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五百二十八章 蠢蠢欲動

字體:16+-

“什麽?劉備死了?蜀國舉國服喪?少弱的劉禪繼位漢中王?”

孫權帶著錯愕的神色,不敢置信的看著麵前的諜報。下一刻,他的眉宇之間,忽的露出了無盡的歡喜之色。

同樣都是少主,孫權可比劉禪眼光長遠的多了,天資和後天的曆練,注定了他們二人之間天差地遠的差距。

孫權敏銳的捕捉到,一個天大的機會,擺到了他的麵前。牢牢把握住這個機會的話,他便能夠超越父兄的成就,成為江東繼往開來的明主。

今後,便再也不會有人,說他孫權是繼承父兄基業了!

當夜,孫權秘密的把程普、黃蓋、韓當、張昭、魯肅、呂蒙這六個人給交到了自己的吳侯府中,秘密的商談了起來。

趁你病,要你命!

孫權的圖謀很簡單,他想趁著劉備新亡,蜀國餘波未消,劉禪威望不足以服眾以及嚴顏剛到荊州立足未穩等有利條件,起兵江東,進攻荊州,把荊州納入江東的版圖!

他的這個提議,得到了程普等人的大力支持。就連一向保守的張昭都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畢竟,蜀軍在漢中大敗,人心惶惶,踏上漢中的二十萬荊州兵有去無回,對荊州的打擊不小,在這個時候,江東若能起精兵十萬紙質荊州,張昭真的想不到任何失敗的理由。

最主要的是,魯肅提出,劉備生前,對大將陳到極為信任,劉備的白毦精兵,便是陳到一手訓練出來的。可是劉備在彌留之際,卻把鎮守荊州多年的陳到調到了成都,把對荊州情況不熟悉的老將嚴顏調了過來。

這就說明,在劉備的心裏,益州遠比荊州重要得多;或者說,劉備自覺荊州可能保不住了,才會把陳到調走;而益州易守難攻,足以讓少弱的劉禪自保,所以才會把陳到調到成都去,輔佐劉禪震懾益州。

從劉備後續的安排中,這一點也可以得到印證。凡是跟隨劉備時間久一些的人,稱得上是他心腹之人的,大多被調往了成都或者益州各地駐守,就很說明問題了。

劉備意識到,在他死後,蜀國畢竟動**不堪,為了劉禪能夠活下去,劉備已經打算放棄荊州,而不遺餘力的要把益州保住。

孫權君臣幾人這一商議,覺的事情大有可為,立刻連夜擬定出了一個大概的章程來。

等到第二日,群臣議會之際,孫權看似隨意的提出進兵荊州的事情,立刻得到了麾下大部分文武將官的支持,群情激憤之下,周泰自請為先鋒,願意不辭勞苦,為江東主力軍在前開路。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出兵打仗,可不是兒戲之事。

盡管無人反對,可孫權卻不想將此事操之過急。少年老成的他,一麵讓眾人守口如瓶,暫時把這個事情壓了下來,一麵分派人手,籌備糧草、軍械、戰船,為不久後的大戰做著積極地準備。

並且,孫權還擬定了大戰的人員名錄,由周泰擔任先鋒主將,由魯肅擔任大都督,呂蒙擔任副都督;由大將韓當在後壓陣,連同押運糧草。這一支軍馬從陸路進攻荊州的江夏。

老將程普和黃蓋等人,則是跟隨孫權一起,另起一軍走水路,直奔江陵等地。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江東眾將官嘴上不說,暗地裏摩拳擦掌,隻等糧草等物資籌備完畢後,便要向西動兵。

孫權對荊州誌在必得的事情,能夠瞞得住大多數人,卻瞞不住那些耳聰目明之人。

神機營密探第一時間就把江東調動兵馬、籌備糧草的事宜,傳送到了馬超的耳中。

“孫仲謀這是要對荊州動兵了啊。荊州局勢動**,人心不穩,的確是個動兵的好時機。可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荊襄九郡,又豈是他孫仲謀能一口吞下的?戰事一旦陷入膠著,江東軍恐無能為力也,單單是糧餉的運輸,便足以讓孫仲謀頭疼不已了。”

馬超慧眼如炬,一針見血的說道。

坐在馬超身邊的諸葛亮點了點頭,道:“大王所料不錯。江東雖和荊州共有長江天險,然荊州在上遊,江東在下遊。逆流而上,總不如順流而下便捷。江東的補給速度,自然比不上荊州軍迅速。想要全據荊州,難。不過,這一次孫權率眾傾巢而出,荊州怕也不好過。正如大王所說,孫權雖無力將荊州一口吞下,可這荊襄九郡,怕是至少也要被江東拿走一半了。”

