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四百五十八章 你惹火我了!

字體:16+-

一片狼藉!

剛才在這驛館之前聚集的足足有上萬人,可如今,這條大街上,滿地狼藉。

到處是被擠掉了的鞋子,數百人躺在大街上進氣少出氣多。

胡宗憲指揮著衙役土兵們救助傷者,心裏十分後悔。

如果不是自己剛才一時衝動說了那幾句話,可能包悟來就不會出來,如果包悟來不出來,就不會發生這麽大的踩踏事故。

可是回頭看看包悟來住的驛館,忍不住又歎了口氣。

世事無常啊!

整個驛館已經燒做了一隊焦炭,如果剛才不是包天師來到前麵看望百姓,現在說不定……

這都是命啊!

胡宗憲來到馬車邊,掀開門簾,包悟來麵如死灰,抖成了一團。

“這實在不像個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高人,隻不過,這人的運氣出奇的好,很有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天命吧!”胡宗憲心裏嘀咕,嘴上關切問道:“包天師,您可還好嗎?”

“還好,還好!”包悟來嘴唇青紫,哆嗦著說道。

包大娘也是渾身顫抖,身子抖成一團,剛才如果不是她想親眼看看包悟來是多麽威風,所以跟在了包悟來的身後,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啟稟大帥!”總督府的衛兵撲滅了驛館的火勢,滿麵塵灰過來道:“大帥,咱們已然撲滅了驛館的大火,初步看來是有人縱火,而且縱火的點有五六個之多!”

“看來這些倭寇是恨透了您啊!”胡宗憲滿臉擔憂地看著包悟來。

他坐鎮東南多年,一直是整個江南一帶剿滅倭寇的總指揮,什麽樣的陣仗沒見過。

可倭寇居然派人潛入杭州城行刺,這種事情可從未有過!

由此可見,覆卮山下那一戰,包悟來的出現,的確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胡……胡大人,那刺客剛才口中叫的什麽二泉是什麽人?”包悟來縮成一團,卻還忍不住問道。

“這人!”胡宗憲表情沉重,道:“據說,那日在覆卮山下圍困我與俞大猷二人的,便是此酋。據說他的真名叫做二泉春二郎,本是倭寇的一個失了主子的浪人,後來成了倭寇,因為武藝高強,後來成了倭寇頭領,此人不但野心頗大,而且詭計多端,咱們大明朝的軍隊多次在他手裏吃了大虧!”

“胡大帥,那廝口中說的忍者?”徐文長手持寶劍,在一旁護衛。

如今他不擔心別的,隻怕無法安全護送師公回京。

“據說倭國國內戰亂多年,為了刺殺對手,倭國的諸侯們訓練出了一種專門刺殺敵人首腦的刺客,便叫做忍者,據說厲害非常,隻是卻從未見過!”胡宗憲搖頭歎道:“包天師,這事說起來是我的不對!隻是眼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以下官看來,天師還是盡早回京的好!”

“隻是這一路上……”徐文長麵露猶豫。

杭州城可是大城,戒備森嚴,可即便如此,還是有倭寇的刺客混了進來,若是此時回京,這一路之上,隻怕不會太平。

“文長不必擔憂,到時候本官派親衛隊親自護送兩位回京!”胡宗憲也怕了,若是不能護送包悟來等人回京,他的心裏也過意不去。

徐文長看了一眼包悟來。

包悟來沒說話,顫顫巍巍從車裏爬了出來。

眼前一片淒涼景象。

隻不過幾個倭寇,便大鬧了杭州城,而且造成了這麽多無辜百姓的死傷!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包悟來歎了口氣,看了一眼包大娘,又看了一眼徐文長,最後目光落到了胡宗憲的臉上。

“胡大人,本欽差此來,是來浙江祭海的,那一晚在覆卮山下,咱們是祭天,接下來還要勞動胡大人,配合本欽差祭地,然後祭海!”包悟來一生軟弱,可是眼前的景象,使得他明白,自己必須要為抗倭出一份力氣。

“哎!”

胡宗憲也歎了口氣,道:“事到如今,下官也不隱瞞欽差!咱們本來做了大半年的準備,積蓄糧草,訓練士卒,準備在今年過了年後一起行動,剿除倭寇,不想這次一鬧騰,不但士卒損失頗多,便是積蓄下來的糧草,也消耗了大半,最近想發動士卒,實在很是困難!”

“困難?!”

包悟來也有些火了,他快走了幾步,來到大街之上。

事情剛剛平定,那些與家人失散者已經大著膽子慢慢出現在了街麵上,一邊痛哭流涕,一邊到處尋找失散的親人。

“這樣的事情還要發生多少?你看,你們看,這些可憐的百姓有什麽罪過,居然要承擔如此痛苦!”

包悟來越說越激動,振臂高呼道:“我大明朝物產豐饒,人口百倍於倭寇,隻要大家萬眾一心,為什麽不能消滅區區幾個倭寇!我包悟來身為天師,定當拚卻這條性命登壇作法,務必要將倭寇一掃而光!”

寂靜!

整個大街上的人全都站住了,抬起頭來看著這位須發飄揚的包天師。

“啪!”

“啪!”

“啪啪啪!”

掌聲由零星半點慢慢匯聚起來,鼓掌的人越來越多。

“諸位!”包悟來朝著四麵八方趕來的百姓拱手道:“貧道乃是皇上敕封的天師,不是貧道誇口,當世貧道的道行敢說第二,無人敢說第一。本來貧道是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天地有好生之德,豈容倭寇橫行至此!今日,我包悟來要設一台羅天大醮,為這些冤死的百姓祈福,為前線抗倭的將士們籌募軍糧,但凡捐款超過一百兩者,便得以名列貧道這羅天大醮之中,保管諸位今生今世,生生世世平安順遂!”

說完,包悟來快步走到街邊一口水井旁,道:“明天天亮之前,貧道要見到這口井被銀子填滿!文長,登記造冊之事便交給你了!”說完包悟來拂衣而去。

“這……這也行?”胡宗憲愣住了。

他在江浙一帶抗倭多年,這所用的每一兩銀子都是朝廷撥下來的軍糧,從來沒見過有人用這種法子朝百姓要錢的。

說心裏話,胡宗憲不相信有人會出這種錢。

“包天師,小人是個普通百姓,沒有那麽多銀子,我這隻有一百個銅錢!”一個平時在附近擺攤的白發老者站起身來,從懷裏掏出一百枚銅錢,扔到了井裏。

“還有我的!”

“還有我的!”

大街之上,一個個普通百姓停下腳步,掏出懷裏多多少少的散碎銀子,投入了那口井之中。

沒有人到徐文長麵前登記,所有人都是把錢投進井裏,然後轉身就走。

就在剛才,他們還是張三李四王五趙六麻子,他們還是街邊的小販,是要飯的乞丐,是種地的農夫。可如今,他們都是大明朝的百姓,他們都是抵抗倭寇最有力的後援。

胡宗憲的眼睛也濕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