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閥之上

第226章 宮變

字體:16+-

永寧殿乃是長樂宮內規模最大的一處殿宇群, 其西接永寧寺,東臨長樂宮南北軸線,將整個長樂宮占據泰半。陳霆原居於永寧殿西側的一個堂間裏, 但在許平綱假衛尉與崔孝接手後,他也乖覺地移居至外圍的一處院落裏。

此時院中大門緊鎖, 院內已有近百名帶甲精兵待命。陳霆雖非武將, 但畢竟也是名門之後,家中略有薄財,先前在荊州也經營的頗為用心, 因此附從者甚眾。

作為最先與崔諒成事之家,陳霆兄弟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崔諒初期之所以能夠成事, 大多依靠陳霆兄弟在荊州世族中的運作與支持,其中更有部曲家兵以助其在荊州立足。之後陳霆亦擔任魏興郡郡治西城縣令一職, 有著地方實職之便,部曲又再度壯大, 如今已有近三千人建製。

不過入都後,崔諒也對他的部眾進行動手分割。首先名其弟陳震回荊州籌措糧草, 陳霆不得不分一千餘眾與胞弟。隨後又以逍遙園不得無人護衛為由, 抽調八百人護衛逍遙園。最終以陳霆兵力不多,難堪大任,引崔孝、許平綱共同護衛永寧殿, 完成了對陳霆部的切割。

風起而人不定,黑夜的沉寂一點一點地被烽火點亮,被鐵蹄踐踏, 被刀槍割裂。陳霆拿起一把佩劍, 這是他剛任參軍時崔諒賞賜給他的。蘇瀛剛受封荊州刺史之位,而他也在邊境的一場小戰中落敗, 彼時他們都是失意之人。

陳霆伸出手指,劃向了劍鋒,聚堵在指尖鮮紅的血一滴一滴地冒了出來,順著指縫,溫熱地、輕佻地淌過執筆多年早已變形的指骨,最後匯聚在掌心,漫過粗糙的手繭。繼而燭光更紅了,紙上的辭呈也鮮明了。疼痛,如同曾經的吞聲之訴,恨意,化為今日的染血之箋。

他自問無法做到像荀彧一般,在窺得相互扶持的終點後,在理想與忠義之間自我了斷。曆史的巨艦太過雄麗,權力的浪濤太過炫目,他還想再行駛的久一點,遠一點。

陳霆起身,將這把佩劍與辭呈一道放在房間內,隨後出門,麵對一眾部將道:“時辰已到,隨我出發。”

數百名部將沿途各將隨員召喚出營房,旋即宣布崔諒已戰死的消息,未等大家反應過來,便下令即將攜皇後詔令前往永寧殿護衛皇帝。以往崔諒調動兵防與武庫多用自己的手令,而非用皇帝詔。此時崔諒已死,崔敬亦不在宮中,眾人也知凶多吉少。如若崔諒戰敗,屆時自己一方沒能找到一個可以依托的庇護,那麽結局可想而知。因此在眾人見過加有皇後印璽的手詔後,也都振奮非常。

集兵後,陳霆很快將這些人兵分兩路,一路隨自己至永寧殿,另一路則前往長樂宮北門。

此時,永寧殿外已被崔孝部把守,守將見陳霆前來,當即攔下:“城外**,崔小將軍下令讓右衛將軍護衛此處,就算是陳公來,也不能進去。”

陳霆聞言則禮貌後退道:“我等也並非要入內,隻是軍情緊急,事關……”他忽然壓低聲音對守將道,“事關丞相身後之事,現下必須讓右衛將軍出麵,至少要表個態度。還請將軍幫忙通傳,也勿要泄露於他人。”

那守將也是一驚,道:“既如此,那請陳公速隨我來。”

陳霆道;“勞煩將軍了,這兩位乃是奉崔小將軍之命帶來任命書與印綬,隻怕還需一同前往。”

“那是自然。”

守將答應後命人將陳霆等人搜身解劍,待看到方盒時道:“這……”

陳霆笑了笑:“此事誠不敢泄密,恐另他人不快啊。”

那守江也頗為乖覺,知道大將既死,手下少不得有部將爭權之事,如今眾目睽睽之下,也不好再去探問,因此便放行了。

陳霆入內後已近半個時辰,守將也覺有異,剛要命人去崔孝房間內察看,卻見留在外麵的陳霆部已大為不滿,開始吵嚷,甚至忿忿言,懷疑崔孝已殺陳霆,鬧著要進去察看。

吵鬧聲不絕於殿外,在殿內侍奉的楊寧最先走了出來,即便是睡覺,他也是甲胄在身。隨後王謙亦從西側一間小屋內走出,他並無武器,門外的吵鬧與先前城外的廝殺聲讓他睡不著覺。他總覺得今夜一定會發生什麽事,因此早早在枕邊放了一塊牆磚,也是合衣而臥。最後,連居住在東配殿的吳淼也打開了門,雖被士兵攔下,不能出來,但也目光訝異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忽然隻聽不遠處有一聲大喊:“王師回攻,崔孝已死,伏地者不殺!”

