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三百四十二章 少年率性

字體:16+-

李恪被人中傷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對於這種事情他已經有豐富的經驗了。所以,不用殷元說,他也知道暗箭密布的日子一定不好過,現在至少,大家相安無事,還能夠談抱負。

李恪饒有興趣道:“別人都覺得,像你這樣的人一定會躲著所有的皇家子弟,更不會和我這樣的人成為朋友。而且,剛開始的時候你一直在躲我,可是為什麽最後我們還是成了朋友,而且你還願意與我榮辱與共?”

殷元笑道:“因為我相信事在人為,更不覺得人是不會改變的。”

李恪看著殷元良久之後道:“既然話說到這,我再跟你說一件事,就是高鑒想投靠我的事情。”

殷元一愣道:“那你答應了?”

李恪笑道:“那你實在是太小看我了,大唐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我是跟你學的。你猜一猜,我是怎麽做的?”

殷元冷笑道:“高鑒這種人和掮客沒什麽區別,納之危險,棄之卻實在可惜。這種人最大的價值就是,留著他看看能出什麽幺蛾子,而且說不定哪天能在跟別人比陰謀的時候用上。”

李恪大笑道:“知我者,懷素也。不過,你可不要低估我們,我們從來不是不會玩陰謀的人。留著他的好處就是,這種人天生對陰謀敏銳。不能不用,也不能用。所以,自然是不回絕,卻也不接納了。”

殷元覺得李恪現在已經完全可以放手和朝中的李泰、李承乾鬥一鬥了。這廝,也好陰險啊!殷元自問,自己也沒教過他什麽陰謀詭計,難道是他天資聰慧,自己領悟的?

殷元挨打之後,張弼第二天就來看望殷元了。進了屋子聞到一股藥味,然後道:“聞著這個藥味,就知道用的藥還不錯,我就放心了。”

殷元趴在那裏道:“在下有點不方便,失禮了。”

張弼笑道:“不敢,但是聽聞了鄖國公治軍,在下好生佩服。我代州,就是缺這種言明軍紀。一個軍隊,聽到命令之後連自己的將軍都打,就算前麵是刀山火海,也一樣不會皺眉頭的。鄖國公八百人將兩千人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大概就是因為如此。”

殷元無奈道:“唉,您就不要幸災樂禍了。認識了個不省事的兄弟,這打挨得也是活該。”

張弼點了點頭,神叨叨的道:“依我看,程小將軍天真赤子,有其父之風,堪為大將。”

殷元拍了一下身邊的枕頭道:“是啊,可是這人臭毛病也是不少。也許再年長一些就會好,可是他既然想現在就建功立業,我怎麽你不教訓他。”

張弼笑著搖頭道:“不不不,他很正常,少年心性罷了。真正讓老夫奇怪的人,卻是你鄖國公。我問你,你的少年心氣何在,可還有率性在身上?”

殷元一愣,隨即笑道:“我明白了,您這是點醒了小子了。”

張弼麵色變得嚴肅起來道:“我可什麽都沒說。”

殷元點了點頭,對張弼的提示深以為然。殷元的表現太過出色,幾乎沒有任何的毛病。即使是麵對世家、財閥,最近他都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情。他用計謀,沒有一絲一毫的衝動,令人震驚。這要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臣也就算了,可如果是殷元這樣的一個少年郎,那就著實有點可怕了。

張弼道:“鄖國公擅長統兵啊,雖然操典已經在大唐所有軍隊推行,可是今日一見,隻怕操典還不及你親自治軍之十一。所以,既然你都來了,可得給我代州守軍留下些什麽。這是為國為民的大事,你不會推辭吧!”

殷元笑道:“隻要你不嫌棄,等我屁股好了的時候,我跟你去軍營裏走走,能幫的忙,我絕不推辭。”

張弼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道:“那我就靜候佳音了。”

殷元倒是沒怎麽耽誤公事,就是生活上難受了好一陣子。等到能夠坐下的時候,突然覺得,這應該是人世間最舒服的姿勢了。

隨著互市的順利進行,長安也運來了一些糖來,殷元一樣要賣出很高的天價來。雖然是暴利,但是殷元下了死命令,絕不能讓純淨的白糖規模擴的太大。因為實在是太貴了,太奢侈了,所以產量十分有限。

已經派人去搞甘蔗了,但是今年是不可能了,殷元的糖如果想在擴大規模,也隻能等明年了。

殷元算是吃到了技術的紅利,而且他還注重技術進步,以後還會繼續吃下去的。至少,他已經開始培養這一類的人才了,最令他滿意的就是蔣文清了。這是個好學,有悟性,敢於實踐的家夥,盡管經常因為實驗而不被人歡迎。

殷元離開長安的時候給蔣文清就下了一個課題,那就是攻克肥皂的技術難關。

關於殷元所說的“堿”,他現在能明白那是一種什麽東西。殷元從貞觀八年的時候用草木灰泡水,澄清之後蒸饅頭,做包子,至今仍然在食舍中使用。所以作為殷元的弟子,他對這東西並不陌生。

殷元的要求還挺高,不僅讓他做出肥皂來,還花樣很多,什麽美容養顏,什麽護膚清香什麽的都給他要求了。

雖然蔣文清如今是什麽知識都學過,博學得很,但是很肯定的是孫思邈在的時候他的確沒有對醫學產生興趣,所以最近他找來了很多醫書之類的,正在惡補,當然了,實驗也沒有停下來。

剛開始的時候,殷府的很都很高興,因為他實驗的成品很多,直接拿去用,方便的很。但是時間長了,芳桃有點受不了了。因為這家夥,已經堆了大約一噸的試驗品。

這也就是在殷家,換了別的地方去非賠死不可。蔣文清這裏的錢是殷元特批的,誰都不敢停。但是,芳桃敢,而且太敢了,就算是殷元在家她也能連殷元一起收拾了。

芳桃很想挖開蔣文清的腦袋,問問他到底是怎麽想的,為什麽每次實驗之前那麽自信,要用那麽多的材料。可是蔣文清那個性格,芳桃實在不忍心責備,最後效仿上次的事情,讓蔣文清和王庸兩個人把東西賣了,她就不計較了。

這件事王庸覺得自己很無辜,因為他對肥皂不感興趣,所以最近一直在讀書、學習算術,頂多就是平時打了一些下手罷了。

王庸差一點,但是蔣文清覺得自己好歹也是混過長安街的人,所以並不覺得為難。而且,他們家以前可是賣過豆腐的,老太太至今扔在,可以請教一下。

於是,兩個人提前做好了部署,然後就去賣肥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