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三百三十章 糟糕的局勢

字體:16+-

張弼接下來還考慮的,應該最大的就是自己的生死榮辱了。要說是李世民一怒之下殺了他都不是沒有可能,就算是不死,這罪過也不小了。

殷元他們進了代州都督府,然後軍隊休整,他們也去各自休息。都督府所有官員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但是唯獨殷元和李恪極端的平靜。按理說,這樣的事情早就應該奏報朝廷了,可是他們倆沒有這麽做。

李恪算是不錯了,差點丟了性命,還要為張弼著想。這個時候,自己就不奏報了,不管張弼如何處理,自己都晚一些奏報,措辭委婉一些,能推則推,別把事情往倒黴的張弼身上算就是了。

殷元和李恪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他也沒有奏報,等著給張弼收拾爛攤子。

但是張弼卻不知道他們倆的一片好心,於是急得團團轉。先是求見李恪被拒絕,後來想到去拜見殷元,結果殷元那裏睡覺打呼嚕的聲音倒是不小,就是沒有人回應他。

殷元和李恪睡到了天黑,終於睡得舒服了,這時候才想起洗澡。大概男人都有這種累極了先睡一覺再說想法,洗不幹淨不幹擾睡覺的。

洗幹淨之後兩個人被邀請去赴宴,兩個人慢悠悠的去了。

走到門口的時候,李恪突然停下來道:“懷素,你剛才說雁門關曆代英雄輩出,不可不去看看,那我們什麽時候去。”

裏麵的人等了很久,都已經快等不及了,誰知道他們倆都到了門口,居然攀談起來了。

殷元道:“都已經到了這裏了,什麽時候都可以去,去看了隻怕未免令人失望,畢竟那地方可沒有湖光山色,更沒有什麽顏如玉。”

李恪道:“隻怕是個雄奇險要的地方,兵家之地也,不可錯過。”

殷元無奈道:“行了,明天你我就去看看,裏麵諸位都等著急了,就不要站在外麵說話了。”

二人走進去之後發現,都督府果然是武官居多。一群人站起來行禮,甲胄之聲不絕於耳。

李恪道:“眾位請起,孤來到代州,遭逢賊人襲擊,勞動大家不辭辛勞,實在是於心不忍。今日都督府設宴,孤一定要好好的敬大家幾杯酒才是。”

入座之後才發現,張弼已經自動的請客一個人來試食,可見他對這件事也是非常的重視的。

李恪笑道:“大都督有心了,孤有上蒼庇佑,又有諸位保護,沒有什麽可小心翼翼的。”

話雖然這麽說,但是小心一點總是沒有錯的。為了這件事,代州上上下下已經有無數人從昨天消息傳到之後睡不著覺了。如今,還能夠安睡的,隻有殷元和李恪,還有他們帶來代州的人了。

一個來頒布法令,扶持通商的朝廷使團,來到代州第一件事就是一舉殲滅了一股突厥賊兵,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來打仗的呢!

張弼道:“蜀王、鄖國公。在下的治下出了這樣的事情,萬死難辭其咎。在下已經奏報朝廷,不管是殺是剮,那都是在下的命。隻是在下著實疑惑,到底為何會有人在代州境內總有如此之多的兵器甲胄,縱然突厥人賊心不死,他們聚眾容易,可是兵器甲胄,到底從何而來?”

殷元看了看張弼道:“張大都督想要的答案,正好是我想要的答案。”

張弼覺得自己問了一句廢話,本來是自己無能導致的事情,如今反過去問人家,這不是打自己的臉麽!

殷元看了看張弼的神色道:“張大都督一定對代州境內所有武庫看管極其嚴格,如果有人要是敢有異動,恐怕早就被您察覺了。所以,這兵器的來曆絕不是代州兵馬的武庫,此事還請放心。”

張弼點了點頭,明白殷元為自己寬心之後,心裏也尤為感激。

李恪道:“好了,大都督,今日我們隻管飲酒,不說其他。”

李恪果然向代州官員一一敬酒,算是給足了對方麵子,也是效仿一下殷元,用這種放低身段的姿態去收買人心。

殷元看著他有樣學樣的樣子,正覺得好笑時,張弼低聲道:“鄖國公,吾友人大亮,近來如何?”

殷元想起張弼和李大亮的關係,於是笑道:“很好,以工代賑事以初見成效,陛下恩寵日隆,說不定有一天就當了工部尚書了。”

張弼點了點頭道:“大亮兄弟是個念舊情的人,隻是從小磨難,長大了卻不圖錢財,雖然世人風評極好,但總覺得清苦了一些。”

殷元看著張弼道:“這個時候了,都督真的有心思管這個,不想想自己的前途麽?”

張弼笑道:“在下一生所曆事情頗多,榮辱生死也都是天意,沒什麽好管的了。隻是在下也不能蒙不白之冤,這樁事情,必須了解。”

殷元點了點頭道:“都督的為人在下了解過,也甚為佩服。但是生死榮辱皆大事,未必要全然不顧。至於您剛才所說兵器甲胄來曆一事,未必就是在代州找到的。我有一種預感,所有事情可能會到頭來歸到同一件事情上去。而現在,我的直覺告訴我,自從朝廷有意加大通商之後,這裏或多或少會對有一些響應,所以互市中的管理便可能鬆懈,要運來兵器雖然為難,但也絕非不可能。”

如果事情真的出現在通商上,可能到時候因為這一件事,朝堂上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壓過支持者的聲音,那到時候,殷元和李恪固然功虧一簣,往後大唐北地邊貿,也就難以發展起來了。

不是因為非要把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去想,而是有時候禍真的不單行。所以,情況的糟糕,可能會超過前期的預計。

張弼沉思了一會道:“多謝鄖國公指點,在下明日就派人去查。”

殷元笑道:“我們一起查也無妨的,除了這檔子事,恐怕我們在這裏,也沒辦法立刻實施我們的計劃。”

張弼道:“但有所命,在下一定鼎力相助。”

殷元點了點頭,沉默不語。

宴會的氣氛在李恪的帶動下並不沉悶,這些人受了李恪的禮遇,心裏對李恪感激得很,以後辦事也就不怕有人不盡心盡力了。

殷元帶來的戰馬兵器,連同俘虜一起交給了代州都督府處理。張弼收到之後,還道了聲謝。

殷元不明白為什麽會有人突然實施刺殺,而且刺殺的目標明顯不僅僅是立刻一個人,還有他殷元。如果僅僅是李恪,那就應該放過自己,而不是窮追不舍。

一個想同時殺掉自己和李恪的人,不管怎麽說都是個胃口很大的人。而且,一定也不是個讓人一眼看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