隨後不等永寧殿外守將反應過來,陳霆部眾忽然拔刀,砍下守衛的頭顱,進而衝進了院中。

廝殺聲越來越近,此時殿前侍衛也反應過來自己的主將已然出事了。這些人皆是崔孝生前親信中的親信,聞言後便拔劍指向王謙、楊寧等人,很明顯要衝進殿內,劫持皇帝作為人質,盡力做最後一搏。

刀劍相向之下,楊寧一聲怒喝,揚手殺掉了衝在最前的士兵,隨後幾人便戰戰兢兢,遲遲不肯向前。主將已死,這種情況下外麵的局勢誰也不能夠猜度,此時這些人漸漸恢複了理智,忽然意識到即便劫持了皇帝,自己未必就能夠全身而退。況且按照眼前楊寧的架勢,若要衝進去不交待幾條人命是不行的。既然都是為了求活,實在不必如此劃算。如果最終崔家戰敗,那麽劫持皇帝,殺傷前衛尉,足以讓他們株連舊族,死無全屍。

正當這麵僵持不下時,吳淼處最先打開了局麵。老太尉畢竟仍有威望在,況且當年崔諒的荊州軍在先帝時也多賴自己提拔,以此一番溫言勸說下,禁錮自己的士兵很快答應放行。

然而正當吳淼打算與殿前侍衛交涉時,忽然幾支羽箭破空而響,殿前守衛每人皆如刺蝟一般,被射穿在地。

陳霆此時已帶人氣勢洶洶走到殿前,先前他也聞得陸振交待,務必要清殺這些殿前衛,以避免這些人為他人所用,影響最後的大事。陳霆自然明白陸振說得所謂他人,正是太尉吳淼。若讓吳淼接手這些宿衛,人力上雖不能與他分庭抗禮,但也會剝奪部分話語權。而這些話語權在最終陸昭衝進殿內亦或是其他人衝進殿內時後會被如何評判,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自己也為了陸家,他必須要將這些崔孝所掌的宿衛斬盡殺絕。

“陳霆,你濫殺無辜,難道也想造反!”果然,怒喝自楊寧口中宣揚而出,劍鋒幾乎要掠向陳霆。然而吳淼卻按手阻止了下來,他明白既然陳霆是有預謀地取得了宮禁控製權,那麽宮外也會有人與他呼應。如果貿然殺了陳霆,那麽無疑也會給解救他們的人造成困難甚至讓這些人枉死在外。而荊州軍在沒有任何威脅後,一定會反攻永寧殿,嚴格控製皇帝,甚至會將皇帝南移至荊州,作為人質,繼而讓後麵的人反攻京畿更加棘手。

陳霆後退一步,放下兵刃下拜道:“霆身為人臣怎敢有二念。早年隨崔諒陳兵扶風,實乃無奈之舉,如今眼見蒼生齏粉,渭水腥紅,幡然醒悟,決定護軍殿前,再不為逆賊所用!隻是殿前這些宿衛借由崔孝掌管,乃崔家嫡係心腹,今日諸公好心勸阻,但來日這些人未必不會心生恨意,因此宜早除之,以免未來禍患。”

吳淼不置可否,隻冷眼看著陳霆,他明白陳霆背後站著的人是誰,除了陸振這個少府監,還能有誰。然而陸振此人就真的這樣可信麽,如若此人借機南逃複國,誰能阻止的了呢。

此時殿門慢慢推開了,走出來的是宣室殿內監劉炳,隻見他麵帶微笑對陳霆道:“陳參軍能忠君愛國,斬除奸佞,皇帝也甚欣慰。隻是如今皇帝病重,需要靜養,還請陳參軍謹守本職,護衛宮廷,莫要衝撞吵鬧啊。”

陳霆聞言趕忙向殿門方向叩首道:“臣謹謝君恩,如今賊逆崔孝已然伏誅,請陛下放心安歇。”

待劉炳回到殿中,殿外眾人仍是疑雲紛紛,不禁向陳霆問道:“可是太子殿下回攻長安?”

陳霆聞言隻是苦笑不答。眾人見他此態,自知不會是太子了。

待眾人各自回殿護衛,陳霆也將自己這一部人布防四周。片刻後,陸振亦帶人入駐,並攜帶了不少糧米物資與大量的油料。如果陸昭沒能得手,荊州軍有人回攻,那麽這裏無疑將要麵對一場死戰。然而隨著陸振的到來,整個長樂宮也引起了巨大的**。

崔孝即死,其餘宿衛也在陳霆與陸振的勸說下放鬆了守衛,暫時集中到一處,同時也得到了陸振不予追究的保證。而人被關押在宮中的不少朝臣此時也紛紛匯聚在永寧殿外,其中便有從連接未央宮廊橋摸進來的薛琬,此時以大長秋身份要求入內,護衛皇帝。然而無論眾人如何要求,陸振與陳霆皆不為所動,僅以皇帝仍在休息為由,拒絕了所有人的請見。

當即便有人出麵質疑,指責陸振挾君自重,要求麵君,卻下下一刻被斬於階前。

陸振將劍橫在身前,冷冷道:“再有敢進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