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作品大全集(全15部共144冊)

第二章 當頭棒喝

字體:16+-

各式表演、娛樂,應有盡有,在左右兩邊往橫貫廣場延展開去,花樣百出的諸般百戲、幻術、傀儡戲,至乎說書、賣唱,數以百計的分布廣場,隻餘下通往承天門樓的車馬道。

逾萬華衣麗服的士子,悉心打扮的婦女,穿著神氣新衣的孩童,形成一堆一堆的人群,各適其適,圍睹諸般表演,鼓掌喝彩。

花枝招展的少女團,聯群結隊的小孩們,在人堆裏左穿右插,嬉笑玩樂地趁熱鬧,喧嘩震天。

高力士道:“都是文武百官的眷屬們,給安排在這裏趁熱鬧,靠近廣場的多所公署,被征用作供應糕點美食,他們雖未能參加國宴,絕不會餓肚皮,很多人認為場會比國宴有趣多了。”

符太道:“確盛況空前,誰策劃安排的?”

高力士道:“名義上,是由以禮部為首的韋氏子弟主持,事實則為小子和自己人一手包辦。功勞韋溫領,我們當跑腿。對宮內事務和規矩,韋溫身為禮部尚書,竟一竅不通,又不肯虛心問教,隻懂罵人,沒多少人受得了。”

大人守規矩,孩童們卻無法無天,不時橫越車隊前方,令車隊的速度大幅減慢,到此刻尚未越過廣場中線。

承天門樓掛滿彩燈,與廣場的燈飾互相輝映,走進廣場,如入五光十色的奇異天地,嬉鬧、吆喝潮水般漲落著。

高力士難得有機會吐苦水,數落韋溫道:“像皇上提議在國宴前舉行一場馬球賽,以重現當年高祖皇帝偕‘少帥’寇仲和徐子陵勇克波斯勁旅的盛況,韋溫竟然讚好,小子遂不得不說服皇上,將球賽延至第三天舉行,以作三天慶典的壓軸戲。唉!不切實際至此,今天舉辦球賽,根本辦不到。”

符太問道:“你第二次提及‘自己人’,究竟是什麽娘的自己人?”

高力士道:“在洛陽之時,得經爺訓誨,小子早有成立一個‘自己人’團隊之心,好群策群力,人盡其才,於是暗裏留神,特別是以前追隨胖公公或湯公公者,又或格外因才招忌、備受壓製的有能之士,在數千內侍臣裏精挑細選。到小子成為大宮監,立即全麵調動,不著痕跡地將心裏的人選撥歸小子直接管轄,組成小子名之為‘自己人’的團隊,再加栽培考驗。‘路遙知馬力’,經過近半年的篩選,挑出四個副宮監作為左右手,此四人在人品和忠誠上絕無問題。當然,他們忠心的對象,是皇上和小子。經爺明鑒。”

符太心忖,異日若“長遠之計”成功,李隆基登上帝座,水漲船高下,這批追隨高力士的太監團隊,肯定人人得道,令內侍臣在宮內宮外的影響力倍增。

高力士續道:“稍後小子逐一為經爺引見,現時在興慶宮辦事的侍臣,全換上了小子的自己人,好方便臨淄王和經爺。”

說話間,車隊駛進承天門樓的深長門道。

符太點頭道:“你這小子年紀、經驗雖差上胖公公一大截,然老謀深算處,可直追他老人家。”

高力士坦誠地說道:“小子非謙讓,撒種的是湯公公,小子隻是他指定的收成人。沒有湯公公,以小子的人微言輕,絕難得到這麽多人擁戴支持。”

車隊駛出門樓。

一看下更是乖乖不得了。

太極宮聳峙前方,因地勢高低的關係,最高殿宇之銜,雖已被大明宮的含元殿取代,仍無損其壯觀宏偉的首席地位,氣勢磅礴,氣象萬千。

尤添太極宮威勢的,是主入口太極門之前尚有成其二重門的嘉德門,左右又有納義門和歸仁門。

如嘉德門、納義門和歸仁門三門緊閉,將形成封閉的空間,想闖太極宮嗎?須攻下通往太極宮的嘉德門,然尚有更堅固強大的太極門。如從皇城攻來,便須過三關,依次攻克承天、嘉德和太極三重門樓,想想已知其難度之高。

右邊的歸仁門,通往弘文館、門下盛史館、藏庫和東宮的通訓門等次一級的宮城重地。以防禦論,太極宮遠過大明宮。

此時三門之內的廣闊空間,成了車馬場,赴宴的均須在此下車,徒步走往太極宮去。

馬車仍未停定的當兒,一隊二十多人的騎士,穿歸仁門馳來,怒馬鮮衣,領頭者赫然是當今大唐太子李重俊,緊隨其後者亦著皇族人員的服飾,年紀與李重俊相若,其他該為親隨的身份。