“唉,戰亂再起,荊州百姓,將慘遭戰火之苦也。孔明,不瞞你說,有的時候,我真想能一鼓作氣,結束這個戰火紛飛的亂世。”馬超有些感慨的說著。

諸葛亮微笑道:“大王,生於亂世還是治世,並非是人力可以決定的。大王已經做的很好了,大王的努力和一片苦心,天下人都是看在眼裏的。”

隨即,兩人不再提起荊州之事,開心的縱論起天下來。

他們都相信,鎮守在漢中的鳳雛龐統,一定會有所動作的。鳳雛之才,之眼界,根本無需馬超再另行吩咐他,需要他去主動做些什麽。

荊州最靠近西北的上庸郡,緊挨著漢中,是荊州與雍涼的緩衝之地,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相信龐統絕不會對上庸這塊咽喉之地視若無睹的。

這就是適當把權力分散下去的好處。很多事情,都不必馬超再去細細籌謀,自有他麾下之人主動站出來,為他分憂。而馬超,隻需要把握好正確的大方向就可以了。

四個月後,又到盛夏的季節,長江之上波濤洶湧。

大江那頭忽然傳來消息,荊州與江東邊界之地,數名江東軍無故遭到了荊州軍的毆打,被荊州軍活活毆打致死。

當地的江東軍主將問責荊州軍,要求交出殺人凶手。荊州軍主將自然不肯,被江東軍主將於三言兩語之間,激的失去了理智,率兵對江東軍大打出手,江東軍在毫無準備之下,被打傷了數十人。

鑒於此,江東之主吳侯孫權親自發生,要求荊州方麵在七日之內,就此事給一個合理的說法。

七日之後,荊州若無合理的解釋,孫權將親自派兵捉拿殺人凶手。

荊州當地的主將聞訊後,慌了。他連忙把事情的經過寫下來,欲要派人送給襄陽的嚴顏,請嚴顏定奪。

誰料,通往襄陽的各個水路、陸路上,不知何時出現了大量的江東軍,他們完全把道路堵死,便是一隻鳥,也無法飛到襄陽去。

七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荊州邊境主將急的好似熱鍋上的螞蟻,而遠在襄陽的嚴顏,卻對這邊的事情一無所知。

第八日,江東軍暴起發難。

吳侯孫權麾下的大將周泰身先士卒,率兵攻打荊州邊境的重地,三日而克,屯駐在邊境的數萬荊州兵,一半戰死,一半歸降了周泰。

周泰在拿下荊州邊境後,大肆搜捕當初的殺人凶手,而投降的荊州兵卻說,殺人凶手早已逃離,逃往了襄陽。

脾氣火爆的周泰立刻提兵向西,一路向襄陽殺去。

直到周泰的先鋒軍連克荊州四座縣城,兵鋒直指江夏,消息才被傳遞到嚴顏的麵前。

老將嚴顏何許人也?老當益壯的嚴顏一眼便看了出來,什麽邊境摩擦,什麽殺人凶手,全都是孫權意欲圖謀荊州的借口!指認殺人凶手逃向襄陽的那些降兵,他們的話可信嗎?

大怒之下,老將嚴顏親提襄陽十萬正規軍,順江而下,前往江夏馳援,並傳令荊襄其他各郡,在做好防禦的同時,立刻派兵前來增援。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等老將嚴顏趕到戰場之後,周泰已經打下大半個江夏了。

江夏曆來是荊州的產糧之地,荊州錢糧半數出自江夏。嚴顏豈能容忍周泰奪走江夏?

不等其他各郡的援兵到來,嚴顏立刻發動了反擊,和江東先鋒周泰大打出手,兩部人馬在江夏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殺。

周泰兵少,率部力戰了半日之後,迫不得已的敗走,退出了江夏。

老將嚴顏率部追擊,追出三十多裏後,不料卻墜入了江東軍的埋伏之中。隱藏在暗處的江東大都督魯肅、副都督呂蒙,同時率兵分兩路殺出,先前奔逃的周泰也掉過頭來,重新加入了戰鬥,三支江東局合力,殺的嚴顏所部十萬荊州兵大敗虧輸,丟下三萬多具屍體後,倉皇退入江夏郡城,據城而守,等待各郡援兵。

緊隨而來的魯肅等人,連番攻打江夏城,均被老將嚴顏擊退,雙方的戰鬥就此陷入了膠著之中。

魯肅他們把嚴顏死死地牽製在了江夏,孫權那邊便再無阻力。

沿著長江逆流而上,孫權以老將程普為主將,黃蓋為副將,接連攻城略地,連克江陵等地,短短半月之間,便拿下了近十座縣城,順帶還擊潰了兩支前往江夏支援嚴顏的荊州援兵。令荊襄九郡皆為震動!

之後,孫權兵鋒西指,繼早已被孫權占據的長沙郡之後,孫權又把荊州最南邊的桂陽郡,收入了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