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天高皇帝遠
徐文長那是天下聞名的才子,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論學識,這大明朝上下,又有幾個能與徐文長比肩?
論交情,又有誰比徐文長更加掛念歸有光。
畢竟兩個人同拜一個恩師,同睡一張床,同挨一條悶棍,這是何等的交情?
每每想到這些,徐文長就覺得心裏一陣陣的溫暖,仿佛當初與歸有光一起挨的毒打就在昨天,而身上的傷痕還在隱隱作痛。
感覺還在,人卻已經遠在天涯了。
徐文長筆走龍蛇,千言揮筆立就。
寫完之後,徐文長直起腰來,長長出了一口氣。
這一篇文,感情充沛,文筆優美,更為難得的是,徐文長將自己對於歸有光的思念融入到了筆意之中,揮灑之間,這一篇書,算得上是徐文長最為滿意的作品。
字林之俠客,八法之散聖。
這是徐文長在大明朝書壇的赫赫威名。
可是一直到今天,徐文長才感覺自己配得上這十個字。
徐文長將熱切的目光投向了恩師包大農。
身為恩師的弟子,徐文長的內心之中最渴望恩師的認可。
不錯,他徐文長的確中了狀元,可是那又怎麽樣?恩師是狀元的恩師,豈不是比狀元更厲害?
雖然他徐文長也曾在浙江立下過汗馬功勞,不但率兵衝入倭寇大營,橫衝直撞,還收服了倭寇匪首半天風。可那又怎麽樣?如果不是恩師的錦囊,自己能夠立此奇功嗎?
所有的文治武功,在恩師麵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隻不過恩師是個閑雲野鶴之人,向來不在意這些東西罷了。
可是隻有一樣,就是自己的這一筆字,徐文長還是很自負的。
雖然這對於恩師來說,不過是細枝末節,想必恩師不屑於學,可即便如此,徐文長還是渴望得到恩師的認可。
“恩師,弟子寫好了,請您過目!”徐文長將恩師請到了桌案旁邊,臉上一副謙虛的模樣,目光隨著包大農看向了那幅字。
徐文長自己也震驚了。
雖然剛才就覺得自己寫的不錯,可是現在一看,這哪裏是不錯,簡直就是傑作!
據說當年書聖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時候本來是趁著酒醉隨手為之,可是回到家之後無論怎麽再寫,都寫不出來那種感覺了。
徐文長在這一瞬間感覺到自己與書聖有了靈魂上的溝通,忍不住心裏高興。
畢竟,在這一篇書信中,徐文長融合了行草隸楷篆,魏碑顏筋和柳骨多種不同的技法!
“恩師,您看……”徐文長滿心歡喜。
“嗯,不錯!”包大農點了點頭,皺眉道:“信寫的不錯,隻是這幾個字拉的長長的,那幾個字有擠作一團,這三個字分明是錯字……”
包大農皺眉看了半天,發現自己認識的字沒幾個,心裏給徐文長打了一個不及格,不知道這廝當年的狀元是怎麽考上的,若自己是考官,就這卷麵分也要先扣九十九分。
他這還想教訓徐文長兩句,轉過頭卻見徐文長雙目流淚,委屈的不行。
“哎,算了算了!”包大農拍了拍徐文長的肩膀,道:“這些日子以來,你一邊做官,還要在家裏幫忙,想必是沒時間練字,退步了倒也沒什麽,以後多多練習就是!”說罷轉身回去了。
徐文長對著自己這一封傑作,眼淚啪嗒啪嗒直掉。
為什麽,這到底是為什麽?
為什麽要獲得恩師的肯定就這麽難!
徐文長又攤開一張紙,拿起毛筆,閉氣凝神半晌,終於平複了心情。
然後徐文長睜開眼睛,看向那張紙。
嘴角不由抽搐了兩下!
“為什麽?為什麽我的內心裏會有這麽強的挫敗感?為什麽這張紙看過去,不管這第一筆落在何處都是敗筆?”徐文長握著毛筆,汗珠子啪嗒啪嗒的掉了下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徐文長終於長歎一聲,放下毛筆,同時也放棄了重新書寫的想法,老老實實將那張信紙隨便折了兩下,放進了信封裏。
徐文長將信封好,叫來牛五。牛五接了信,直接出了北門,如今北門內外已經成了京師重要的糧食集運地。
從河北以及江浙運過來的糧食多到數不清,都在這裏裝車,往紫荊關方向運去。
牛五找了個熟人,出了二兩銀子,將這信托付給了販運糧食的老客,自己回家去了。
卻說這信從京師西門出發,一路上穿山越嶺,過山渡河,曆經風雨,非隻一日,終於來到了紫荊關,最後又輾轉人手,終於到了廣坤的手裏。
“歸相公,家裏來信了!”廣坤和尚拿著信跑出門去,終於在廣場上找到了歸有光。
此刻的歸有光塵灰滿臉,半尺長的胡子遮蓋住了臉龐,正在廣場之上教一群娃兒們認字,聽說京師來信了,也是大喜,趕忙來到城頭之上,迎著夕陽,將信封撕開。
“是徐師兄的信!”歸有光眼睛裏放著光芒。
“嘖嘖嘖!幾個月沒回京師,想不到京師居然發生了這麽多事,徐師兄居然在浙江抗倭前線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歸有光忍不住嘖嘖稱奇。
“歸相公,有啥好事,給咱說說唄!”廣坤也靠了過來。
在這邊關上幾個月,廣坤沒地方剃頭,頭上的頭發長了老長,以至於廣坤很想再繼續做道士。
“等一會你自己看去!”歸有光如饑似渴地將這信翻來翻去看了好幾遍,每一個字都仔仔細細的品味了半晌。
“師祖和徐師兄在浙江做下了驚天動地的大事,隻可惜我歸有光困守孤城啊!”歸有光微微歎了一口氣。
過去的幾個月是極為艱難的幾個月。
這方圓一百多裏的百姓都聚集到了紫荊關裏,每天靠著歸有光買了的糧食過活。
這樣一個嚴寒的冬天,對於散居在山裏的窮苦百姓來說,絕對是一場巨大的考驗,可是有歸有光在,大家不但有的吃,而且吃胖了,臉上有笑容了。
閑居無聊,歸有光隻好教城裏的百姓們識字。這一個冬天下來,居然掃盲的效果很好。
隻是最可怕的事情還是出現了。
如今歸有光帶來的一百萬兩白銀已經用的七七八八了,供養城裏這些百姓,倒還能堅持個把月,可是要說用來修葺城防,那是再也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