層,整個一層都租了下來,姚遠住其中的一個奢華級商務套間。
不是享受不享受的問題,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問題。
稍作休息,到了晚餐時間,姚遠和林威、林小虎二人動身前往酒店的中餐廳赴宴,卡琳娜和另一名女翻譯隨行。
可是走到了電梯間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名著灰色中山裝的壯年男子在徘徊,仔細一看,是下午在大堂遇見的那位衝姚遠這邊友好一笑的男子,看上去好像等了很久。
“姚先生。”灰色中山裝的壯年男子連忙走過來。
姚遠停下腳步,奇怪問,“你好,你是?”
灰色中山裝的壯年男子連忙從口袋裏掏出名片雙手遞過來,態度很謙遜,但並沒有低聲下氣的意味,而且這個人有領導的那種氣勢。
姚遠一看,做工普通的名片,和深市個體戶的名片差不多。
大船重工副總經理、大連造船廠副廠長胡波,船舶重工這一脈的,是下午那兩撥人裏麵其中一撥人當中負責具體事務的。
正職管人事、管方向,副職管業務,基本如此。
“胡總,你好。”姚遠笑著伸出手。
胡波雙手握著姚遠的手熱情搖晃了幾下,“我主要負責造船廠的生產這塊,喊我胡副廠長就好,姚先生,不知道能不能耽誤你幾分鍾的時間?”
堵到電梯間這裏來顯然不是小事。
因為安保很嚴格,沒有姚遠的同意,任何人都進不來頂層,胡波隻能在頂層電梯間這裏等著,走廊那裏就有警衛分隊的人守著,他是進不去的。
可是對這些胡波卻隻字不提,此人是個做大事的。
“到裏麵談吧。”姚遠略作思考,決定給胡波一個機會,對林威說,“你先去和金宰鉉聊著,我晚點過去。”
“好。”林威麵對美國總統都不懼,應付任何大場麵都已經是得心應手,便帶著卡琳娜二人先去了,林小虎則陪著姚遠。
到了頂層專門的會客室裏,姚遠請胡波坐下。
胡波看見林小虎也坐了下來,隻是猶豫了一下,便開門見山地說道,“這次是我們孫總親自帶隊,單獨出來一趟不容易,姚先生,我長話短說。”
頓了頓,胡波說,“大連造船要和日本川崎重工合作競標,競得標的船舶由雙方共同建造,由川崎重工提供核心部件並且建造主要分段,大連造船建造其他分段,最後由大連造船進行組裝。”
姚遠有些意外,不動聲色地說,“川崎重工是日本非常有名的重工企業,數得上的重工產品他們都能生產,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實力的,和你們合作競標,這是好事。”
“姚先生,你不認識我,但我對你是聞名已久,你不會看不出日本人包藏的禍心。”胡波嚴肅地說,“實不相瞞,去年船舶工業總公司組織中高級幹部前往春風科學院考察,當時我也去了,我感到非常震撼。”
胡波沉聲說,“春風科學院船舶研究所已經有了可以和美日韓研究機構相媲美的技術實力了,尤其是LNG船技術這塊,反觀我們船舶總公司下屬的研究所,在LNG船技術這塊剛剛開始接觸式研究。”
意識到話題偏了,胡波說,“川崎重工的用意是很明顯的,他們看上的是我們大連造船的船塢和廉價但高效的工人資源。核心部件全部由他們製造和提供,大連造船隻負責建造沒有什麽技術含量的分段,做組裝工作。”
“姚先生,你肯定能看得出來,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合作。這一批要是造個幾年,我們大連造船就又白白浪費掉幾年的寶貴時間,最終會淪落到上海飛機製造廠那般田地。”
姚遠望著胡波,沉默不語。
他在思考胡波的用意。
陌生人第一次見麵就說這些敏感的話,可以肯定的是,胡波和一把手之間的矛盾幾乎公開化了,他現在已經有病急亂投醫的征兆了,其次,胡波找自己的目的是什麽?
大連造船和川崎重工合作競標,是一個優勢互補的聯合體了,表麵上看很公平,但是實際上對大連造船來說,除了一些外匯,什麽都得不到,損失掉的是寶貴的時間。
華夏有兩大造船廠,在北方的就是大連造船,因此有北船之稱,而且大連造船是華夏現在最大的造船廠,是綜合技術實力最強的造船廠,最關鍵的是,大連造船是華夏海軍主力艦艇的唯一製造廠!
大連造船隻有一個能夠建造萬噸以上船舶的幹船塢,換言之,這個幹船塢用於開建民船之後,就沒有辦法承建軍艦了。
這就是胡波說的“日本人包藏禍心”的因素之一。
想到這裏,姚遠決定直接問,道,“胡廠長,即便你說的是事實,那麽我能提供什麽幫助呢?”
