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開局抓了長孫皇後

第117章 破案了,此子太恐怖

字體:16+-

上官雲跟在老漢身後遠處,果然有幾個一直跟他打聽剛才問了什麽。

特別是狄仁傑年幼,大家更加覺得稀奇。

上官雲記下了幾個纏著問不停的。

回到後衙,上官雲說道:“有5個,纏著老漢問個不停。”

狄仁傑點頭。

“今天就到這裏,可以休息了。”

張玄素捋著胡須,笑道:“妙計啊,妙計。”

他懂了,上官雲沒懂。

不知道為什麽說妙計。

“小英,到底什麽意思?”

上官雲問道。

“無需多問,明日你再去看。”

狄仁傑說道。

上官雲點頭。

當晚就在衙門住下。

到了第二天一早,上官雲去了老漢家附近蹲著。

果然有個漢子到老漢家裏打聽,半天才出來。

回到後衙,上官雲說道:“今日隻有一個。”

狄仁傑說道:“去找馬方,把所有人叫過來,就說凶手找到了。”

張玄素撫掌大笑:“妙啊,小英,你不動聲色,卻把凶手找到了。”

上官雲似乎明白了。

“小英,你好聰明啊。”

“趕緊去吧,不要走了人。”

狄仁傑說道。

上官雲馬上通知馬方。

沒多久,所有人到了,那個漢子也到了。

狄仁傑和禦史張玄素坐在中間,上官雲持刀護衛。

縣令曹盛和馬快守住大門。

“上官姐姐,哪個?”

狄仁傑問道。

上官雲指著一個高大的漢子,說道:“那個。”

狄仁傑指著漢子說道:“其他人退下,你留下。”

其他人嘀嘀咕咕出了衙門,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漢子。

衙門隻剩下漢子一個人。

“堂下站著的人叫什麽名字。”

狄仁傑喝問道。

這一聲喝問,與他年幼稚嫩的聲音格格不入。

漢子如驚弓之鳥,撲通跪在地上。

“小的劉二。”

狄仁傑說道:“劉二,貞觀8年6月12日,你趁板橋鎮客棧老板楊三酒醉,偷開楊岌房間,盜取軍刀斬殺楊三,嫁禍楊岌。你可認罪?”

劉二被說得滿頭大汗。

可是嘴上還在抵賴。

“大人,我是冤枉的,殺人的是那個當官的。跟我沒關係啊,小的冤枉。”

狄仁傑說道:“楊三的老娘多病,他是個孝子,隻要客棧沒生意,他就會回家照料。

留在客棧的是他的婆姨徐氏。你與徐氏勾搭成奸。

當夜,徐氏以為楊三回家照料老娘,你前去幽會,卻發現楊三酒醉。”

“你與那徐氏起了殺夫之心,借楊岌軍刀行凶。”

“徐氏當夜殺人後,回了楊三老家,假裝照料老娘。”

“本官所說可有錯漏?”

馬方震驚,原來是這樣。

這個劉二確實和徐氏有不清不楚的關係。

隻是鄉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私底下議論罷了。

“不,不是這樣。我雖然和徐氏有勾搭,可我沒有殺人。我冤枉,我冤枉。”

劉二抵死不認。

狄仁傑冷冷說道:“你留在這裏的時候,徐氏在外頭已經認罪了。”

聽說徐氏已經認罪,劉二大哭起來。

“大人饒命啊,大人饒命。”

劉二認了。

這是狄仁傑詐他,徐氏根本沒有抓。

她還在外頭等消息。

“好,馬方,把徐氏抓進來,她肯定在門口等消息。”

狄仁傑說道。

劉二抬頭,才發現狄仁傑詐他。

可是自己已經認罪,翻供沒用。

馬方出了衙門,果然看到徐氏在樹下等信。

“**婦徐氏,串通劉二謀殺親夫,還不伏法。”

馬方上前一把揪住徐氏。

“馬捕頭,我冤枉啊,怎麽是我,明明是那個當官的謀財害命。”

徐氏抵賴。

“哼,劉二在裏麵認了,你還抵賴。”

馬方把徐氏拖進了衙門。

門口看熱鬧的鄉親震驚。

他們也懷疑過,隻是沒證據。

“沒想到啊,真是他們這對狗男女。”

“楊三一個孝子可惜了。”

“可憐他的老親娘啊。”

“這對狗男女該死。”

馬方把徐氏拖進衙門跪下。

狄仁傑在堂上,拍著驚堂木,喝道:“劉二徐氏,你們二人對謀殺親夫的還有什麽要說。”

劉二和徐氏大哭,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馬方,押解劉二徐氏,即日回長安城。”

狄仁傑拔出簽子丟在地上。

“遵命!”

馬方徹底服氣了。

哪裏來的孩子,居然這麽聰明。

張玄素點頭,心中暗道:此子宰相之才啊,不得了,不得了啊。

上官雲驚歎,這個狄仁傑,好厲害。

不,應該說蘇玉這人太恐怖了。

莊子裏一個普通孩子,居然這麽厲害。

恐怖的蘇家莊。

馬方把枷鎖給他們兩個戴上,馬上押解入京。

縣令曹盛一路相送。

...........

長安城,禦書房。

張玄素深夜進去。

“微臣拜見皇上。”

張玄素滿麵笑容。

李世民鬆了口氣,問道:“破了?”

張玄素點頭道:“小英真乃神人也,不動聲色,隻用了兩天,便抓住了真凶。”

“老臣佩服啊,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世民驚訝道:“果真是他破的案子?禦史沒參與?”

李世民不太相信全部是狄仁傑一個人做的。

“皇上,老臣就是陪著,一言未發。這小英就把案子破了。”

“稀奇的不是他破了案子,而是他破案的過程,簡直是不動如山、神機妙算啊。”

張玄素說起來,非常佩服。

李世民震驚,一個老禦史中丞,什麽案子沒見過。

居然對狄仁傑如此佩服,真是奇怪。

“來,仔細給朕說說。”

李世民來了興致,坐下來聽故事。

張玄素娓娓道來,李世民拍手稱讚。

“果然是宰相之才啊。”

李世民喜不自勝。

這個蘇玉,居然給朕培養了這麽好的人才。

他自己甘願當鹹魚混吃等死,可是為朕培養了如此棟梁之才,朕要感謝他。

“皇上,老臣當時也是如此覺得。”

“此子真乃天之所賜,宰相之才啊。”

張玄素嘖嘖稱讚。

李世民很高興,可是突然想到要給狄仁傑付錢十一萬貫,有點心疼。

“皇上,兩個罪犯暫時收押在我府上。”

“微臣來請個旨,如何處置?”

禦史台不能去,大理寺和刑部更不能去。

“明日早朝,帶他們進宮,朕要親自發落。”

李世民說道。

“皇上,低賤之人進朝堂不合禮製。”

張玄素說道。

朝堂乃是神聖之地,非君子大臣不得入內。

兩個謀殺親夫的死囚,怎麽能進朝堂。

“特事特辦,你不必多說。朕意已決。”

李世民說道。

“微臣遵旨。”

張玄素退出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