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陷入烈酒陣
梅香仍然是那副裝傻充愣的樣子,隻是淡淡的問道。
“駙馬爺,您說的到底是怎麽回事,我真的是不明白,為何我一個小小的丫鬟請假回去,看望一下要結親的侄子,難道就不行嗎?”
這時,房遺愛也不和她廢話,直接就說道。
“你侄子莫非家住在潼關之外,就是那幽王殿下李延年,若是如此的話,那你可以直接離開,不會有任何的麻煩,若不是如此的話,你便需要交代一下了。”
梅香瞬間就明白過來,自己的一切行蹤恐怕早就已經被玩弄於鼓掌之中了。
她馬上就對著房遺愛說道。
“駙馬爺,我的確是想去潼關之外,但是沒有那麽多的心思,請您不要想得太多,更不要誤會公主殿下。”
房遺愛可不管那麽多,他直接讓人搜身,把那封信給搜了出來。
等到這信扔在了梅香的麵前,她才臉色一變說。
“我既然已經成了這副樣子,給公主殿下把事辦砸了,要殺要剮你就看著辦吧,我都沒什麽意見。”
可沒想到的是,房遺愛卻是根本就沒有什麽動作,直接就說。
“我可沒有說想殺你,不過你現在已經是我的俘虜了,你還是先下去休息吧,這封信我就留下了。”
說完之後。他就把這封信留在了自己的書房之中。
仔細想了一下,拿起筆來模仿著高陽的自己重新寫了一封。
這信的大概意思其實也很是簡單,那就是讓李延年隻管進兵就好,一切將會一馬平川,我在城內裏應外合接應二哥。
然後又派了另外一個信使,帶信來到了潼關之外,到了李延年大帳之中。
“幽王殿下,我乃是羔羊公主最為信任的丫鬟,我叫秋菊,這是公主殿下給您的信,您有什麽想要回應的,也可以讓我給帶回去。”
李延年仔細的想了一下,便讓秋菊先下去休息。
然後他便把心腹們全都召集在一起,商議應該如何應對。
這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一切都是非常簡單,既然公主殿下願意裏應外合,那麽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是順理成章的。
可是李延年卻是非常了解公主的為人,她的情況和那個山陰公主似乎也差不多。
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之下,如果說想要有任何的變化,最終倒黴的還是自己。
於是,李延年便對著仗下的眾將官說道。
“其實,我剛開始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也是一陣的激動,但是後來我想了想,此事恐怕很不可信,我們還需要慎重從事才好。”
說完之後,他便告訴了尉遲寶林說。
“給那個剛來的信使拿一百兩銀子,打發她趕緊回去,然後一切事宜等到事後再說,我也想好好的在觀看一下具體情況。”
這時候,身為隱龍衛第三天王的李恪,忽然站起身來拱手說道。
“主公,我有句話要說,也不知道當講不當講,請您示下。”
此時,李延年好歹也要顧一點手足情分享他和李恪畢竟是兄弟,哪能讓人家不說話,於是便笑著說道。
“你有什麽話,隻管當麵講出來,咱們不論其他情分,就隻說兄弟之情,我也不能讓你閉口不言。”
聽到這話之後,李恪隻是微微的搖了搖頭,然後才說。
“其實,一直以來十七妹都和我的感情相當好,我相信她絕對不會是那種愛騙人的人,所以這封信不應有假,請您不必懷疑。”
其實李延年心中也非常清楚,李恪和高陽公主之間的感情非常之深,這一點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感情深歸感情深,有些事還是要從大局出發的,這一點李延年並不是一個糊塗之人。
“我說吳王殿下,有些事可能沒有那麽簡單吧,如果你要真的是這樣認為的話,恐怕耽誤我們大軍的前程。”
其實李延年對於李恪如此稱呼,就已經是某種態度了。
而李恪心裏也是很清楚,這說明李延年和自己從態度上就已經拉開了距離。
“我表麵上雖然是朝廷加封的吳王,可實際上卻是隱龍衛的第三天王,這種事情自然是要向著您的。”
這時,李延年沒有再說話,隻是想看看他還能說出什麽樣的理由來。
果然,李恪微微的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其實一直以來,她和老九的感情並不太好,也是對老九並不服氣,這一點所有人也都是知道的,我們不如趁此機會,一鼓作氣的打過去。”
這句話剛一出口,李延年突然感覺有些上頭了,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如意說。
“我忽然感覺,第三天王的話倒也是有些道理,你說應該如何是好?”
如意隻是微微一笑,然後告訴了李延年說。
“雷霆雨露均是天恩,有些事情自然不該是我多嘴弄舌,但是既然殿下有這樣的機會,還是盡量不肯放過才好。”
既然連如意都這麽說了,李延年也就不再糾結了,他直接就告訴李恪說。
“既然這樣,那我就聽了你的建議好了,我派一個人做先鋒官,你有沒有什麽要推薦之人?”
李恪仔細的想了想,然後才對著李延年回答說。
“的確是有一個人非常的合適,不過恐怕這個人是太上太皇的近臣,如果說讓他去做先鋒,有個閃失的話,恐怕太上太皇那裏不太好交代。”
李延年此時著實是有些誌得意滿了,因此沒有考慮到那麽多,便直接說道。
“太上太皇那裏有我去,說好了我想你,一定不會有什麽飯桶推薦給我。去的那個人也應該是個精英之輩。”
說到這份上,李恪才亮出了底牌,對李延年說道。
“猜的一點都沒錯,我推薦的這個人可是一個名將,如果說讓他領兵做先鋒,絕對是沒有什麽問題的,此人乃是尹婕妤之地叫做尹忠。”
這時,李延年也沒有多想,直接便說了一句。
“那好吧,我就封他為揚武將軍先鋒官,帶一萬部隊前往長安,我相信他不會讓我有任何失望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