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三百四十七章 縱論天下

字體:16+-

隨著馬超的一聲令下,十萬義勇軍將士分作五隊出發,拉開了天下間新一輪爭鬥的序幕。

在此之前,袁紹調集三十萬大軍屯駐黎陽,曹操動用十五萬精兵即將北征,再加上馬超麾下的十萬精銳,這一場廝殺,在最初期的時候,三方勢力便投入了五十五萬將士,近年來如此大規模的爭鬥,可是很少見的。

一時之間,天下震動。

首當其衝的袁紹被馬超搞得措手不及,連忙又調令張合、高覽再次集結起十萬大軍,連同原本就駐紮在並州的十餘萬兵馬,在並州阻攔馬超的兵鋒。袁紹的這個動作,讓這次參戰的士兵陡增二十餘萬,令各方的投入直逼八十萬之眾了。

在下達給張合、高覽的指令中,袁紹沒有要求他們一戰而勝。馬超的本事,袁紹是很清楚的,要說張合、高覽能擊敗馬超,恐怕袁紹也沒這個自信。所以他隻是告知張合二人,讓他們盡量拖延住馬超所部的進程,將他遏製在並州,不讓他參與冀州南部與曹操的戰鬥就算大功一件了。

隻要能集中優勢兵力擊破曹操,袁紹再調回頭去全力應對馬超也不晚嘛。

在天下震動之際,南方的荊州仍然是一派安寧之象。作為守城之主,劉表對天下間的爭鬥根本就沒有絲毫的興趣,隻要他的荊州不遭受戰火,又何苦去管那麽多的事情呢?

一心要渾水摸魚的劉備,明裏暗裏勸說了劉表好幾次,意欲攛掇劉表,趁著曹操起兵北上、後方空虛的大好時機,進攻兗州,將大漢天子劉協解救出來,可惜胸無大誌的劉表始終沒有明確的表態,總是一語帶過,令劉備暗暗地幹著急,絲毫沒有辦法。

在劉備看來,要是能把握住機會,把劉協弄到荊州來,劉備的名望勢必會增長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後再聯合劉協,排擠掉劉表,讓劉備坐到荊州牧的位置上,之後在學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大事可期矣!

奈何,劉備縱然雄心壯誌,然而劉表根本就不支持,令劉備萬般無奈,鹹魚翻身的願望再一次被扼殺在了萌芽狀態之中。

劉備心焦氣燥,距離他所在不足百裏的隆中,一個瀟灑的少年郎卻是風輕雲淡,悠閑地煮著茶,坐看風起雲湧。

隆中,位於襄陽的西邊。在綿延起伏的百裏山嶺間,忽有一山隆然中起,故名隆中。隆中北枕漢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鬆篁交翠,景色十分怡人。

在隆中的一片鬆林中,坐落著三間茅草屋,此刻,這個相貌英俊的少年郎,便盤膝坐在正中間的茅屋中,縱然是坐著,仍無法阻擋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雍容氣度,令人如沐春風,很容易便忽略他剛剛二十歲的年紀。

在這個少年的對麵,還坐著一個須發花白的老者。老者身穿尋常的布衣,腰間掛著一個酒葫蘆,年紀至少也在六旬開外了。

“孔明啊,汝倒是尋了個好去處啊。此間風景秀麗,老夫來了都想住下來,不願意走了。”老者取下腰間的酒葫蘆,自顧自的飲了一口,似乎對少年郎烹煮的茶水沒有半點興趣。

被稱為孔明的少年郎灑然一笑,向老者麵前的茶盞向前推了推,道:“龐師若是願意,大可住下來便是。不過我這裏可沒有美酒,隻有茶水。”

在荊州,能被稱為龐師之人,唯有龐德公。此人自是龐德公無疑了。

龐德公笑了笑,又是灌了一口酒,搖頭笑道:“隻要汝若能將汝師水鏡先生請來同住,老夫倒也不在乎酒水還是茶水。”

孔明失笑道:“吾師雲遊天下,神龍見首不見尾,弟子可請不動他老人家。”

