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溫水煮青蛙
如果不是因為又出現了意外,沈玉娘覺得自己同蕭元易早該切斷聯係。可命運就是如此,每每在你以為就要同這個人完全切開聯係時,又總是藕斷絲連。
她想改變,可又覺得有些無力,似乎順應自然也是好的。
不過為了以後少一些糾紛,她認為所謂的一點好處都是不能接受的,碰巧蕭元易好像執著於此。雖無惡意,但沈玉娘也不想接受:“不必。”
“你就這麽抗拒跟我有一絲關聯麽?” 蕭元易的眼神明顯有些受傷。
沈玉娘像是聽見了什麽驚天大笑話似的,一字一頓地強調:“當初明明是你不想跟我扯上一點關係,我承認我死皮賴臉要求你娶我的確過分,但你不都已經全數報複回來了麽?你還想怎麽樣?我已經沒有精力折騰下去了,這場鬧劇弄得我身心俱疲,我隻想早點結束,不想再有其餘想法。如果你是在試探我,那麽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沒必要同你玩那些欲擒故縱的把戲,聽明白了麽?”
“我不是這個意思。” 蕭元易沒想到這話是觸中沈玉娘,一時間也有些慌亂無措。
再解釋下去似乎是更加剪不斷理還亂。
他歎了口氣,話音頗為無奈:“罷了,反正這件事解決之後,我們大概也不怎麽會再遇見了,所以給彼此留下一些體麵也未嚐不可,你覺得呢?”
沈玉娘讚同地點點頭,還不忘補充一句:“王爺能這樣想,我便放心了,其實我現在已經放下從前的事了,希望你也不必介懷,我知曉你或許擔心我還在意或是會報複你,請你放心,我不是這樣的人。不過我們之間的情誼也已經消耗殆盡,停留在這一步是我們最好的結果。”
蕭元易沉默下來,半晌後才啞著聲應了一句好。
見似乎也沒有其餘的話要往下說,沈玉娘覺得此處氛圍太過壓抑,有些待不下去了,於是自顧自地開口:“我還有些折子要處理,就先走了。”
見她抬步便要走,蕭元易又記起些沒交代的,“近來朝局可能會有所變動,會如履薄冰些,你自己謹慎。”
沈玉娘點點頭,“多謝,我知曉了。”
“還有,馮嬌那邊雖說找出了脫身的法子,但她脫身了,不代表母親那邊不會催,你瞧瞧能不能應付過去或者再多拖延些時日。” 蕭元易對沈玉娘倒是一切放心,唯獨這選王妃之事,不敢多一點馬虎。
“其實我一直好奇,你之前為了林秋茹做了這麽多,王妃最終為什麽沒落到她頭上?”也不知究竟是不是因為太好奇了,沈玉娘竟在這個關口問出了隱藏在心裏許久的疑問。
蕭元易似乎也對此有些意外,怔愣了片刻方才回過神來,垂下頭,低聲說:“母親不同意,而且我也發現她的確不太合適。”
“哦?”沈玉娘意外地揚了揚眉,心中卻不自覺覺得蕭元易冷情。
這林秋茹為了成為王妃做了這麽多,最後已經唾手可得的位置要拱手讓人,恐怕再好的脾氣也咽不下這口氣吧。何況林秋茹脾氣一向算不上太好,沈玉娘已經不自覺為新王妃祈禱,也不知這新王妃屆時會不會是個氣勢足夠的,若是不足,恐怕又要被林秋茹明裏暗裏捉弄。
“有時候人便是這樣,很奇怪,時時有不同的看法,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蕭元易無奈地歎息一聲。
沈玉娘笑了笑,表示了然:“我知曉了,你說的我都記下的,我會多留意,你放心吧。沒什麽其餘要交代的我就先走了。”
蕭元易沉默著當作應承,在她的身影即將消失在視野裏,卻驟然開口了:“多謝你。”
沈玉娘的腳步有短暫停滯,似乎有些意外於自己所聽到的,片刻之後雖捎帶著不確信,卻還是朝身後的人擺了擺手。
回到馬車上,沈玉娘的思緒驟然有些亂,好在車廂內沒人,她可以盡情地釋放自己的真實情緒,不用管旁人會發現她的臉色有異樣。
等到徹底將憋悶的情緒釋放出來,她複又恢複正常,開始捋好思緒,準備應對接下來的一切。
次日,沈玉娘早早便被召進宮中。
皇帝看著滿桌上奏的奏折十足頭疼,見人前來方才安心許多,頭也頓時未有嚴重痛感了,“愛卿來了,此前江南疫病,朕撥下去的賑災銀今日竟盤算出來沒了一大半,尚不知究竟是入了誰的口袋,此事到底事關重大,交給旁人處理我不放心,你有沒有什麽好的法子?”
沈玉娘聽清皇帝所說的所有話,而後理清事情來龍去脈,方才開始琢磨挽救的法子,“如今來看,已經有些打草驚蛇,若是直接去逮,肯定早就已經溜光了。咱們眼下要做的恐怕就是溫水煮青蛙,而不是眼下就過去抓,可以虛晃一槍,這背後之人放鬆警惕咱們才有機會。”
“若是不讓他們放鬆警惕,咱們每次出擊恐怕都是無功而返。”沈玉娘如今已有不少從兵書上學得的經驗,比第一次麵對皇帝時更加遊刃有餘。
聽了他的應對方案,皇帝連連點頭,“朕覺得你這法子便不錯,這件事就由你操持,如何?朕相信對你而言完成肯定沒有什麽大難度,若是人手不夠,你可以盡管開口。”
沈玉娘早就猜想到今日進宮來不可能無任務而返的。
即便是蕭元易在此,恐怕也要伸手接下這燙芋頭。
她沒有別的選擇,隻得應承下來,“臣一定不負聖望,盡快解決此事,請陛下放心。”
皇帝見狀,頗為滿意地應承:“朕對你一向很放心,好了,想必你還有許多事要安排,快去吧。”
沈玉娘同皇帝行了禮,而後轉身離去。
出了宮門,牧影見他眉頭之間皆是憂愁,不免有些擔心,“王爺,您這臉色看著不大對,是遇見什麽難題了麽?有沒有什麽是屬下能為您解憂的?若是有王爺盡管說,屬下一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