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三百一十四章 牢固的堡壘

字體:16+-

打發走一個崔櫟,還會有第二個崔櫟到來的,甚至到時候什麽張王李趙的都會來。所以,殷元也覺得,要麽趕緊做事,要麽多多清閑,這地方可並不清閑啊!

太原龍興之地不僅僅有王閥,更可怕的是李閥。所謂李閥自然是李世民他們一家,自從李家做了江山,他們就已經沒有理由不橫起來了。太原畢竟是老家,李閥的人,誰都想在老家幹點什麽,不管是占地還是搞錢,總之是不能閑著就是了。

結果李恪接連幾天就和他們老李家的親戚混在一起了,連殷元都難見到他,弄得覺得李恪好像神神秘秘的。

一副苦不堪言的樣子,李恪一看到殷元就道:“算我拜托你了,我們趕緊走吧,這太原真不是個好待的地方。不管是什麽地方,總比在這裏待著的好很多。”

殷元好奇道:“你反而怪罪起我來了,最近你是什麽事都不聞不問,全靠我一個人指揮。是不是你這回到老家,就樂得清閑了。”

李恪氣急敗壞道:“誰樂得清閑了,我巴不得能趕緊去做正事,困在這裏每天被一群不知所謂的人問東問西,還都是一家人似的。搞得我覺得咱們就是來害人家的,再這麽下去什麽宏圖偉業都不用想了。”

殷元道:“你不還沒有被他們同化麽,再說了,你麵對的不管是誰你都不用看他們臉色,都是他們看你的臉色行事。”

李恪道:“你厲害你去吧,你去試試那幫人有多不講理。三句話不離李氏,五句話不離祖宗。你家的宗族之人要是這麽跟你說,我看你到時候如何能夠瀟灑。”

殷元笑道:“別生氣,我說錯話了。你看你,怎麽還著急了呢!”

李恪眉頭一皺,突然覺得詫異起來,平日裏隻有自己的錯,從來沒有他殷元的錯。即使是他犯了錯,也總是能夠找到諸般借口。可是今日真是邪門了,這殷元居然主動跟自己認錯了,這廝怕不是有什麽事情想著求自己吧!

殷元有事求自己,這是多好的機會啊!遙想當年,他堂堂蜀王和殷元相遇,以為殷元也不過一個區區少年罷了,不及自己風流,隻有跟在自己身後當跟班的份。畢竟,做一個王爺的跟班,那也是很光宗耀祖的事情了。可事實上,殷元一直沒給他這個機會,而且到頭來他還總是被殷元時不時的教育教育。

所謂風水輪流轉大概就是這樣了,如今李恪要擺架子了,不能讓殷元太隨便就把事情辦了。畢竟這樣的機會要是錯過的話,下一次還不知道在什麽時候呢!

李恪抬了抬嘴唇又合上,指著桌上的水杯道:“渴了。”

殷元馬上奉茶,等李恪喝了一口馬上道:“曆來天下事打不過一個理字,你我眼下所做的事情,最重要的還是要名正言順。如果你我繼續這樣師出無名,恐怕到時候亂子要先來了。”

李恪眼皮一抬道:“簡單,頒布聖旨就是了。”不過他又覺得疑惑起來,這麽簡單的事情,殷元難道會不知道嗎?

果然,殷元笑道:“可是事情卻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啊,京城裏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走漏的消息,反正現在人家已經互相通過無數次的氣了。如今,他們恐怕是鐵板一塊,無從下手了。就算是頒布法令,收效也是甚微啊!”

李恪道:“是啊,如果所有的世家富商都是鐵板一塊的話,那我們即使頒布法令,隻怕也沒什麽辦法。因為我越來越覺得,這些人的力量如果合起來,足以撼動整個大唐的江山。”

殷元道:“金戈鐵馬打下來的江山並不那麽容易拱手讓人,隻是他們並不是一群會騎在馬上叫囂的人,確實一群能夠在筆墨中指點江山,口誅筆伐的人。每一個帝王都會仰仗他們,甚至小到一個官員赴任之後一定要和當地的豪紳搞好關係。這種事情一朝一夕無法改變,而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我們還算的上是得民心,世上並沒有所有人都站到對麵去。”

李恪道:“那依你所見,這件事我們又當如何處理呢?”

殷元道:“這世上的任何一座堡壘都不容易從外麵打破,但是從裏麵打破卻要容易很多。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拉攏一些人,排擠一些人。你我都厭惡他們利欲熏心的嘴臉,這個時候卻希望他們能夠因為利益而盲目。”

李恪冷笑道:“真是諷刺,沒想到天底下還有這樣讓自己覺得自己無恥的事情。”

殷元道:“在這件事情上,我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因為從一開始我就不喜歡和別人合作,尤其是這些人。可是你不一樣,你是蜀王,天子的兒子。所以,你能夠代表朝廷的誠意,而在他們眼裏,我這個始作俑者充滿了惡意。”

李恪點了點頭道:“看來你的意思是讓我去拉攏人,可是你應該知道這種事情我未必做的來,因為我本來也是個很不喜歡他們的人。和他們這樣道貌岸然的人來往,日後我可能會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殷元雙手背在身後道:“不是我想讓你放棄個人的得失,實在是這件事情非你不可。當然了,如果你不答應,我會有別的辦法,不過那可能是一種殘酷的辦法,因為我會直接切斷他們的商路,隻有在我的允許之下才能夠做生意,這樣一來到時候怨聲載道,恐怕你也會有很大的風險。”

李恪看著殷元,皺眉道:“你也別擠兌我,我又沒說我不去。我這個人沒什麽本事,就是老是被你當槍使,漸漸的還不爭氣的習慣了。如果說你是這世上最狡猾的狐狸,我一定會是那個最缺心眼的人。”

殷元看著李恪道:“如今,你我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不管在長安的時候如何設想,到了這裏都有可能推倒重來。世上的事情瞬息萬變,哪有人能夠將所有的事情都猜的準呢?”

李恪端著茶杯道:“我發現離開長安以後,你這個人多了很多臭毛病。你總是對我假裝客氣,表現得令人捧腹。我原以為你是瘋了,現在看來,你是想給我立威呀!”

殷元道:“不僅僅是立威,還要讓別人知道你我並不是像傳說中那樣兄弟一心。敢高攀皇子的人不多,所以相信你我隻是互相利用的人多不勝數。正因為互相利用,所以他們才會認為利益是我們之間最牢不可破的原因。”

李恪恍然大悟道:“所以,他們就敢挑撥離間,也敢以利益來**。他們本來滴水不漏,可是一旦做了這件事情,那這水也就漏了,鐵板也就不再是無法敲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