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四百二十四章 千裏不留行 中

字體:16+-

親眼看到,霹靂車三次激發,便在袁軍營牆上,破開了一道八丈多長的缺口,馬超這才發覺,自己以前使用霹靂車,實在是大材小用,用錯了地方啊!

掉頭,向著徐晃的方向比劃了一個大拇指,馬超用行動,表達了他對徐晃的稱讚。

一直以來,沉穩的徐晃不顯山不漏水,除了武藝高強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地方了,比起關羽、趙雲等大將的耀眼,徐晃的光芒,一直顯得很暗淡。

直到這一刻,所有的人,才霍然發現,徐晃不僅武力高強,統兵有方,在戰場上,更是大師級的存在,堪稱帥才啊!

徐晃先是駕馭紅衣弩炮,將袁軍營牆附近的士兵驅散,令他們在心懷震驚中,下意識的逃亡,遠離了本應駐守的營牆;而後,徐晃抓住這個機會,集中所有的霹靂車,以霹靂車發射出的雷石破壞力,百息之內,便鑿穿了袁軍營牆,為義勇軍突入敵營,鋪平了道路。

這份入微的掌控力,無人能及。

一員武將,隻會衝鋒陷陣,那他也就隻能是個武將。唯有精通兵法,每戰之前做到知己知彼,是為將才;而像徐晃這樣,每時每刻都可以根據戰場的細微變化,做出最有利的判斷,才能稱得上是帥才。

每一位君主,都不會嫌自己麾下的帥才太多,每一位傑出的帥才,都是各路諸侯爭相拉攏的對象,亙古不變。

之前顯得黯淡無光的徐晃,無意間,展現出了萬丈光芒,引人矚目。

掉回頭來,馬超舉起霸王槍向前一指,喝道:“破軍陣!衝陣!”

三萬破軍陣精銳,拔開腳步,拖著狼牙大棒,在胡車兒的帶領下,舍生忘死的向著袁軍營寨的缺口去跑去,每邁出一步,口中便縱聲高呼出一個字來,這些字,串聯成了破軍陣專屬的戰鬥口號:

“北鬥第七星,暗夜照長空!”

八丈多的缺口,對於一人三騎的奔雷騎而言,還是有些狹窄的,限製諸多;因而破軍陣是最適合作為先發的。他們身上披著三層厚的烏光鎧,奔跑起來,完全就是一個個的人形堡壘,且沒有戰馬占用空間,可以在第一時間,投入更多的兵力,湧進那道缺口之中。

腳步鏗鏘,三萬破軍陣精銳,化作數十個小隊,層次分明的快速接近敵營。

當第一小隊,在胡車兒的帶領中,跑到袁軍營前缺口處,他們並沒有急於衝進去殺敵,而是一字散開,齊齊掄起手中的狼牙大棒,向著搖搖欲墜的營牆上,整齊劃一的砸落。

一下,兩下,三下……

當第二梯隊的破軍陣精銳趕過來之時,他們已經砸塌了一段營牆,令缺口超過了十丈的長度了。

之後,胡車兒猛的一招手,第一、第二小隊的破軍陣精銳兵合一處,宛如猛虎,撲進了袁軍營中,見人就砸,百餘根狼牙棒起落之間,袁軍士兵頭顱上,爆出了一朵朵紅白相間的血花。

這個時候,袁紹也反應了過來,知道今日怕是輕易難以逃出虎口了,索性也不再跑了,喝令身邊的副將們,帶兵上前,圍堵如狼似虎的破軍陣。

在袁紹的命令下,如潮水般倒退的袁軍士兵,又掉過頭來,如漲潮般向破軍陣們湧去。

雙方的將士,在營地中靠近營牆的地帶,展開了生死搏殺。每一個瞬間,都有人慘叫著倒在地上,身上的傷口,足以令普通人觸目驚心。

十丈的缺口,看似寬闊,但也無法讓三萬破軍陣全部進入其中,尤其是袁軍將士開始反撲之後,這段缺口幾乎被瞬間堵死,導致一半的破軍陣精銳,隻能在營牆之外幹著急,卻無法參與到戰鬥之中。

滯留營外的破軍陣,情急之下,開始學著胡車兒之前的做法,掄起狼牙棒,奮力的向營牆上砸去,力爭將麵前的缺口,破開的更寬闊一些。

在破軍陣不斷地砸擊下,營牆一點一點的破碎開來,可是還不等破軍陣精銳殺進去,大量的袁軍士兵便蜂擁而來,以人命為代價,填補著營牆上新添的缺口。

不是袁軍士兵們不怕死,實在是沒有退路了啊!在他們的身後,一個個袁紹麾下的副將,按劍而立,隻要有人敢停滯不前,便會迎來副將們毫不留情的一劍。從短兵相接到現在,短短時間中,他們可是已經斬殺了數十名後退的士兵了。

見到這一幕,更多的袁軍士兵,也隻能硬著頭皮,去和不斷破營的破軍陣們廝殺了。

破軍陣縱然各個都是精銳,但在人數眾多的袁軍麵前,還是無法短時間內做出突破,衝營的勢頭,漸漸被遏製了下來。

觀察著戰場上的局勢,馬超忽然腦中靈光一閃,策馬而出,口中呼喊道:“奔雷騎!仰角滿弦,拋射!”

