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八章 螳臂破車

字體:16+-

龍鷹問道:“這是他奶奶的什麽船種?”論到船隻種類的認識,龍鷹拍馬趕不上出生後一直在大江打滾的四個年輕小夥子。

淩丹答道:“是比蒙衝次一級的走舸艦,不用露橈而用明橈,比蒙衝快和更靈活,往返如飛,能乘人之不及。”

所謂次一級,指的非戰力,是大小。

當代戰船,最大為樓船,接著到如江龍號的大型蒙衝,然後是鬥艦。蒙衝和鬥艦合在一起被稱蒙衝鬥艦,皆因蒙上生牛皮,大小介乎蒙衝和鬥艦之間,可在兩邊舷身開有若幹掣棹孔,將槳伸出,又被稱為“露橈”。比鬥艦小的走舸艦,船上沒特別建築,隻設蔽身的擋矢牆,槳就從甲板探進水裏,不受限製,可用盡人手劃艦,因而不懼逆風、逆流,在適當的戰術下,成為對付大型船種的利器。

對方肯定收到訊息,清楚江龍號的情況,主事者更為水戰高手,針對江龍號逆流的弱點,以靈活的戰術對付之。

由於沒有投石機、弩箭機一類重型裝備,負重輕,靈活度大勝重型船數籌。在漂**的水麵,要命中它們並不容易。

度正寒沉聲道:“後麵還有兩艘走舸艦。”

最接近他們的三艘走舸艦,從三十裏許的遠處駛來,速度不快,顯然隻靠水力,沒有動槳,頗有好整以暇之姿。

三前、兩後的五艘走舸艦,均在船尾掛上一盞風燈,讓己方的船憑亮光保持隊形。觀其威勢,主事者為白牙的機會非常大,並且高手如雲,不怕過船作戰,務要令龍鷹一方舟毀人亡,以雪恥恨。

龍鷹心裏暗呼僥幸,也因向任天不敢托大,承認如對上的是在水戰上僅遜於他的白牙,實無勝算。敵人拿捏的時間、位置,盡顯功架。

若非龍鷹憑魔種的靈覺,先一步掌握敵艦的來臨,想出“以人對艦”之計,江龍號縱能脫圍,必有死傷,大不利未來的硬闖和士氣。

眼前將為敵人最得地利的一擊,闖得過,海闊天空,江龍號可盡情發揮優點。

龍鷹從容道:“白牙在哪條船上?”

走舸艦五艘,如此憑空猜估,費煞思量。

公孫逸長顯然想過此問題,不用思考似地答道:“前方三船成品字形陣,前一後二。如果我是白牙,自恃武功高強,必集中高手於此一艦當先的走舸上,既有身先士卒之意,又能帶動整個船隊克敵。”

龍鷹讚道:“猜得好!五艦裏以此艦的氣勢最強凝,白牙在船上,殆無疑問。擒賊先擒王,我們以此船為目標。記著!我將在敵人箭矢射程外投往敵艦。”

說話時,敵艦燈火倏滅。

這一手非常漂亮,此時雙方距離仍有五裏,對方竟能發現在暗黑的水麵,無燈無火迎頭駛來的小船,憑的絕非眼力,而是高手的直覺感應。

在他們的位置,聽不到任何戰鼓或號角聲,也看不到燈號,對方卻能整齊劃一的同時熄滅燈火,不單顯示其有一套隱蔽的通訊手法,也可見敵船間長期作戰下培養出來的默契。

眼前該為白牙的親兵團。

在水戰上,白牙乃能獨當一麵的人物。當年若非遇上向任天,水麵上誰能製之?現在兩大水戰的絕倫人物,再次相遇。

一物治一物。

假設雙方水戰的功力和經驗大致對等,可隨時轉以人力為動力的走舸艦,確可發揮順勝逆、多製少、小破大的威力。

胡安說出己見,冷然道:“前三艘呈三角陣推進的走舸,自有一股氣勢,後兩艘走舸,卻予人鬆散之感,時前時後,隻能勉強保持並舟之勢,可知是作後備支援之用。真正投入戰鬥和作主攻的,仍數前三艘走舸。”

淩丹道:“幸好鷹爺料敵如神,以更靈快的小船先一步迎敵,否則若讓這三艘有水戰高手主持的走舸,展開纏戰之術,我們船高體堅的江龍號,勢被縛手縛腳,給擺弄得團團轉。”

龍鷹聽得茅塞頓開。

此四人不愧竹花幫出類拔萃之輩,予他們機會,立即各綻異彩,光芒四射,看出龍鷹沒想過的東西來。

五艘走舸均為單桅船,下半帆,借順流之勢,不緩不急的從容順河南下,仿如出動獵食的狼群,即使遇上體型、力氣比它們大的獸類如牛或馬,仍能以戰術輕易令對象成果腹之物。

江龍號於一般情況下可發揮的作用,將在對方靈活的移動下,**然無存。投石機、弩箭機,調校角度需時、需力,對方卻可不住改變位置和攻擊的角度,情況可以想見。

淩丹道:“後兩艘走舸墮得更遠了。”