符太落足眼力,看可否沙裏淘金的尋出“奪帥”參師禪的影蹤,結果是失望了。

符太看到李重俊之時,李重俊的目光亦落在他的車隊處,不知他憑何猜到載的是“醜神醫”,顯然立即辨認出來,馬不停蹄的朝符太的馬車直馳而至。

高力士湊到符太耳邊道:“跟在他左後側的,是左金吾衛大將軍成王李千裏之子,天水王李禧,後右側是宰相魏元忠之子魏升。成王李千裏目前是皇族裏軍階最高的人,支持李重俊不遺餘力。”

符太問道:“緊跟後方的兩個騎士為誰?”

高力士如數家珍地說道:“一名獨孤禕之,另一人沙吒忠義,乃禁軍裏武技強橫之輩,由李多祚派來做太子的近衛,提供保護。”

符太哂道:“難怪這小子忘掉老子。”

既得皇族全力支持,其中且包括對李顯有影響力的長公主太平和相王李旦,宮內又有李多祚與他互相呼應,加上連魏元忠也似傾向他的一方,一向魯莽虛浮的李重俊,為此意氣風發,必然事也。

不過,李重俊如此示威似的來赴國宴,他不怕招忌,可是像李多祚、魏元忠等老成持重者,怎都該提醒他。然而看目下情況,李重俊似肆無忌憚,令人百思難解。

李重俊有何可恃?

以武三思的卑劣狠辣、韋後的霸道專橫、宗楚客的老奸巨猾,絕不容李重俊坐大。

車停。

李重俊及時趕至,甩鐙下馬,其他人隨之。

在小賢拉開車門前,李重俊先一步趕來,拉開車門。

太子紆尊降貴,為符太幹侍臣做的事,高力士忙避往一旁,讓符太下車。

符太大模廝樣的步下車門,冷哼道:“鄙人好像已經年未見過太子了。”

徑自朝嘉德門舉步。

李重俊追隨在側,變了他的隨從,不但不以為忤,還陪笑道:“重俊不過不敢騷擾你老人家吧!”

其他人不敢追太貼近,墜後三、四步,跟在後麵。

正步往嘉德門的官員賓客,見來的是太子,紛紛讓道,令他們的一組人,非常矚目。

符太搖頭歎道:“你這家夥,又有事求我,對嗎?”

被罵仍甘之如飴,可見李重俊雖然氣焰大了,仍不敢忘本,又或真的有求於醜神醫。

李重俊陪笑道:“三天慶典期滿後,重俊必到興慶宮,向太醫大人請罪。”

符太也想警告他兩句,盡盡人事,罵道:“這兩天你很忙?”

李重俊道:“皆因須準備後天的馬球賽,今趟可不是重俊惹來的,而是安樂公主主動挑戰。哼!最重要是武延秀那賊子肯下場。”

符太道:“你是本性難移,為求一時之快,罔顧小不忍,亂大謀的道理。想也勿想,知道嗎?”

李重俊沉吟不語。

符太光火道:“你聽到了嗎?”

李重俊一震醒來般,不迭點頭,道:“明白了!太醫教訓得好。”

不知如何,李重俊的聽教聽話,反令符太心裏生出寒意。

眾人走進太極門樓去。

龍鷹掩卷嗟歎。

現在當然清楚,能令李重俊小忍的“大謀”是什麽。

不過,不論李重俊以前有何想法,亦要因河曲大捷而讓道,此時的西京,上下一心,軍民對朝廷和唐室的支持度,大幅攀升,萬事俱宜,唯獨造反叛變,口號叫得多麽響亮仍不起作用。

朝這方向去看,加上事後聰明,廷變的時機,並未成熟。

李重俊魯莽粗疏,急於求成,可是,李多祚和魏元忠卻絕非這樣的人,而沒有他們的支持,特別是手握西京三分之一兵權,在軍方裏德高望重的李多祚,李重俊壓根兒沒掀起波瀾的能力,故而其中定有龍鷹尚未曉得的變化。

符太與李重俊並肩而行,走出嘉德門。

此時高小子不見影蹤,不知溜到哪裏去了。

兩座高達八丈的鞭炮、煙花塔,若如左右門神,豎立在太極門外。

符太鼻子一動,道:“很香!”

李重俊答道:“自今天酉時開始,於宮城中央、兩儀殿前的廣場燃燒檀香,將燒足三天三夜,如風勢對的話,宮外亦可嗅得到。”

符太道:“豈非須大量檀香?”

