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水映天高風欲靜
塵封的往事雖然浩渺如煙。不過在雲龍一張張翻閱以後,依然能夠從字裏行間看到當時自己作詩時的心境恍如昨日。
而這些全部用毛筆字書寫的詩篇,不知是光線的原因還是時間久遠,亦或是宣紙年頭太長,竟然已經有些許泛黃。
雲龍用手輕輕的摩挲著,有一種“沉思往事立殘陽”的感覺。讀著自己的作品感覺非常的親切。
“龍哥,這些都是你寫的詩嗎?”
看到雲龍默不作聲,拓跋無雙也開口催促問道。自從聽到嫣然叫雲龍為龍哥,拓跋無雙也和雲龍提出她也叫龍哥,同時讓雲龍叫她無雙。
雲龍當時也覺得沒有什麽不妥,也就不置可否。現在看到雲龍目光深邃,日有所思,於是又略顯急迫的又問道。
“是我十歲到十六歲之間的塗鴉之作,讓你們見笑了。”
雲龍收回思緒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
“塗鴉之作怎麽用這麽好的宣紙呀?”
嫣然和拓跋無雙聽到雲龍的話以後,不覺得盡皆愕然。嫣然本身是作家,也出版過詩集,更是對於琴棋書畫都非常喜愛。
雖然在書法上沒有太深的造詣,不過眼力確是有的。盡管在書法和國畫上沒有什麽突破。
而拓跋無雙卻是在古詩詞和現代自由體詩上很有天賦。在高中時就出版過詩集《年輕的心》。
在大學時更是出版過詩詞曲合輯《昨夜西風》。受拓跋偉業影響也是書法愛好者。
而拓跋偉業則是書法大家,造詣頗深。
拓跋無雙耳濡目染自然近朱者赤。
她們能夠看出雲龍所使用的都是上好宣紙,足以看出她們的功底還是相當不錯的。
雲龍在十四歲之前都是使用半生宣紙的。其實最適合寫毛筆字的紙是生宣紙,它的滲透能力極強,落筆即暈。
不過對於像雲龍當時的初學者來說不好把控,所以半生宣就能起到一個綜合的作用,它既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又不至於遇水即化,更適合新手使用。
半生宣和熟宣一樣也是經過加工了的,隻是沒有熟宣密度那麽高,毛筆在沾濕以後可以在紙上慢慢擴散,形成一個自然的效果。
直到十五歲時,雲龍的書法已經有了一定的造詣。這時作為書法大家的完顏赫魯才允許他使用生宣紙。
因為生宣紙的吸水能力和沁水能力都特別強,可以呈現出多樣的墨韻變化,能將字體表現得活靈活現,生動而不死板。
如果加上熟練的用墨技巧進行細致的暈染,則可以達到一種墨留水走的藝術效果,使字體也具備層次感。
正是因為書法的技巧和宣紙的特性能完美契合,所以寫毛筆字多用生宣。
毛筆字在寫作時不像繪畫,可以通過顏色和墨水的疊加進行修飾。
在運筆時不能猶豫不決,必須一氣嗬成,注重結構的抑揚頓挫,才能表現出不同形態的變化。
而雲龍所用的宣紙並不是市麵上能夠買到了。而是完顏家族代代傳承下來的。
隻是完顏赫魯對於雲龍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他隨便浪費一張宣紙。而寫下來的也就被他留存了下來。
承載著雲龍成長的軌跡和記憶。
“我的字如果和師傅相比的話說是塗鴉之作那都是抬舉我了。”
雲龍聽到拓跋無雙的話以後不由得一陣苦笑。師傅的書法可以說是絕對的大家風範。
筆勢雄奇逸態橫生,雄偉魁奇而變化多端。當然也可以這樣形容:
古墨輕磨滿幾香,硯池新浴燦生光。
或勁鍵或婉轉,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矯健勇猛的壯士,或如春風拂麵繁花一片,或如北風入關深沉冷峻……
“龍哥,你也太自謙了。就你這行草要是拿到外麵去的話,就算是和省內幾個書法大家相比也不遑多讓。”
嫣然和拓跋無雙幾乎異口同聲的開口道。
雲龍的字筆力雄健渾厚。
筆走龍蛇,鐵劃銀鈎一般。
卻又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
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可謂神來之筆。
如果要有署名印章的話那可就是作品了。
“哈哈,沒有這麽神吧,你們這麽一說,我還真的要好好的端詳一番了。”
聽到她們的誇讚。雲龍的心裏也是美滋滋的,他可是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在毛筆字上的造詣已經到了這樣的境界。
當時隻是迫於師傅的壓力,隻能是硬著頭皮去練習。自三歲起每天練習不低於一小時。
五歲開始臨摹名家作品。
在雲龍看來不過是經年累月技止熟耳。
不過雲龍還是比較滿意他的詩作的。當時的塗鴉之作現在讀起來也依然有些韻味的。
唐詩宋詞元曲,而雲龍尤喜宋詞。
那種長短句的跳躍和跌宕起伏讓人著迷。
宋詞的一百二十個詞牌名雲龍差不多填了有不下一百個。基本上都嚐試過。而最喜歡的詞牌雲龍更是信手拈來。
齊劍南看到嫣然她們兩個就像是看到了寶一樣的,看著雲龍的書法和詩作。全然不顧完顏赫魯和雲朵兒已經熄燈入睡了。
眼睛鑽進雲龍的那些詩作裏就出不來了。
簡直是如獲至寶。
最後還是在齊劍南的再三提議下,以怕影響老人家的休息為原由。她們才算作罷。
不過嫣然二女卻是提出,要把雲龍的那些作品拿到縣委招待所去研究。在得到雲龍的首肯以後二女不禁欣喜若狂。
就連平日裏閑適淡定的嫣然也不禁跳了起來。可見她們對於雲龍的作品的喜愛。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雖複塵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衝天。
雲龍的心裏突然湧起這首《古劍篇》,想起當時郭震因此詩為武後所激賞,授右武衛鎧曹參軍,後成為唐代的名將名相。
郭震此詩,借寫龍泉古劍的際遇,來表達尚未被世人賞識重用時的境遇。
而自己又何嚐不是匣中利劍未出鞘。
隻是一度卻蒙塵。
昔日名落孫山,今朝保送軍校。
龍泉古劍的際遇,豈不就是自己的人生。
終於送走了齊劍南等三人,雲龍心緒難平。仰望蒼穹,繁星萬點卻不知哪一顆才是自己?本想仰天長嘯,奈何怕驚擾師傅和小妹。
沉思良久一首《關河令》脫口而出:
水映天高風愈靜。
浮萍飄不定。
夜籟濤聲,
萬喚無呼應。
一江秋水無情,
冷眼流芳泣晚景。
繁華夢醒,
寒露濕衣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