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踏三國

第五百四十章 震懾四方

字體:16+-

自青龍戰艦上的拍杆,也就是船舷兩側的大柱子落下的那一刻開始,到萬箭齊發在水麵上精準的組成一個巨大的“梁”字,岸邊圍觀眾人的嘴,便沒有合上過!

什麽叫震撼?什麽叫不可思議?什麽叫精銳中的精銳?

今日,大梁先後登場的十七支部隊,給出了答案!

尤其是壓軸登場的伏波銳士,他們帶給人們的震撼,實在是太強烈了!

奔雷騎等精銳,早就在戰場上揚威了,而新練成軍的伏波銳士,可是第一次亮相啊!

第一次亮相的伏波銳士,初次登場便拿出了如此震撼人心的表現,試問誰人不服?要知道這裏可是北方,是不善水戰的北方,並非是湖泊遍地的江東和荊州啊!

再加上新式的青龍戰艦,強大的拍杆,不用劃槳便能自動前行的科技,伏波銳士簡直是水麵上無敵般的存在!

莫說北方的曹操了,便是南方的孫權,豈敢在水麵上與伏波銳士爭鋒?

有了這支強大的精銳水軍,馬超隨時可以揮兵南下,進擊江東和荊州了。

那所謂的長江天險,在渡水如履平地的青龍戰艦麵前,完全失去了天險的味道!

更何況,誰都知道,義勇軍不可能把所有的手段都亮出來,他們今日在眾人麵前所展現的東西,都是馬超想讓世人看到的,各支義勇軍中,必定還有隱藏的底牌沒有亮出來。

即便如此,單單是表麵上亮出來的這些東西,便已經足夠令人驚歎了!

青龍戰艦帶著白虎戰艦和艨艟戰船離去,渭水上隻留下一片波動的水紋。

直到周瑜率領伏波銳士遠去,岸邊的眾人才在震驚中清醒過來。

數不清的大梁百姓,紛紛跪倒在地,以手加額,對著點將台的方向頂禮膜拜,心悅誠服的高喊了起來:

“大梁萬歲!吾王萬歲!”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犯我大梁者,必殺之!”

“吾王威武!天佑我大梁!”

……

一聲聲由衷的讚美,匯聚到一起,組成一股衝天的聲浪,震動天地,甚至不惜冒著大不敬之罪,把“萬歲”這個專屬於天子的詞匯,冠到了馬超的頭上。

在老百姓們的心目中,馬超配得上這兩個字!比大漢天子劉協更配得上!

顯然,在大閱兵的過程中,大梁境內的老百姓們,對義勇軍的強悍有了全新的認知,紛紛被折服,歸屬感和榮譽感,陡然變得空前強大起來。

如果現在再發生一場大瘟疫的話,想必再也不會有人受到小人的挑撥,意欲和義勇軍作對了。相反,老百姓們一定會緊密的團結的義勇軍的周圍,共同去抵抗那些對大梁不利之人。

而那些別國的細作,則是滿臉苦澀。

大梁的強大,遠超他們的認知;大梁之主的英明神武,更讓他們幾乎失去了與大梁作對的勇氣。

點將台上,馬超再次拔出巨闕重劍,大聲說道:“義勇男兒,誓死捍衛大梁!至死方休!”

眾多的將士瞬間熱血沸騰,附和著馬超聲嘶力竭的呼喊道:“誓死捍衛大梁!誓死捍衛大梁!!”

這一刻,馬超仿佛化身為了救世之主,承載起了大梁軍民們所有的期望。

神威天將軍之名,將再次傳遍天下!

點將台的角落裏,孫尚香看著馬超偉岸的背影,忍不住有些癡了。

馬雲祿的美眸中,亦是異彩連連,她為自己有這樣的兄長而自豪!

發覺到孫尚香的異樣後,馬雲祿用玉肘輕輕碰了破孫尚香,淺笑嫣然的低聲說道:“怎麽樣?人家大哥可是世間第一大英雄哦,你要再遲疑,可就沒機會嘍。”

“討厭死了你……”孫尚香見馬雲祿一語道破自己的心事,難得的嬌羞起來,但是看向馬超的目光,卻更加的堅定了。

女人,都是崇拜英雄的,美女愛英雄,天經地義。

此生,非梁王不嫁!

