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鴻溝
有關沈牧一事被沈玉娘歸類於隱私,因此在聽聞餘聽水提及時,她顯而易見地有些不悅:“似乎與王妃無關吧?”
餘聽水察覺了沈玉娘的情緒,忽而笑了笑。“的確與我無關,我想說的不過是,沈姑娘實在是好福氣。明明也沒什麽格外出色的,偏偏就能惹得他們都為你傾倒。”
沈玉娘認為她所說的這些內容絲毫沒有趣味性。
“我不認為王妃所說的有什麽有趣味的地方,相反,這很不尊重我,我生來不是為了取悅他們的。感情之事本就非人為可幹涉。王妃尋我若是沒有要事,隻是為了說這些七零八碎的話,那恕我無法繼續陪同,先行告辭了。”
餘聽見鮮少見沈玉娘不耐煩的樣子。
她斟酌片刻,將人攔下,“別急著走,後麵的話你或許會有興致。”
沈玉娘的腳步停滯住,不解地看著餘聽水。
“你知道麽?我跟王爺準備和離了。”她盯著沈玉娘的眼睛,一字一頓地開口。
沈玉娘眼中並未現出任何波瀾,也沒有追問具體原因,似乎是在等著餘聽水繼續往下說。
餘聽水偏偏不如她所願,“你不好奇原因麽?”
“這是你們王府的私事,我對你們二人並不關注,也沒有閑到要好奇你們的私事。”沈玉娘理直氣壯地回應。
餘聽水被噎了一下,她調整好情緒之後,不緊不慢地續話:“那你知曉我們為什麽要和離麽?”
沈玉娘冷笑一聲:“我又不是神仙。還有,王妃,你如果是為了試探我對王爺的態度,可以適可而止了。如你所見,我同沈牧如今嚐試走在一起了。你若是做好決定,別後悔便好。沒有其餘的事我先告辭了。”
沈玉娘終究是待不住,轉身便走,任是她如何阻攔也沒用。
她回到沈牧身側,抓起人的手腕便埋頭往前走,絲毫不去查看蕭元易的情緒。
二人不知走了多久,沈牧察覺自己滿頭大汗時連忙將人攔下,一邊喘氣一邊開口:“玉姐姐,這是怎麽了?怎麽忽然走這麽快?那攝政王妃是惹你不悅了麽?”
沈玉娘看著沈牧的模樣,臉上浮現幾分紅暈:“抱歉,方才都忘記看你的狀態了,我是覺得那個王妃實在太煩人,所以迫不及待離開。”
沈牧扶著膝蓋,朝她擺了擺手:“我倒是無所謂的,隻不過鮮少見你如同見了瘟神一般的反應,甚是有趣。”
沈玉娘扶了扶額,“你呀,歇好了麽?要不要過去那邊的茶鋪飲點茶水歇一歇?”
沈牧見她唇邊也發白,快速點了點頭。
溫和的茶水入腹,沈牧很快回過神來,他斟酌著開口:“她是同你說了王爺的事吧?”
沈玉娘不置可否:“的確,她說她要同王爺和離了,我覺得她莫名其妙,這種事本不該對我說。”
沈牧卻忽然笑了,頗為篤定地應聲:“估摸著是想試探一下你們之間是否還有可能。我知曉你沒有心思了,王爺卻不一定。”
“你知道麽?強扭的瓜不甜,我沒有心思他強迫我是沒有用的。從前留給他的機會很多,他卻從來沒有正視過我。如今我隻覺得他可笑。”沈玉娘坦然地談及自己的態度。
“所以你沒有必要因為他的存在而感覺有所威脅。”她一本正經地說著。
沈牧鄭重其事地點點頭,笑著回應:“我相信你,你既是願意同我一道,自然是已經在心裏將所有的事情都想清楚了。”
沈玉娘遞去一記飽含讚賞意味的眼神,“你能有這樣的認知便好,我如今的心思的確如你所說。有的人其實第一回錯過之後,最好的結果便是永遠錯過,不是每一場錯過都值得遺憾的。”
“他們夫妻之間的事本不該說與我聽,我隻覺得聒噪、煩人。”或許是因為沈牧實在太值得信任,她的情緒在此刻十分外露。
沈牧聽清她的話,臉上笑意更深:“倒是鮮少見玉姐姐這幅模樣。”
沈玉娘吐了吐舌,溫聲回答:“我不過是實話實說,也不想我們之間產生任何誤會,太不值當了。”
“其實玉姐姐不必跟我解釋,我也會相信你的。”沈牧主動去握沈玉娘的手。
沈玉娘卻篤定地開口:“我知道你相信我,但有的事我若是不主動跟你解釋,我心底裏不舒坦。”
“好吧,那往後隻要你想,你都可以解釋。”沈牧決定遂了沈玉娘的心願。
沈玉娘低下頭往他肩上靠了靠,麵上洋溢著幸福的神色,“你真好,我覺得我從前實在糊塗啊,都沒有早點弄清楚自己的心意。”
“我也沒有等很久,玉姐姐不必掛懷。”沈牧輕輕拍了拍沈玉娘的背。
此時沈玉娘與沈牧的狀況若稱作如膠似漆,蕭元易同餘聽水的狀況則可謂是冷若冰霜。
蕭元易親眼看見沈玉娘躲瘟神似的躲著自己,篤定餘聽水私底下與人說話時一定十分難聽:“你到底同她說了什麽?我們之間的關係好不容易才緩和,如今她又避我如蛇蠍。你故意的?”
餘聽水並沒有因為蕭元易的質問而惱怒,很平靜地回答:“王爺果真認定妾身是個壞人了,可惜了,妾身並沒有如王爺所想的那樣行事。妾身隻不過同沈姑娘說,你我二人要和離了。”
蕭元易的瞳孔明顯放大許多,“什麽時候的事?本王為何不知道?你跟她胡說八道了什麽?”
“妾身沒有胡說八道。”餘聽水皺著眉看向蕭元易,好半晌才繼續續話:“之前妾身已經同你說了,你也已經答應了。”
“什麽時候的事兒。”蕭元易腦海中完全沒有這段回憶。
餘聽水忍著心痛說起那日的事。
蕭元易怔了片刻,而後臉上浮現意味不明的神色:“當時我有些出神,所說所做都不能作數,本王沒有同意。”
餘聽水不以為然地聳了聳肩,“王爺,其實您很清楚吧,這件事對你我之間都隻有好處,沒有任何壞處,您為何不肯同意,是擔心老夫人那邊不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