寶雕弓入手,馬超彎弓搭箭,以向上傾斜四十五度的角度,將一根破甲箭射入了袁軍的營地中段,隔空射殺了一名倒黴的袁軍副將。

紅衣弩炮和霹靂車遠在後方,來不及支援,但奔雷騎就不一樣了,他們可是戰場上來去如風的精銳。

借鑒著徐晃破開敵營的手法,馬超想到了以奔雷騎的速度,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進入有效射程,然後施展奔射,令箭矢越過前麵破軍陣的頭頂,徑直落到營地中段的袁軍人群中,不但能夠對袁軍造成有效殺傷,還能阻斷他們的腳步,減緩破軍陣所麵對的壓力。

看到馬超親自示範了一箭,關羽和趙雲立刻會意,各自帶著一萬五千名奔雷騎精銳,催馬向前,進入到射程之後,兩支奔雷騎合二為一,齊齊的彎弓搭箭,學著馬超的樣子,拉滿弓弦,而後拋射,將一根根破甲箭,射到了袁軍營中。

沒想到馬超忽然使出了這一手,袁軍營地中,密密麻麻的人群,立時遭受了滅頂之災,麵對鋪天蓋地而來的三萬多根箭矢,即便是有盾牌護身的袁軍士兵,都不敢站在原地硬抗,隻能尋找可以藏身之處,暫避風頭。

可是,營地之中,多為木質結構,哪裏又有那麽多可以躲藏之處?運氣好一些或者是極為機靈的,還能先人一步,在千鈞一發之際躲起來;更多的人,則是避無比避,隻能在慌亂和絕望中,眼睜睜看著遮天蔽日的箭雨,降臨到自己的頭頂,而後,貫穿自己的身體,將自己釘死在營地中,帶走他們身體中的最後一絲溫暖……

原本如漲潮般洶湧的袁軍,經過奔雷騎的箭雨侵襲,瞬間出現了斷流。這頭,是和破軍陣殊死搏殺袁軍士兵,那頭,是行將趕來支援的人,而兩頭之間,則是橫七豎八的滿地屍首。

趁著這個空檔,破軍陣精銳們,在胡車兒的帶領下,奮力向前,無情的砸穿敵人的身體,踩著一具具屍體,逆流而上,生生的將戰線,向營地內擴充出了數十步遠。

有了這數十步的距離,大量停留在營地外的破軍陣精銳,一擁而入,沿著前麵袍澤踩出來的血腳印,繼續向前。

營地外,馬超射出了第二箭。

他的箭,就是號令!

三萬奔雷騎再次施展奔射神技,第二波箭雨,向著袁軍兜頭而至,將越來越多的袁軍將士,絞殺其中。

六次箭雨之後,胡車兒帶著破軍陣們,殺出了近百步遠,已經快要殺到袁軍營地的中段了。這個時候,馬超才停止了施射,收起了寶雕弓,從兵事環中取下霸王槍,揮槍縱馬,衝入了袁軍營地內。

馬超一動,眾將隨行。

關羽和趙雲率領奔雷騎緊隨其後,絲毫不理會,營地之中的設施,是否會影響到奔雷騎的機動性。

奔雷騎往來如風,陸戰之中,還沒有什麽,能困住他們的鐵蹄!

張遼、龐德、張合、甘寧、魏延、胡車兒、蹋頓等大將,紛紛高舉著武器,策馬狂奔在奔雷騎的前列,衝殺在前。

奔雷騎之後,則是北宮伯玉和俄何燒戈帶領著的萬餘義勇軍騎兵。

這支騎兵,沒有直接殺進袁軍的營地,而是在兩位主將的帶領下,分作兩隊,繞著袁軍的營寨策馬疾行起來。

他們的戰馬,沒有奔雷騎們的精良;武器,也沒有奔雷騎們的鋒銳;戰甲,更是沒有奔雷騎們的堅固。故此,在較為狹窄的地域內進行騎戰,對他們是很不利的。一旦陷入膠著之中,不能借著戰馬進行衝擊,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成為騎在馬背上的步兵,那樣的話,必定會出現傷亡。

所以,北宮伯玉和俄何燒戈,另辟蹊徑,沒有直接參與戰鬥,而是在袁軍營牆外,不斷地遊走,將跳出營牆,意欲逃跑的袁軍將士,悉數斬殺。他們,斷絕了袁軍將士出逃的希望,令營地中的袁軍,感到更加驚慌失措。

眾將之中,隻有徐晃和黃忠兩人沒有動。

紅衣弩炮和霹靂車,是韓暨、鄭渾、馬鈞三人,嘔心瀝血研製出來的大規模性殺傷武器,是戰場上無往而不利的大殺器,至今,還沒有人能參透這兩件大殺器的構造,任何一部紅衣弩炮和霹靂車,都不能輕易被毀壞,更不能落入敵軍之手。

所以,徐晃和黃忠按兵不動,堅守在這兩件大殺器的周圍,寸步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