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詭異的死亡
自從尹忠被封為揚威將軍之後,他自然就誌得意滿了,而且麵對著自己帳下的那些士兵們,他很是驕傲的說道。
“你們可否知道,幽王殿下為何要封我為將軍?我明確告訴你們,這是因為隻有我才能真正的打破對方的所謂陣法,因為我的本領是天下無雙的。”
這些士兵們看到他在那吹牛,本來也想過去兩巴掌把他打醒。
可是奈何人家可是真正的國舅爺,畢竟他的姐姐是太上太皇的婕妤。
所以大家無奈之下,對於他這種吹牛的行為,還也隻能隨聲附和。
不過李延年也算是非常夠意思,給的這些先鋒士兵全都是精銳之士。
因此,也絕對不會有任何撒湯漏水的地方,他們一路衝殺幾乎勢不可擋。
不過剛剛度過潼關,就來到了一個地方,這時一個先鋒校尉來到了尹忠的麵前,拱手說道。
“將軍,前麵有一個大大的陣法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我們卻沒有見到任何一個人,隻能聞到陣陣酒香,這可真是太奇怪了。”
尹忠也是下馬觀看,他發現這裏到處都是酒缸和酒,壇子裏麵全都是酒,而且香醇不已。
單純聞起來的話就知道,這酒至少也都是幾十年以上的陳年佳釀。
尹忠看了一眼旁邊的士兵們,然後才對他們說。
“你們這些傻子難道不知道嗎?咱們算是撿了大便宜,這個地方既然有這麽多的好酒,那不喝白不喝,大家趕緊下馬暢飲。”
這時,旁邊一個親兵不由得提醒他說。
“將軍,這裏麵可能是有什麽說道吧,畢竟為何我們來到這裏就有酒喝?難道那些敵人不知道這是好酒嗎?恐怕這是為我們暗自擺下的陣法,如果我們上了當,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尹忠看到眼前這個很是一本正經的親兵,無奈的對他訓斥說。
“你跟隨我已經很多年了吧,可是沒想到膽子竟然還這麽小,莫非我非得跟你掰開揉碎說,你才能想得明白,這裏就是敵人給我們留下的禮物,讓我們不要追趕他們,這是對我們示弱而已。”
雖然那個親兵還是不服,但是對於自己的主將他已經沒有了資格勸誡。
因此尹忠不管別人,發現裏麵全是酒,他自然是開始大喝,喝直到的大醉。
到了第二天早晨,李延年剛剛起來還在洗漱的時候,忽然尉遲寶林一臉沮喪地推門進來說。
“幽王殿下不好了,外麵有一些朝廷派來的士兵,他們帶著尹忠將軍的屍體給我們送過來了,您要不要出來看看?”
李延年忽然愣了一下,他覺得自己派去的,這個人雖然不至於是個當世猛將,但絕對不會是酒囊飯袋。
怎麽會這麽快就被別人幹掉,把屍體送回來了呢?
於是,他馬上跟隨著尉遲寶林來到了這具屍體的麵前,仔細的觀看是怎麽回事。
等看了半天他才知道,這個尹忠死得很是蹊蹺,全身之上既無刀傷也無槍傷,更沒有任何的箭傷,隻是全身滿都是酒氣。
他看著尉遲寶林,很是無語的問了一句。
“這件事真的是很奇怪,莫非他是喝酒喝死的,可是作為大將怎會如此的沒有出息,以至於飲酒過量而死,這簡直是說出去都不會有人相信。”
這事情的確如此蹊蹺,尉遲寶林也是沒有見識過,便回答說。
“殿下說的很有道理,恐怕這裏麵蹊蹺的事情很多,但是我們不應該妄自就下結論,還是先探究一番再說吧。”
這時候,平時一個非常勇敢的將官,卻忽然臉上變顏變色的很是難看。
他忽然就想到了什麽一樣,然後便直接說道。
“一定是妖怪,肯定是妖怪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根本就沒有一個能夠合理的解釋,所以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還是盡快退兵吧,誰又能保證自己能鬥得過那些妖怪?”
李延年沒想到平時那樣一個勇敢的將官,今天就會滿嘴的胡話,這讓他的確是有些鬱悶。
“你可能是偶感風寒,本王不會怪罪你,不過你還是下去休息吧,若是再說什麽擾亂軍心的話,恐怕想保你也是保不住的了。”
這話剛剛說完,尉遲寶林就攙著那個將官走了下去。
看起來像是扶著,實則就是連拉帶拽,生怕他再說出什麽自己找死的話來。
等到這個將官下去之後,旁邊則是有一個謀士周筆耕說道。
“幽王殿下,有句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但是既然到了這個份上,如果不說就是對大軍不負責,更是對殿下不負責。”
李延年隻是微微一笑,然後便回答他說。
“周先生,有什麽話隻管講,在當麵不必有任何的顧慮,本王也不是什麽話都聽不進去,隻要你說的對,還會有所獎賞。”
既然李延年已經這樣說了,周筆耕也就沒有顧慮了,他馬上就說。
“我要控告一個人,這人不是別人,正是您的親弟弟李恪殿下,他雖然是隱龍衛第三天王,卻也是這次的罪魁禍首,若不是他的話,恐怕也不會損失一員大將和數百精兵。”
這時候周筆耕的話音剛落,旁邊也有人站出來,正是校尉孫傑,他馬上就隨聲附和說。
“周先生這話說的非常有道理,李恪應該為他自己的愚蠢負完全的責任,絕不能有任何推諉之處。”
此時,馬上就要形成牆倒眾人推的態勢,李延年自然不能任由發展,輕輕的問了一句。
“你們都是這樣說,可是當初李恪推薦尹忠作為大將的時候,你們也並沒有站出來反對,如今卻都是事後諸葛亮,著實讓本王有些惱火。”
眾人一時之間不知道應該如何應答,李延年繼續說道。
“這件事情本來誰也怪不得,若是要怪的話,隻能說是對方正在采取一些不知名的陣法,而且我們暫時還沒有破解之道而已。”
李恪聽完這話之後也是很感動,他本來以為自己成功了就要背鍋,沒想到李延年並非是一個糊塗人。
“殿下能夠想到這一層,也算得上是臣之萬幸,就算是明日戰死,我也不會有任何的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