“說起來,老夫也有年餘未曾與水鏡相聚了。今次老夫來汝這裏,也是想打聽一下水鏡的去向,看來是白跑一趟了?”龐德公略有些失望的說道。

孔明笑而不答,待沸水煮好,給自己麵前的茶盞續了一杯水,之後端起茶盞,放到嘴邊輕輕地吹了幾口氣,淺淺的喝了一口熱茶。便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卻似乎渾然天成,若是放到後世,必定會迷倒眾多的迷妹,被稱為“男神”般的存在。

“唉,終究還是不如神秘的泉茗啊。”放下茶盞,孔明輕輕地歎息了一聲。他茶盞中所用的茶葉,乃是他親手培育、種植出來的,從茶樹的種植到最後的采摘、烹製,他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卻總是比金城商會泉茗的味道差了那麽一線。

他有一種感覺,無論自己再怎麽努力,恐怕也無法種出能超越泉茗的茶葉來了。

金城商會出產的茶葉種類並不多,隻有三種:泉茗、紫陽毛尖和午子仙毫。這三種茶葉自數年前問世以來,便立刻超越了世間絕大多數的茶葉,迅速占據了市場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額,成為了人們深受喜愛的飲品。

其中尤以泉茗為最,凡是飲用過的人,無不交口稱讚,好評如潮。基於此,孔明才想研究出一種更好的茶種來,但是很顯然,他失敗了。

看著孔明手中的茶盞,龐德公臉上原本的玩世不恭之色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鄭重的神色,認真的看向孔明,問道:“汝在水鏡門下學藝十載,盡得水鏡與老夫之真傳,後來更是觸類旁通,涉獵頗廣,學究天人,便是水鏡亦曾稱讚:諸葛亮為‘臥龍之才’,如今天下風雲變色,汝仍打算在隆中高臥嗎?”

“孔明所學不過是略有小成,絕不敢當龐師學究天人之謬讚。若無師尊以及龐師的教誨,孔明亦不過是一介凡夫俗子罷了。”頓了一頓,諸葛亮繼續說道:“至於天下變局,自有其生滅之運道,又豈是以人力所能更改的?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吧。”

孔明是他的小字,他的大名叫做諸葛亮!

見諸葛亮無意出山,龐德公的臉上反而露出了釋然的神色來。龐德公此生最看重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侄子龐統,另一個便是眼前的諸葛亮了。這兩個人被合稱為“臥龍鳳雛”,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自然便是龐統的道號了。

龐氏乃是荊州的豪門之一,龐德公天性淡然,無意於家族的利益爭奪,這才隱居於世,過上了逍遙自在的隱士生活。但這並不影響龐德公的名望,在眾多的家族子弟以及學生中,他沒有對兒子龐山民、侄子龐林等人另眼相看,卻對龐統和諸葛亮青睞有加,足以說明這兩人的過人之處了。

因此,龐德公也不希望,諸葛亮和龐統在天下大勢異常混亂的時候出山。畢竟,天下大勢瞬息萬變,一個抉擇的失誤,便有可能導致身敗名裂,乃至萬劫不複。

是人,便都是有私心的,總是會為自己的親近之人多做打算。諸如龐德公這樣的高人也不例外。

放下心來後,龐德公話鋒一轉,問道:“北邊,即將爆發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激戰,汝怎麽看?袁紹是否能一戰定乾坤?”顯然,龐德公在內心中是看好袁紹的。

諸葛亮緩緩搖了搖頭,道:“天下,怕是要顛覆乾坤了。”

“噢?”龐德公一驚,追問道:“汝的意思,袁紹要敗?這……何出此言?”龐德公畢竟隻是名士、隱士,對軍略涉獵的不多,在這一點上,他身為半個師父,卻遠不及諸葛亮看的透徹。

諸葛亮放下茶盞,拿起桌案上的羽扇,輕輕地扇動了幾下,這才說道:“袁紹興兵討伐曹操,西北的冠軍侯趕在曹操做出應對之前,進兵並州。袁紹急切間不得不分兵抵抗冠軍侯,稍後曹操必然會做出動作,與冠軍侯隱隱形成犄角之勢,兩麵夾擊袁紹,袁紹顧此而失彼,首尾不能堅固,焉得不敗?”