四裏。

三角陣陣尖,估計有白牙在的戰船,張開的半帆緩緩轉動,速度倏地變慢,慢上隻剩原先的半速。如此調校桅帆好迎風減速,令龍鷹歎為觀止。

度正寒道:“白牙猜到我們要攻上船去,故將三船合聚,全力迎戰。”

龍鷹從容微笑,轉身麵向四人,輕鬆地說道:“記著!你們四個為一組,不可落單,或被敵破陣。心裏還有個準備,就是甲板上會亂成一團,我將令敵人沒法組織有效的反擊。”

四人眼內雖充滿疑問,亦難掩興奮雀躍之情。

龍鷹心忖換過自己是他們,同樣沒法明白如何可辦到他所說的亂敵之局。

敵人為水戰的高手,龍鷹縱能躲過對方第一輪蓄勢以待的箭擊,落到對方甲板上,對方勢如蟻附羶的圍著龍鷹來攻,令他自顧不暇。重重圍困下,騰出來的人便可應付他們四人的登船行動。

不過“人的名兒,樹的影子”,由名懾天下的鷹爺口中說出來的話,誰敢不信?

後方遠處泊岸的江龍號,啟動開來,靠貼東岸行走。這是目下情況的最佳戰術,將敵人的攻擊限製在西麵。行動的時間精準至令龍鷹也難相信。

沒江龍號的強大支援,他們將成深陷敵陣的孤軍。即使跳水逃生,仍大有可能在抵岸前被敵船上的箭手射殺。

二裏。

龍鷹不用回頭去看,已知三船聚攏一處,互相間隔開不到三丈,是高手可隨時躍往己艦的距離,白牙顯然掌握到他們打的主意。

龍鷹將雷霆擊高舉過頭,欣然道:“白牙千算萬算,仍算不到對手是我龍鷹,正是此一失著,注定他今夜飲恨大運河。”

眾人給他的豪言壯語激起強大的鬥誌和士氣,轟然吆喝。

雷霆擊在四人不明所以下,於龍鷹頭頂旋動,緩緩增速。

一裏。

雷霆擊在龍鷹頭頂上化為光影,如風車於大風吹襲下狂旋不休,隻是此招,他們四人已沒法明白龍鷹如何辦得到。

龍鷹不是用手來舞動雷霆擊,手負起以掌托擊的任務,如軸之於輪,催動雷霆擊的是魔種龐大的能量,貫注全擊。

旋動愈快,擊端的九孔雷球發出的尖嘯愈趨淩厲,如龍吟虎嘯,聲聞方圓數裏之域,懾人至極。

龍鷹仍不回頭去看。

三艘走舸,逼至五十丈內。

小船速度快,幾下呼吸後將進入敵方的箭程內去。

生死決於一發之間。

龍鷹喝道:“站起來!準備投射!勿問,時至自知。”

下一刻,龍鷹轉身,送出旋動如風輪、化為一團影子、發著尖厲嘯叫的雷霆擊,刹那間橫過逾三十丈的河麵,掠過位處三船正中走舸的船首。

敵人壓根兒不曉得發生著什麽事。

龍鷹腳底下發出悶雷般的響音,船首朝下沉往水麵下時,他彈射而去,如投石機發出石彈般,投往目標敵艦。

機栝聲起。

龍鷹暗抹一把冷汗,至少是十多枝弩箭的聲音,敵人盲目發射下,全射往空處。

此時船首沉入水裏,船尾高翹。

公孫逸長等四人感到立處若如投石機的發射碗,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從腳板湧至,哪還不知機,忙借力運功,繼已到達敵艦船首上空的龍鷹之後,再來四個人彈。

連串動作電光石火,緊扣一起,成為氣勢逼人的進軍行動,完成於兩下呼吸之間。

“砰!”

雷霆擊準確無誤地擊中行駛中走舸艦唯一的船桅,摧枯拉朽的憑旋動硬生生割斷,一如參師禪的飛輪。船往前駛的力道,兼之下半帆的船帆處於逆風的當兒,堅木折裂下,頹然往船尾的方向傾倒,從船的中央至船尾,盡被覆蓋,也不知多少人給壓在下麵。

雷霆擊注滿龍鷹匠心獨運的魔種能量,割斷帆桅後竟反彈回來,給龍鷹在空中接個正著,來個筆直下墜,尚未踏在甲板上,雷霆擊化為萬千擊影,下方首當其衝的三個人,給連人帶兵器掃離甲板,口噴鮮血、骨折肉裂的拋往河水裏去。

四周盡為敵人,如狼似虎的往他撲來。

在這一刻,龍鷹看到白牙。

龍鷹真的很感謝他,若非白牙恃強欲以雷霆萬鈞之勢,好一舉輾碎擋車的螳螂,既熄滅燈火,又將三船匯集,而是采對付江龍號的手段,分散開來遊鬥,以龍鷹之能,也無從入手,沒可著力之處。

此為“善泳者溺”的道理,白牙精擅河戰,也令他對不同情況有慣性的反應,認為任“範輕舟”一方武功如何高強,在己方如雲的高手和十多張弩弓的悉心伺候下,沒自知之明,不自量力地來捋虎須。即使範輕舟能成功攻上甲板,其他人必無幸免,被射殺於走舸艦之外。

