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忽悠

第744章 攘外必先安內

字體:16+-

“不要怕,不要怕!”嚴嵩微微笑著,伸手拍了拍微微發抖的朱載圳。

“景王殿下,你可能不知道,此時此刻,乃是你我最安全的時候!”嚴嵩笑眯眯地,一點也沒有擔心的樣子。

“可是……可是嚴閣老,如今京師內外形勢崩壞啊,據說今年韃靼人的來勢可是比庚戌之變時更大啊!”朱載圳滿麵不解望著嚴嵩道。

“沒錯,這次韃靼人的確勢大,的確比庚戌年時更大啊!”嚴嵩舒舒服服坐下,拿起一杯香茗,在鼻端聞了兩下,笑道:“隻是可惜還不夠大啊!”

“嚴閣老,您老的意思,小王不懂啊!”朱載圳差點沒哭出來。

這是什麽意思?

這大明朝是朱家的大明朝,如今外敵已經打到了京師門口,萬一京師失守,到時候即便自己可以克繼大統,又給誰去做皇帝?

“其實很簡單!”嚴嵩指了指身後的書架,笑道:“景王殿下,這後麵的書架上,都是我最愛看的史書,這些年來,我看了又看,終於,就在最近,我覺得自己看通了,看懂了!幾千年來,任何一個國家也好,朝代也罷,最可怕的你說是誰?”

“要小王說?”朱載圳回頭看了一眼那一大堆書,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朱載圳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可是偏偏一看到書本就想睡覺。

旁人都是在書房裏擺書,隻有朱載圳別出心裁,在臥室裏擺書,旁人隻道朱載圳勤奮好學,廢寢忘食,其中的道理卻是隻有朱載圳一個人知道,那就是,隻要一看到書,朱載圳馬上就想睡覺。

若是往常見了這麽多書,朱載圳隻怕早已昏迷過去了。

如今隻打了一個哈欠,已經是朱載圳強自支撐的結果了。

別說看,朱載圳自來連翻也不會去翻一下。

朱載圳老老實實地搖了搖頭。

“嘿嘿嘿!”嚴嵩微微笑了兩聲,道:“王爺未來是要做皇帝的,要讀的是天下這本無字書,自然不必來讀這有字之書了!可是似我這等人,隻能好好讀書啊!”

嚴嵩隨手從書架上拿起一本書來,卻原來是陳壽寫的三國誌。

嚴嵩信手翻了兩頁,笑道:“自古以來,北邊的那些胡人,便是咱們漢人的心腹大患,可是如果認真研讀史書的話,殿下就會發現,亡於胡人之國,那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亡國之因,其實都差不多,那就是朝廷內部出了問題!”

朱載圳自來不肯讀書,聽得雲裏霧裏,忍不住撓了撓腦袋道:“嚴閣老切莫賣關子了!”

嚴嵩歎了一口氣,突然之間覺得有些悲哀。

“其實老臣是想告訴王爺,王爺實在不必操心京師之外的韃靼人,這些韃靼人再厲害,也不可能危及王爺你,可是這京師之內,才是王爺最要注意的!”

“哦!原來如此!”朱載圳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所以,對於王爺來說,攘外必先安內啊!”嚴嵩的目光突然變得銳利起來,道:“王爺的擔心,老臣自然知道,可是王爺你想,那封奏疏自然是你寫的,可是派兵的建議卻是老臣提出來的,老臣不怕,王爺有什麽好怕?再說即便你我全錯,可是拍板的卻是皇上啊!”

“所以!”嚴嵩攤開手,笑道:“景王殿下不必擔心!”

“對了,閣老,上次你給本王的那些根莖,小王都已經派人種了起來了,長勢相當好!隻是不知道什麽時候可以派上用場?”一旦明白了自己的處境,朱載圳頓時來了精神。

“不要急,不要急!”嚴嵩緩緩擺手道:“景王殿下還年輕,不知道以退為進的道理,如今看起來景王殿下因為那一封奏疏之事,暫時落了下風,可正如同伸手打人一般,隻有將手收了回來,才能用力一拳打出!”

嚴嵩又喝了一口茶,突然道:“景王殿下,如今京城圍牆之上的情況如何?”

“哎,別提了,昨天小王去看了一眼,才一露頭,便有數十支箭飛了過來。嚇得我轉身就跑!隻不過倒是沒見到有人攻城!”一提起韃靼人來,朱載圳頓時臉色也變了。

“好!”嚴嵩點點頭道:“以這般形勢來看,那包悟來也沒幾天好躲藏了!”

嚴嵩低聲道:“景王殿下,看如今的情勢,這包家之敗隻在早晚之間,隻要包悟來上了城頭之日,便是包家破敗之時,隻是包家與裕王殿下之間的來往很是隱秘,所以當務之急,便是景王殿下要花出十二分的精神來去造謠!”

“造謠?”朱載圳就是一愣,說真話朱載圳不太擅長,可是要說造謠,朱載圳倒是輕車熟路。

“隻是不知道?”朱載圳雖然懂得造謠,卻是不知道該造誰的謠。

“簡單!”嚴嵩看著眼前的朱載圳,突然覺得很是欣慰。

自己的兒子嚴世蕃雖然喜歡胡鬧,做事沒有分寸,可到底還是個聰明人。

可自己眼前的這位景王朱載圳,根本就是天子本姓啊!

嚴嵩笑了笑,低聲道:“隻要景王殿下四處派出人去,說些不著調的話語,要麽就說包大農那廝投靠裕王,兩人私交甚密,或者說他倆本來就有龍陽之好也沒什麽!總之一句話,隻要包家一倒,一定要牽連到裕王,隻要他們一倒台,這天下遲早還不是您景王的!”

“哦哦哦!沒錯沒錯!”朱載圳到了此時,這才一顆心放到了肚子裏。

“還有!”嚴嵩壓低了聲音道:“如今京師之中,最緊要的就是糧食,隻要咱們控製了糧食,便控製了一切,那包悟來空有一個天師的名號,號稱可以撒豆成兵,我卻不信他可以憑空變出糧食來,到時候京師之中的百姓們鬧起來,可看他如何收場!”

“明白了,明白了!”朱載圳大喜。

身為一方親王,朱載圳並不缺錢,也不喜歡囤積糧食,可是如果這糧食關係到他未來是否能夠克繼大統,那麽這性質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朱載圳大喜,轉身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