李重俊答道:“據聞是二百車之數。”

符太為之咋舌,竟以車計。

把守太極宮的衛士換上飛騎禦衛,宇文破那小子今晚有得忙了。

李重俊壓低聲音道:“我心裏很恨!”

他顯然視醜神醫為可以、甚或唯一可透露心事的人,驟然相遇,又值舉城祝捷的時刻,一時感觸,吐露心聲。

斯人獨憔悴。

宮廷愈是興高采烈,李顯和惡妻愈是歡騰,李重俊愈有被拒之於外的深刻情緒,似大唐朝的榮辱,概與他這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沒絲毫關係。

可以想象,韋後會將戰勝的情況,與長寧、安樂等分享,而李顯則礙於韋後,對李重俊父不父,全無骨肉親情,視他如無物。若非國宴不可以沒有太子,李重俊能否參加國宴,殆屬疑問。如此般地當太子,與李顯的關係,竟及不上旁人,李重俊心存怨恨,乃必然也。

符太所不曉得的,還不知有多少。韋後、安樂的明抑暗壓,在各方麵的欺侮、打擊、排擠,若要李重俊學符太般書之於錄,怕可寫滿十多厚冊。

想是這麽想,符太卻沒法生出感同身受的共鳴,約束聲音來個當頭棒喝,道:“有何好恨?起碼你出生時,有人噓寒問暖,照顧周到,三餐無缺。你知否現時處身的,乃天下間最凶險的宮廷,最困厄的位置。千萬勿存僥幸的妄念。告訴你!隻要你死不去,你便贏了,否則就什麽都要賠出去。每個人均有其處境,如何在這個處境做至最好,各師各法,乃技之所在。怨老天爺不公平,是弱者的行為。”

李重俊給他罵得一陣抖顫,如夢初醒般地點頭,似想到以前沒想過的事,沉吟不語。

兩人走出太極門樓。

寬敞至可容數千人的殿前廣場,前方是氣象萬千、巍然矗立的主殿,左右殿牆中開左延明門和右延明門,與太極門樓成“品”字形。

左右靠牆的位置,各排列著十二個高及人身的火炬台,二十四把火焰熊熊烈燒,吞吐不定,照得太極廣場明如白晝。

若火炬還不夠光亮,主殿的長台階下,搭起兩座高達四丈的彩燈塔,為明亮的廣場增添色光。

持戟衛士排在登殿的長石階兩邊,令燈火通明的太極殿氣勢更磅礴肅森。

廣場雖大,此刻卻人頭攢動,除尚未駕到的李顯夫婦外,公侯貴族、王公大臣、文官武將,濟濟一堂,人人神情興奮,各自成小群大群,談得興致飛揚,令人感受到勝利帶來的喜悅,卻似沒人有興趣到太極殿內去。

由於參加國宴者,幾盡為男性,有資格的仕女,屈指可數,因而雖雜在男子堆裏,分外矚目。

符太一眼掃過去,立即將太平、諸位公主、閔玄清等辨認出來,同時暗暗心驚,因她們的目光無一不被吸引過來,看的非貴為太子的李重俊,而是落在他的“醜神醫”身上。

心裏喚娘時,有人向他們招手。

李重俊的隨人,除天水王李禧和魏元忠之子魏升外,全留在太極門樓之外。李重俊的從人,沒踏入太極宮範圍的許可。宮內禁戒之嚴,可見一斑。

符太目光投去。

招手者相王李旦,李隆基立在他旁,含笑瞧著。

李旦所在的一群人,達二十人之眾,包括長公主太平,其他人有幾個麵熟,大部分不認識。物以類聚,這群人理該為皇族的核心支持者,與皇後、公主及其外戚打對台。出奇地,見不到表麵屬太平陣營的河間王楊清仁。

符太輕拍李重俊肩頭,著他自行過去。

李重俊剛給他重重教訓,豈敢有違,更不敢勉強他,領著李禧、魏升兩人走過去。後兩者經過符太身旁,方找到向他打招呼問好的機會。

剩下符太孤身一人,才發覺過去雖然大受歡迎,卻沒一個可談得來、打發呆等時間的聊友。去和安樂聊天,等於自投羅網,對武三思、宗楚客等,他不屑一顧。

嬌甜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溫柔地說道:“太醫大人立在門道中央,不怕阻擋通路?”

符太回頭一望,上官婉兒窈窕修長的倩影映入眼簾,難怪剛才沒在人叢裏發現她,原來比他還遲。

在符太認識的女性裏,沒另一個美人兒長得比她高,閔玄清亦比她矮寸許,非常易認。

上官婉兒往左走,沿殿牆而行。

符太識相地跟在她身側,遠離人群。

上官婉兒向他嫣然一笑,道:“大人滿意嗎?”

符太愕然。

有何滿意或不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