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當國公

第八百零五章 又一個奇怪的村落

字體:16+-

於是,李治買了很多別人倉庫裏的舊糧食,然後準備送給別人,讓他們度過這個青黃不接的時間。

殷元默默地支持了一下李治,派人去弄來了很多鹹菜,當然不會是質量很好了,但是送給窮人度日還算是不錯了。

李治到的時候,殷元的鹹菜也送到了,李治讓人打開之後看了看之後,突然鼻子有點酸,這和他見過的鹹菜太不一樣了,這也能吃,真是餓了什麽都能吃嘛!

這對於一群餓肚子的人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但是李治還是沒弄明白,殷元為什麽從自己家調來了一幫粗魯的軍戶,而且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根棍子跟了來。

粥廠從李治來開始,一直到了中午都相安無事,但是午後就有點不一樣了,很快就有很多人去而複返,而且還有一些人嫌棄粥太薄,鹹菜不好吃。

李治不明白,以為這是自己做的不夠好,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因為來了大約有近百人,一來就說他們那裏遭了災,很多人來不了,所以要把糧食帶走。

這已經屬於把李治當傻子了,一個個身體健壯,居然還說自己家裏遭了災,遭了災的人,和流氓還是區別很大的。他們要糧食,但是並沒有太大的感恩,簡直是搶劫來的嘛!

於是,殷元家裏的人衝了出去,把一群人打了一頓,然後就有人指認,這裏有很多冒充的,那些在這裏來白吃白喝的,也一個個的被揪了出來。

李治不願意相信,但是這確實是真的,人不都是能夠投桃報李的,裏麵有些人,接受你的好意的時候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且再怎麽不起眼的便宜,總是有人願意占的。所以,做善人總是會被欺負,不會被欺負的人,總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很多以前殷元說過,但是李治不相信或者是不重視的道理在這裏得到了印證,可以說,這天底下的惡,有時候並不是張牙舞爪的魔鬼相。有時候,看起來憨厚的人,也不能相信。

李治不知道,這一切早就已經入了李世民的眼睛。於是,李世民就默默的走了,畢竟看起來李治這裏的事情安排的很好,就算是李治再怎麽不懂事,殷元也能給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於是,李世民再次去看殷元的工坊了。一路上,看到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房舍,很好奇的停下來,跑到村子裏去問,才知道這裏是被殷元的工坊占據的村落搬遷過來形成的。這裏的人種的給都在周圍,住卻住在一起,而且裏麵已經有了小規模的市集。

因為殷元吸納了很多的流民,所以流民安置之後,這裏的村莊就很大了,而且還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地,生活都靠著殷元的工坊。

村莊裏的人口實在是有點多,而且也很熱鬧,村子的中間有一天很寬闊的路,路得兩邊,偶爾就有一些人家擺出一個攤來,叫賣東西。

李世民看了看那潔白的草帽,拿起來道:“老人家,為什麽你家的草帽,看起來如此潔白,是用什麽做的?”

老頭道:“客人你應該是第一次來,還不知道我們這裏的東西吧!其實,我們這裏有很多別的地方沒有的東西,在長安附近,除了鄖國公的莊子上之外,隻有我們這裏有,長安也有很多大客商來這裏進貨的。我看,您也是個大客商,在我們這裏,一定會讓您滿意的。”

這一波廣告打的李世民顯然是沒接住,於是道:“可是您還沒有說,這到底是怎麽做的吧!”

老頭笑道:“這當然是用麥稈做的了麥稈發黃,但是總硫磺熏蒸之後,自然會變得潔白無比,所以自然是很受歡迎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帶上之後卻發現上麵有一條帶子,可以摘掉腦子,掛在脖子上。

李世民笑道:“老人家,你是哪裏人,口音可不是本地人吧!”

老頭道:“我們一家都是逃難來的,貞觀九年的時候還有點力氣,在鄖國公的酒坊裏麵幹活,後來他老人家生意做大了,就來了這裏,但是漸漸的就沒有什麽力氣了,打雜也是可以留下的,但是我卻生了兩個孫子,所以還不如回家來,在家裏也能掙錢,還能帶孩子。”

李世民道:“有人給你生孫子,自然你是有兒媳婦的,怎麽還要你老哥來看孩子,我看你老哥身體,可是還跟康健啊!”

老頭笑道:“這就是一點私心了,我可是很願意和孫子一起玩的,再說了,我家兒子在工坊裏是造紙的三級大匠人,掙的錢也是夠了,老了就不想富貴了。”

李世民疑惑道:“工匠,還分級?”

老頭道:“當然了,每一級的工錢自然是不一樣的,要是剛進去連匠人算不上,那就隻能掙最少的錢了。”

李世民道:“哦,這個也是合乎情理。那,你們這個村子,還有些什麽東西可以賣?”

老頭道:“那您可算是來著了,這裏什麽都有,這裏幾乎家家戶戶的婦人和老人都能做點活。今年新有了幾戶人家會織毛衣,但是很多人都不會,我家的兒媳婦,現在就去學了。前麵還有賣飯的人家,平時要是自己家裏不想舉火,可以去那裏吃飯。這裏養雞鴨和豬的人家也多,前麵的魚塘,就是很多人家合夥的生意。這裏賣的東西,都是一些農家自己做的小東西,但是也都是精品,大家都很喜歡的。”

李世民覺得這老頭子說得並不是很清楚,估計這村裏也沒太多的東西,於是買了幾個草帽繼續往裏麵走。

走到了裏麵,他果然看到了魚塘,而且還有很多人家會在門口插一個牌子,告訴來人自己家有什麽東西可以賣。

李世民走了一圈發現,這裏確實都是一些小東西,農家自己製造的東西,市場可能也有限,但是要是做的好,當然就和別處不一樣了。而且,這裏還有打農具的鐵匠鋪,很多各式各樣的東西,明顯比別的地方做得好,自然銷路就不愁了。

最奇特的東西就是,這裏居然有一座學堂,裏麵是一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在裏麵讀書識字,書聲琅琅,倒是讓人很驚訝。

李世民在門口看了很久,學堂裏麵的一個先生看了看李世民,驚訝的走出來道:“這位老哥,我看你一身貴氣,恐怕不是凡人啊,您來這裏,可有什麽事嗎?”

李世民看了看這個年輕的教書匠道:“哦,你還會看相?”

這先生笑道:“當然不會,隻是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和生活總是有很大的關係,久而久之,就會養出一種特別的氣質來,所以這人自然是可以以外貌判斷身份的。”

李世民點頭道:“沒想到,一個村裏的教書先生竟然有如此眼力,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你叫什麽名字,看你年紀不大,怎麽竟然在這裏教書,卻不去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