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兵王

第134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字體:16+-

"啥?啥?就因為喝酒被領導抓到了,就開槍把領導幹掉了?"

周健雄嚷嚷起來。

感覺太不可思議了。

"你嚷嚷啥,別也把領導招來,那不是喝大了嗎,人一喝大了就容易衝動。"

劉大春恨他打斷了雲龍的故事不由瞪了他一眼。

"那然後呢?"

"那還啥然後啊。他打死了隊長,當場就被督察隊長率領巡查的衛兵,一陣亂槍給打死了唄!"

雲龍補充道。

"其實在烏國的軍隊中這樣的事件也不止發生了這一起……"

雲龍看到大家意猶未盡於是接著講道。

"在兩年前的時候,烏國軍營裏兩名士兵同樣是喝酒,這兩個士兵在喝酒之後聊起了一些往事。然後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本來還好好的……"

"可是聊著聊著兩人發生了爭吵,然後引發肢體上的衝突,其中的一名打不過另外一名……"

" 於是乎掏出了配發的手雷,拉開了弦扔向了自己的戰友,導致了他本人和他的戰友,一起死在了自己的手雷裏。"

"哎呀媽呀,這還隻是喝的四十度的伏特加,要是喝了咱們的六十度北大荒,那還不連總統都敢拿衝鋒槍突突了呀。"

吳鐵牛大呼小叫道。

"其實這些都隻是烏國軍隊現在所麵臨的情況之一,軍紀渙散引發的流血事件也不止這兩起。"

"烏國從參謀長到底層的士兵中,還有倒賣軍隊財產、軍火武器的也大有人在,特別是在軍餉遲遲不到賬的一些部隊,手裏的家夥都快要賣光了……"

"各位哥哥放心吧,偷酒喝就算了。以後有機會我給你們每人找兩個烏國的美女,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或者一個小島陪你看風景或者隨便你幹啥……"

雲龍笑嘻嘻的承諾道。

“那就摟著美人腰,倚欄望斷橋,風花雪月不能少,虜獲芳心樂逍遙。”

一直沒有開口的侯正陽來了一段順口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著這些把兄弟,雲龍的心裏百感交集。上天對自己不薄呀。

上高中時一夥把兄弟八個人,現在到了軍營,還能有這麽多情投意合好兄弟。

還真是緣分呢。

雲龍回想起高中那個階段。不禁思緒又飄回到了那個遙遠的邊陲縣城。

在那個時候,大家非常愛去學校,雖然學校的教室,都還是簡陋的瓦房,課桌板凳也是木頭做的。

但是,在那個年代讀書,老師們都十分樸實、認真、嚴厲,一旦學生們犯了錯誤,老師們會毫不留情打學生。

該出手時真出手……

被老師扇耳光、罰站、被踢兩腳……粉筆頭打頭,教鞭打手板,那是太正常了。

家長的態度也很鮮明,對老師直接授權。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交給你了,老師你該打就打。該收拾就收拾。"

家長認為老師打學生,是對孩子負責。反而對學生不管不問,聽之任之。那就不是好老師。

"淘小子出人才、棍棒之下出孝子”是當時家長和老師的口頭禪。

但前提是這孩子比較淘氣,那老師又嚴加管教。該動手打時就動手打。

這樣才能成為人才。

尤其是家長,非常配合學校,十分看重孩子們的品德教育。

如果出現錯誤的行為,會毫不留情地暴打一頓。

家長和學校一起合力教育學生,不允許學生出現一絲錯誤的舉止行為。

這種簡單粗暴的現象,也激發了一些學生的逆反心理。

尤其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雲龍從小就生長在大山裏,小學和初中這個階段都是師父完顏赫魯親自授課。

被師父用戒尺打屁股。

早已是家常便飯。

嚴師出高徒。

雲龍雖所學頗雜。

但國學基礎非常紮實……

包括天文地理、曆史國學、詩詞典籍、玄學風水、看相占卜、武學心法、中醫五行……

不過在高中的數、理、化、外、四科上麵,雲龍卻有先天不足。

由於沒有得到很係統的學習。按照高中分為文科班和理科班,雲龍順理成章的隻能進文科班。

由於先天在數理化外等四科上基礎非常薄弱,上這些課目的時候也跟不上節奏。這樣就越拉越多。

導致偏科非常嚴重……

慢慢在有些科目越來越跟不上的情況下,雲龍的成績就開始下滑,越是不會就越不願意學。

於是就物以類聚,和一些學習中下等的同學混到了一起。

高中階段,在當時八九十年代,尤其在塞北奇寒之地。當地人雖豪爽大氣但性如烈火。

拉幫結派,打架鬥毆。

儼然已成社會一種風氣。倆人吵架,三句話不到,拳頭就上去了……

在那個動**的年代,造成了社會局麵極其不穩定,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伴隨著大量知青返城,城裏提供不了足夠的工作崗位。

當時計劃經濟時代,早期還不允許有私營企業。

一部分人硬塞進國企,人多導致國企效率變低。效益變差。剩下很多人根本找不著工作。那時還沒有創業的理念……

這些找不到工作的人,沒有生活來源。

淪為無業遊民、甚至小偷、流氓、搶劫、打架、鬥毆……

而摩托飛賊、車匪路霸也隨之滋生!

同時,因為農業改革分田單幹,很多農民種田根本養活不了一家人,農民開始進城謀生……

由於城鄉二元製,這些進城農民也難以找到生計,他們被稱為盲流。

那時候還沒有農民工的叫法,收容所製度也是後來才逐步建立起來的。

國家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方向後,伴隨而來的是大量外來信息、思想的湧入,包括港台劇裏的古惑仔,黑社會……

在那個欲望膨脹,加上信仰崩塌的時代,於是有些人目無法紀,為非作歹。

張氏三兄弟就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

城市失業人員加上盲流,風氣也很差,治安更亂的一塌糊塗。

警察執法也是簡單、野蠻、粗暴、法律意識淡泊。

在那時候砍手指搶金戒指,搶金耳環有時連耳朵一起拽掉。

都是時有發生的事。

失業,治安差,犯罪率飆升,貪汙徇私,侵吞集體資產,惡霸橫行。後來國家實行一係列的“嚴打”。

亂世用重典。

才算勉強刹住了一些不良風氣。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