也正因心有定見,更不知對上的是練成“道心種魔大法”、詭變百出的魔門邪帝,犯上其他龍鷹手下敗將同一錯誤,一手營造出來本大利己方的形勢環境,反被龍鷹轉化為最佳的水戰場,得盡地利。

白牙與十三個弩箭手和五個最得力的親信高手,集中在船首的位置。這是不想而知的布陣,俾其能以最強大的陣容,全力阻截龍鷹等五人迎頭殺至的快船,卻令龍鷹縱落斷桅和船首間的敵叢裏,遇不上有一拚之力的高手。

不過,話又說回來,敵人確人強馬壯,不計給倒下桅帆壓著的敵人,又或隨桅帆一起塌下,掉進河水裏設於桅帆高處望台上的三個敵人,走舸帥艦上賊眾達七十人,實超過了走舸艦該負載的人數,可見當三艦相聚時,於暗黑裏,另兩船的好手,躍登帥艦來加強實力,也予龍鷹一舉殲之的天賜良機。

此時因船桅朝後塌,令整艘走舸變得尾重頭輕,船尾往水裏猛沉二丈,激起的水浪從後卷上船尾的甲板,亂上添亂,若如末日來臨。

船首則朝上翹起,甲板變成斜坡,持弩的賊子幾全體失去平衡,往後挫跌,更有人立足不穩,墜地後滾下來。其他人無不受這種天傾地斜、力道無情的改變影響,一時無法組織對入侵者有效的攻勢,處處空隙破綻。

白牙這個船隊,乃田上淵手下最精銳的水戰隊伍,剩看與白牙一起的五個高手,形象各異,但莫不氣勢強橫,顯露出高手的風範。

換過以前,對北幫如何能招攬這麽多遠超一般水平的高手,龍鷹百思不得其解,可是當了解田上淵在成立北幫前,實為塞外最大的鹽梟,一切變得理所當然,北幫也因而成為塞外大漠自恃本領高強、野心大者的踏腳石。

至於以白牙的能耐,為何甘心為田上淵所用?除了報複的原因外,龍鷹暫時想不到另一個理由。

敵人裏,唯有白牙和此五個特級高手,完全不受突如其來的變亂和黑暗影響,就借船頭高翹之勢,憑高飛躍,越過其他人,往龍鷹攻去。

船首大截甲板忽變得空**無人。

一切盡在龍鷹的計算下。

縱然形勢的改變如此突然,白牙仍予龍鷹從容不迫之感,光是此點,已足使龍鷹將他從身邊較次的高手間尋寶般辨別出來。

白牙個子不算高,比龍鷹矮上大半個頭,可是卻具備了高大剽悍者所有懾人的條件,他亦不是特別精壯、肩厚腰粗的一類,然卻擁有在這樣高度下最均勻的身形,眼神銳利如箭,閃爍著令人心寒的異芒,令龍鷹清楚掌握到,眼前的勁敵不但武功屬頂尖兒的級數,且是天生的謀略家,果斷堅韌,擁無限的活力。舉手投足,無可挑剔。

論外貌,除了兩排雪白的牙齒外,實難以恭維。少有見人長得這般邪惡醜陋,一道疤痕,從右耳邊如一條蠕蟲般的斜跨臉頰直抵唇角的位置,令整張麻皮臉變得凹凸不平,兩邊顴骨尖凸出來,在凸起的眉棱骨夾攻下,眼眶深陷下去,眼形因而更窄長,銳利的眼神變得更像兩點閃爍不定的鬼焰。白牙兩片唇皮很薄,下頷翹起來,加上像孤峰獨聳現骨節的鼻梁,任何正常人見到他,肯定敬而遠之。

出奇地他手上沒有兵器,倏忽間越眾而來,飛臨龍鷹上方,兩手運掌下壓。

欺的是龍鷹正對四周撲來的敵人應接不暇,沒法全力應付他在半丈高空來的攻擊。

其他五個高手掠空趕至,矛、刀、斧等各類型兵器,從不同角度,以刁鑽的手法攻來,配合其他人的圍攻,刹那間陷龍鷹於沒有逃路、困獸之鬥的死局裏。

豈知此正為龍鷹精心營造出來的形勢,將船上的戰力,包攬於一身,以讓後發後至的公孫逸長、胡安、度正寒和淩丹,可安然登上甲板。

但敵人反應之快,攻擊的勢子、力道,確在他估計之外。

如若讓白牙一方成功登上江龍號,情況不堪設想。

龍鷹彈射的速度何等迅疾,當他淩空接著完成大任的雷霆擊,公孫逸長等四人方剛從小船彈起投往敵人帥艦。

此時艦和船間的距離不到十五丈,還不住縮短距離,似是敵船將艦首的位置送往腳底,獻上落足點,成他們之美。

當船首的敵人不是滾跌往後,就是回頭攻擊龍鷹,四人安然降落敵艦船頭的甲板上。

龍鷹的一邊,卻遇上事前沒想過會出現的情況,陷入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