“大連造船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造船廠,意義非同尋常,川崎重工把大連造船當成代工廠來對待,其真正目的是摧毀我們的自主研製能力。”胡波沉聲說,“姚先生,情況的確非常危急了,否則我也不會出此下策。”
頓了頓,胡波說,“如果能組織川崎重工的進入,大連造船願意和方向造船進行全方位的合作。”
這是開條件了。
首先,胡波隻是副總、副廠長,他說了不算,但是他給出了這樣的承諾,那麽意味著如果能夠組織川崎重工的進入,讓雙方的合作破產,現在的一把手恐怕就要挪窩了,胡波會取而代之。
要不是在基層政府機關工作過一年,姚遠還真的不太能第一時間聽出胡波的潛台詞。
另一層意思姚遠也聽出來了,胡波這是想請他幫忙截胡……
隻有這樣,大連造船和川崎重工的合作才會失去存在的基礎。
但是這一層意思需要胡波親口說出來。
想畢,姚遠說,“胡廠長,這件事非同小可,我是民營企業老板,相關規定管不到我,但是你不同,你考慮清楚了嗎?”
胡波毫不猶豫地說,“我做好了心理準備。”
緩緩點了點頭,姚遠說,“我考慮考慮,你也考慮考慮。”
說完便起身。
胡波也很幹脆,起身道,“姚先生,明天就是競標會,無論如何希望你出手,保住大連造船的底子。”
姚遠不再說什麽,示意林小虎把人送出去。
他則回到房間裏拿出衛星電話打給了鍾衛國。
“老鍾,我姚遠,我在新加坡,明天參加船東訂貨競標會,有個事問你,瓦良格號研究得怎麽樣,我的那些科學家、技術人員什麽時候能歸建?”姚遠開玩笑一般說。
鍾衛國應該正在吃飯,等了一會兒,應該是走到安靜的地方了,他才說話,“歸建?別開玩笑了姚大老板,當初你可是答應了不限製時間的,再說了,我都準備找你談一談把他們留下來了,我們缺人才,非常非常缺人口,你招到春風科學院裏的這些人可是都是寶貝啊。”
“我也缺人才,讓他們留下是不可能的。”姚遠一口回絕,想都沒想,“就算我讓他們留下來,你們也養不起。”
軍船民船都是船,哪一塊的技術實力上去了都能對另一塊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國有研究機構經費還非常緊缺的情況下,把這些人才放在春風科學院裏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鍾衛國一想到財大氣粗的春風科學院,頓時就泄氣了,“是啊,養不起啊。實話實說,要不是你們承擔他們的開支,我們連抽調都不敢抽調。”
“說說瓦良格的情況。”姚遠把話題轉回來。
鍾衛國不知道姚遠這邊的情況,而且他知道姚遠很關心海軍裝備的建設,剛剛又發生了海王號事件,姚遠受刺激是絕對正常的。
他說,“進展非常順利,我們預計用五年的時間把這條船的技術徹底吃透,去年就提前兩年完成了,現在已經進入了改裝設計階段,不過下水時間我沒辦法告訴你。”
能說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況且鍾衛國是行政人員,他既不知道預計下水時間,個人也預計不出來。
姚遠想了想,還是把胡波找上門來的事情說了一遍,完了之後他說,“大連造船的萬噸幹船塢是國內唯二的能造大型艦艇的幹船塢,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麽安排的,但是如果大連造船和川崎重工的合作落地,三五年內你們別想用這個幹船塢。”
船廠的建造能力由什麽決定?
船塢!
有多少個船塢就能開造多少條船。
尤其是大型船舶,需要大型船塢,尤其是幹船塢,說白了,幹船塢就是船舶建造的平台。
不過,分段建造法、平地造船法、巨型總段造船法等造船方式的出現,打破了船塢對造船廠建造能力的限製。
但是,對於一些特殊的船舶,依然必須要使用巨大的幹船塢,比如大型艦艇,比如LNG船。
鍾衛國一聽這話頓時高度警惕起來,“消息屬實嗎?”
“應該不假。”姚遠說。
沉思了很久,鍾衛國低聲說,“海軍提交了建造兩艘五千噸級導彈驅逐艦的申請,很有可能會批下來。”
姚遠頓時了然,說,“五千噸沒有什麽意思,要造就造七八千噸的,造個兩條先用著,總結經驗技術成熟了再批量建造改進型,小日本和美國佬都是這麽幹的,一個型號的驅逐艦服役半個世紀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你說得輕巧,哪來那麽多船廠。”鍾衛國苦笑著道,他現在起碼不說“哪來那麽多錢”了。
口袋裏揣著幾十億美元,這是部隊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的巨大貢獻,國家多給點錢更新一下武器裝備是沒有那麽大阻力的。
姚遠說,“方向造船可以同時開建四條,你別忘了,方向造船的1號船塢是世界上最大的幹船塢之一,造十萬噸航母都行。”
“你不是要造十萬噸級的LNG船嗎?”鍾衛國有些意外。
姚遠說,“看這次的收獲吧,不過不影響,不是還有2號、3號船塢嗎,5號、6號船塢明年也都可以投入使用了。我今年給方向造船額外撥了三十億,這筆錢全都用來練內功。我把2號船塢拿出來專門造你們的船,這下總行了吧?”