“縱然如此,曹操與馬超加起來不不足三十萬兵卒,如何與袁紹的百萬雄師抗衡?”龐德公仍有些不解。

諸葛亮給他做出了解釋:“先前,朝中必有心生疑慮之人,認為袁紹勢大,不可抵擋。然則荀文若對袁紹吃的很透,想必龐師亦曾聽聞,荀文若對袁紹極其部下的種種分析了吧?這番分析有理有據,絕非空穴來風,袁紹想戰勝曹操,難!”

“至於冠軍侯……”諸葛亮緩了一口氣,道:“與冠軍侯相比,袁紹有十敗,而冠軍侯有十勝。紹禮儀繁雜,冠軍侯自然得體,此道勝也;

紹以逆動之軍統帥冀、幽,冠軍侯以正義之師都督雍、涼,此義勝也;

紹以寬濟寬,不能整治危局,冠軍侯號令嚴明,以嚴治政,三律九製盛享於世,此治勝也;

紹外寬內忌,用人而自疑,冠軍侯精兵簡政,用人不疑,唯才是舉,不論親疏,氣度勝也;

紹多謀少決,冠軍侯應變無窮,此謀勝也;

紹因四世三公之家世,喜好高談闊論,看重名聲,麾下多為阿諛奉迎之人,冠軍侯待人以誠,以德服人,麾下名將如雲,謀士如雨,此德行勝也;

紹見人饑餓,體恤之情溢於言表,而他看不到的人,則完全不在他考慮範圍之內,冠軍侯心係天下,無人不對其歌功頌德,此仁勝也;

紹部下充斥奸佞之輩,諸子競相爭權,群臣各為其主。冠軍侯治下嚴明,文武將官同心戮力,此明勝也;

紹不知禮儀,不辨是非,冠軍侯進退有據,進之以禮,正之以法,此文勝也;

紹好大喜功,不知韜略,冠軍侯用兵如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此武勝也。有此十敗十勝,袁紹雖兵馬眾多,但吾料定他必然無能為也。龐師還認為袁紹能穩坐釣魚台嗎?”

諸葛亮的話,引起了龐德公的沉思。

在細細體會著在這十勝十敗之論中,龐德公發現馬超比袁紹出眾的地方,確實是太多了。可以說,諸葛亮所提到的幾點,馬超無論在哪一處都要比袁紹高明一大截兒,無論是從自身氣度到對大軍的掌控程度,乃至治下官員、民心之所向,馬超無不完勝袁紹。

先前因為袁紹的勢力龐大,兵力、錢糧雄厚,遮蓋了他性格上的缺點和內部的不穩定因素,以至於龐德公並未發覺,現在經過諸葛亮的提醒,以龐德公之睿智,立刻便分辨出了其中的高下。

良久,龐德公猛地一拍大腿,大聲讚道:“好一個十勝十敗論,當真見解獨到,分析入微!孔明啊,汝可當真是臥龍之才啊!若是出山,勢必會引起天下震動,成為當世之翹楚!持天下之牛耳也!”

麵對龐德公的稱讚,諸葛亮微微一笑,將目光轉向了窗外。

看著窗外秀麗的景色,諸葛亮心中暗想道:拜別師門之時,師尊曾刻意教誨,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奉孝,你究竟強大到何等的地步,能讓師尊如此忌憚呢?若是日後有緣,我諸葛孔明,倒想與你較量一番!

漸漸地,諸葛亮原本雲淡風輕的眼神中,帶上了一抹淩厲之色。

或許隻有在這個時候,他的心才會逐漸發燙起來吧?

恪於師尊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教誨,諸葛亮暫時還沒有出山的打算,但這並不代表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對於天下的大事,他還是知道的很清楚的。馬超近幾年來迅速崛起,宛如天際倒飛的流星般直衝雲霄,令諸葛亮對他格外的關注。

先前種植茶樹,並非是諸葛亮閑得無聊,真的想要躬耕於隆中,一生與黃土地打交道,而是他研究馬超的眾多方法中的其中一種罷了。他想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側麵的深入了解馬超。

郭嘉,是司馬徽給他豎立的強敵,而馬超,則是他自己定下的目標。諸葛亮很想知道,在這一場針鋒相對的較量中,究竟是郭嘉棋高一著,還是馬超更勝一籌?

他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