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五百一十八章 吐蕃的進擊

字體:16+-

以房玄齡和高士廉二位的成就,竇德素當然算不了什麽。可畢竟竇家是皇親國戚,人家在殷元麵前說自己是長輩,那也是沒有任何毛病的。

殷元笑道:“當然了,他怎麽說我們就怎麽辦。”

說完,看了看閆立行道:“在下跟你們老閆家真是太有緣分了,先是和你大兄共事,後來和你二兄又成了好朋友,沒想到現在,你我居然也共事了。”

閆立行笑嗬嗬道:“當然了,隻是您一直在代州,咱們之間今日才真正的共事。這少府監以後有你,可就要大放異彩了。”

殷元道:“大放異彩算不上,但是跟你共事,我想一定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你們閆家的人我是了解的,總的來說,就是一個癡字,癡於所學,誌存高遠啊!”

閆立行道:“這可不敢當啊,不過,您與人交往總是好禮尚往來,這兩位兄長以前受了的禮物,我這個做小弟的卻也沒有少跟著沾光啊!”

殷元笑道:“不打緊,以後就是他們沾你的光了。”說完,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道:“唉,這日頭都快到中間了,怎麽不見我們的少府監呢?”

閆立行道:“這個你剛來還不清楚,這少府監總是有太多皇家的事情,我們這位少府監總是親力親為啊!至於少府監其他的事情,如今有了你,自然輕鬆不少。有些事情,他那裏隻需要過手而已。”

殷元明白了,這是去伺候著李世民了,可是本職工作上的事情並不怎麽關心啊!殷元覺得這種人天底下還真是太多了,可真正幹實事的人,卻少了。

閆立行帶著殷元去吃公食,除了湯餅還有肉菜,倒也豐富,隻是味道一般。

下午的時候,由閆立行向殷元將少府監所有的事情都解釋了一遍,殷元也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了詳細的了解。

回到家裏,殷秦州很高興,畢竟殷元再次出山,說明李世民還是器重他。他還年輕,現在就已經官居四品,而且是少府少令,可以說是委以重任了。

曆來在朝堂上,搞工程的要不就是肥缺,要不就是終其一生都默默無聞。閆家三兄弟,都是人才,但是他們都屬於技術型人才,明顯學不了很多人那樣的大言不慚,也不會好大喜功,所以就顯得好像什麽重要的事情都沒有做過。

第二天,殷元還在少府監的時候,李治偷偷的跑來了,懷揣著一堆吃的,跑進來道:“先生,我來找你了。”

殷元和閆立行正在商量事,看了他一眼道:“晉王,你怎麽總是自己跑出宮來?”

李治吐了吐舌頭道:“您沒時間進宮了,還不許我來找你麽!我看,您進了這少府監的大門,忙起來就會廢寢忘食,所以我給你送吃的來了。”

閆立行笑嗬嗬的拜見李治,然後笑道:“晉王尊師重道,實在令下臣佩服啊!”

李治看了看閆立行道:“我知道你,你是畫畫的閻立本的弟弟,你以後和先生共事,就是我李治的朋友了。來,跟先生一起吃點。”

這個江湖路子著實讓閆立行沒有想到,繼而笑道:“宮裏的膳食,那可是在下的福分啊!”

李治拿來的是一堆宮裏的點心,味道很好,令二人吃得連午飯都省了。

殷元在很多事情上都能夠和閆立行達成共識,尤其是在用人方麵,主張任人以才能判斷,和科舉選仕不同,他們要用專門的人才去做專門的事情。

李治始終在二人身邊,聽到了很多二人的想法,也有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就這樣,殷元和閆立行經過半個月的時間,將整個的少府監的人大部分調動了一遍。而竇德素在這件事上,也聽了他們的話。因為殷元複職之前,李世民曾經特別關照過。改革之後有裁撤了很多不稱職的人,交由吏部決策,而吏部那邊,在李世民的命令之下,很快給少府監選來了一批人。

新人來了之後,並沒有到達關鍵的崗位上,不管是出身多好,學識多淵博,不懂少府監的事,就必須要學,學好了在幹。

很快,少府監聚集了很多技藝高超的匠人,還有很多能吏。這,算是打好了一個基礎。

緊接著,少府監終於做了又一件驚世駭俗的事情,那就是向天下間百工開始傳授最精湛的技術。而且,殷元還從自己家裏找來了很多跟自己做過事的匠人,進入少府監,和他們共同完成這件事。

耗時三個月,大唐第一部屬於工科的書卷問世,立刻向全國推廣,一時間,朝中對這種事議論紛紛起來。

殷元從來不認為,技術是一件要敝帚自珍的東西,如果沒有廣泛的提升,那麽何來全天下的提升。從此之後,他還準備出第二部、第三部,直到更多。

可是就在殷元準備聯合工部和將作監的時候,另外一件事來了,那就是吐蕃向吐穀渾出兵了。這一次,驚訝的是尉遲敬德,因為元日大宴的時候,殷元就是這麽說的。

於是,尉遲敬德上書李世民陳述這件事,李世民因為這件事,特地請殷元進宮去了。

隻有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兩個人,但是殷元還是很不自在,因為他們在質問自己,質問自己為什麽在元日宴會的時候這麽說。

殷元隻能發揮胡編亂造的特長,說是自己通過種種跡象,還有對鬆讚幹布的了解才做出了這個推斷。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聽得一愣一愣的,但是也沒有提出什麽異議。

出兵是一定的了,大唐的李世民也是個雄主,從來不受氣,有人欺負上門,那就打回去就是了。但是,吐蕃還沒有對大唐出手,大唐好像還沒有出兵的借口。

殷元向李世民道:“陛下說得不無道理,大唐不興無名之師。但是,吐穀渾早已歸順我大唐,為我大唐藩國,如今國亡在即,我們還有什麽理由繼續等待。再說了,吐穀渾的重要性,陛下心裏應該也清楚,自西漢以來,絲綢之路為中原和西域的交流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這絲綢之路,卻好像並不那麽容易走啊!”

李世民道:“這個理由就算是能夠說服朕,也說服不了其他人啊!”

殷元道:“說服他們幹什麽,直接出兵就好了。至於有些人愛說,那就讓他說,交給趙國公,都給他按回家去。”

長孫無忌抬起頭來道:“懷素,我沒招惹你吧,這種事你怎麽能讓我去。”

殷元笑道:“開個玩笑,活躍一下氣氛。其實這件事並不難,隻需要排上幾十個愛說話的文官,全部去吐穀渾,說服吐蕃大軍退兵,就行了。”

李世民氣的一拍桌子道:“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