鍾衛國愣了半天,道,“照你這麽說,船廠的建造容量不存在問題了?”
“那是必須的,關鍵是你們要盡快完成新艦艇的定型啊,海王號事件我就不說了,是真憋屈,憋屈到老子想搞私人海軍了,如果你們資金有困難,可以賒賬,方向造船承建的所有軍艦全部可以十年之後再付款。”姚遠語速很快語氣很重,機關槍似的噠噠噠的。
鍾衛國倒抽一口涼氣,即便習慣了姚遠的大方,依然感到十分意外,他說,“真的假的,你不是在拿我開玩笑吧?十年之後光是通貨膨脹就夠你受的。”
姚遠冷聲說,“隻要不再發生海王號事件,白送給你們又如何?幾十個億美元我都不在乎,別說幾十個億華夏幣了。”
“你小子……看樣子這一次是真受刺激了,其實大可不必,畢竟那條船是挪威籍的……”鍾衛國說到這裏就猛地停了下來,他想起了銀河號,那是國人心中的一根刺。
鍾衛國穩了穩心緒,道,“定型工作正在穩步推進,這裏麵你們春風科學院的科學家、技術人員出力很大,其實定型能不能提前完成,和他們關係很大。”
姚遠說,“那些蘇聯船舶專家的思路也不一定是對的,多聽聽本土專家的意見,總結起來起來就是集成化數據化,這方麵應該向美國和歐洲學習。別到時候搞出和蘇聯驅逐艦那種傻大粗的驅逐艦來,這種款式的船用不了多久,而且現代化改裝潛力不大。”
“但是蘇聯的軍船技術是不錯的,都可以學過來用加以改進什麽的,唯獨是思路不能走他們的老路,電子管玩出花來也比不上晶體管,千萬別被他們誤導了。”
他一口氣把最關鍵的地方點了出來,著重強調。
認識了這麽多年,鍾衛國知道姚遠不會無緣無故強調某些方麵,因此深深地記了下來,回頭參加項目進展討論會的時候可以審查一下相關的情況。
“可是,已經按照五千噸級來設計了,投入了上億的研製經費,花了上千萬美元買了相關的技術設備,就憑你一句話改噸位,太兒戲了。”鍾衛國為難地說。
姚遠知道鍾衛國隻是個承上啟下的具體事務負責人,他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於是他說,“我倒是有個想法。”
“說說看。”
姚遠便道,“正在設計的五千噸級可以改成護衛艦,其實技術方案不用改,把項目名字改改就行了,在這個基礎上放大設計出八千噸級的防空驅逐艦,先造那麽一條作為試驗平台,其他工作可以在下水服役之後慢慢做,一邊服役一邊改都沒問題,現在關鍵是要解決有無問題啊,你一條八千噸級的驅逐艦在這裏,哪怕上麵隻有一門艦炮可以打響,別人也不敢輕舉妄動。百年海軍,海軍發展事業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邊建一邊服役一邊改再一邊建,這是最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的。”
“總的來說就是四個字,小步快跑。我估計你們現在想的就是怎麽樣把五千噸級的艦艇設計得盡善盡美,現在不必做得這麽極致,許多技術現在不成熟,可以先小批量造一些出來,等技術成熟了再造改進型,這樣來保證部隊的戰鬥力,否則等你們把技術吃透透了再造,時間過去了,新船服役即落後,部隊又有戰鬥力空白期……”
說著說著,姚遠又忍不住指點了起來,這些都是海軍經過從90年代初到2015年之間整整二十年的發展總結出來的經驗,每一句話都凝聚了華夏人民的智慧。
“每次和你說話都能學到點東西,當初讓你擔任項目顧問你推托不幹,現在看來當時我們應該堅持的。”鍾衛國感慨著說。
姚遠說,“我操持這麽大一攤子哪有那個時間,今年你也看到了,在家的時間不超過一個月,馬上進入二十一世紀了,許多事情時不我待,必須隻爭朝夕。”
“好了,不說這麽說了,大連造船這個事情,既然你沒有別的要說的,那我就按照我的辦法來了。”姚遠說。
鍾衛國沉聲道,“我也隻是個小人物,你放手做你的吧,總而言之一句話,對祖國人民有利的事情就是好事情,反之則是要反對要與其鬥爭的壞事情。”
“我心裏有數了,這邊事情完了之後我過去一趟看看項目的進展,可以安排嗎?”姚遠問。
鍾衛國說,“你是項目合作方負責人,當然沒問題。而且方向造船極有可能是我們的乙方,你就算不想來也要過來看看的。”
笑了笑,姚遠說,“那好,江城見。”
“江城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