孫尚香暗自在心中做出了決斷。

大閱兵之後,一切恢複了正常。別國的細作們在見識到義勇軍的強悍之後,大部分都不敢再潛伏於大梁境內,夾著尾巴逃出了大梁。

隻有少數的細作妄圖變換身份潛伏下來,可短短半月之內,他們便被神機營密探神不知鬼不覺的清楚掉了。

之後,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大梁閱兵的過程,便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甚至越傳越玄乎,簡直把義勇軍描繪成了天兵天將一般,而梁王馬超在這個過程中,也變成了一個不可超越的傳說。

各地的老百姓們,得知大梁的強盛之後,紛紛攜家帶口,離開家鄉故土,前往大梁境內定居了下來。

百姓們生活在這個戰亂的時代,不是他們可以進行選擇的,但是他們可以選擇一位強者來保護他們,讓自己的生活變的更加安穩。

事後經過統計,這一次大閱兵,讓超過十萬的老百姓們來到了大梁,成為了大梁的一員。

各地的豪門士族從各個渠道收集到了大梁閱兵的過程後,無不震動。一些深諳明哲保身之道的家主,通過各種手段,把重禮送到了大梁,意欲和馬超先行結交,免得日後義勇軍兵鋒所致,這些大家族遭受戰火之災。

對於這些價值不菲的重禮,馬超並沒有拒絕。他當然清楚各地大家族的意圖,知道不過他們不過是一些首鼠兩端的小人罷了。可這並不是他把到手的重金拒之門外的理由。

當然,馬超深知“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他絕不會讓自己和大梁變的腐朽。於是,一筆筆的重禮,就成為了義勇軍的軍餉,一分不差的封存進了府庫之中。

當各國的細作回到自己的地盤,把消息告知給各自的國君之後,大漢徹底震動了。

大魏的魏王曹操,久久不能平靜,目視長安的方向,一整日未曾開口說話。通過細作的描述,和大魏的軍隊一對比,曹操立刻便發現了差距。

在曹操的心中,馬超是他此生最強勁的對手。原本曹操還有一半的把握,可以和馬超強掰手腕,可是現在,曹操真的沒有這個底氣了……

江東,剛剛晉位吳王不久的孫權,在此之前意氣風發,為自己率軍奪下荊州四郡暗自歡喜。可在詳細的看了大梁閱兵的過程後,他整個人都呆住了。

伏波銳士!五萬的伏波銳士!馬超訓練這支精銳水軍的目的不言而喻,他孫權拿什麽來抵擋?

長江天險?

五十萬江東子弟兵?

簡直就是笑話!

孫權的心,徹底亂了。

看來,是要重新考慮孫尚香的婚事了,如果能和大梁之主結成秦晉之好,說不定,吳國將會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承受大梁的兵鋒。

蜀國,成都。

朝野一片震動。

一年多之前,蜀國的先主劉備可是舉全國之力,和馬超在漢中死戰不休的。

兩國的仇恨,早已是不死不休了。如今蜀國國力衰退,大梁卻更加強盛,馬超早晚是要揮兵南下的,屆時,蜀國形勢將岌岌可危,說的嚴重一些,便是被滅國也並非沒有可能。

更讓蜀國群臣感到害怕的,他們往昔引以為屏障的棧道、劍閣、重山,在人家大梁眼中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人家有木牛流馬啊!

木牛流馬,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舊派益州派係的官員們,對劉備的不滿,驟然攀升到了鼎點,他們覺得如果不是劉備一意孤行,強行征兵和大梁發生摩擦,又豈會埋下今日的滅國之禍?

現在好了,劉備死於白帝城,倒是一了百了了,可還活著的人們又該怎麽辦?等著大梁的勇士們殺過來,把他們一個個的斬盡殺絕嗎?

蜀國派係之爭,因為大梁的閱兵,發展到了最激烈的階段,三個派係的人相互指責,互不信任,蜀國的朝政,亂成了一鍋粥。

即便劉備臨終前,托孤於管亥和李嚴,可麵對如此棘手的局麵,他二人也是有心無力了。

蜀國朝政的混亂,逐漸蔓延,影響到了各地郡縣,一時之間,原本空前強大的蜀國,竟是隱隱有四分五裂的跡象了。

就在蜀國風雨飄搖之際,盤踞南中的蠻王孟獲,窺到了蜀國的亂象,毫不猶豫的率領三十萬南蠻人起兵,在蜀國的邊境攻城略地,殺的邊境的蜀兵丟盔棄甲。

南中位於益州的西南邊,乃蠻荒之地,此前曾向大漢稱臣,成為大漢的附屬國之一。而昔年攻克南中的,便是馬超的先祖——伏波將軍馬援。

後來劉備入蜀,曾意欲將南中收入囊中,可蠻王孟獲態度強硬的很,根本不搭理劉備的示好。劉備為了搶奪漢中、對付馬超,也就沒再繼續向孟獲施壓。

如今的南中,可謂是國中之國,早已不服從大漢朝廷的指令了。

而蠻王孟獲在和漢人的相處過程中,從漢人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絕不是一個隻會依靠蠻力的野人。南中在他的帶領下,漸漸變的強盛。

隨著南中的強盛,孟獲的野心也就日漸增大,不再滿足於隻做南蠻之王,趁著蜀國派係爭鬥、混亂不堪之際,他看準機會,悍然出兵,意欲在蜀國的版圖上,強行割下一塊肉來。

南蠻的入侵,對蜀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