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第四百四十七章:萬世不拔之基!

字體:16+-

“臣等見過陛下!”

就在劉禪剛剛回到宣室殿不久,奉詔而來二爺、三爺及趙雲、馬超幾名軍方大佬也是隨之趕了過來。

“此處非是大朝,幾位叔父就不必多禮了。黃皓,還不快上茶,沒點兒眼力勁兒……”

衝一旁伺候和黃皓瞪了一眼之後,劉禪卻是趕緊攔住了準備行禮的幾人。

“茶水那苦了吧嘰的的玩意兒,有啥好喝的……”

聽到劉禪讓人上茶,三爺卻是不禁有些失望的嘀咕了起來。

“哈哈,罷了!反正也快到午食了,讓人把飯菜送到這裏來吧,順便再把上次進的蒲桃酒給三叔他們每人來上一壺!”

聽到三爺那有些失望的嘀咕聲,劉禪也是隨即改了口,把這茶水換成了酒水。

沒辦法,隨著年歲的增長,如今也已經年過六旬的三爺,卻是被劉禪那擔心其身體的丈母娘夏侯夫人給限了酒。

所以,如今三爺想要開懷暢飲,也就隻有在外麵過過癮了。

……

“不知陛下召臣等前來,有何要事商議?”

等劉禪命安排完飯食之事後,二爺、馬超、趙雲幾人卻是開口詢問起了劉禪相召的正事上來。

“嗬嗬,其實倒也沒什麽大事。朕打算建一所親任祭酒之學校,一所專為我大漢軍人所設的學校,帝國軍校!”

聽到二爺幾人的詢問,微微一笑的劉禪,這才將自已召幾人前來的目的說了出來。

“呃,帝國軍校?專為軍人所設之學校……”

聽到劉禪所說,包括原本注意力都已經放到了酒水之上的三爺在內,幾名軍方大佬此刻全都帶著疑惑與不解的眼神朝他望了過來。

沒辦法,這學校雖然不是個新鮮事物,但專門為軍人所設的學校,幾人這也是第一次聽說。

畢竟文武殊途,自古以來這精兵強將,都是從戰場搏殺而出,有誰聽過是從學堂中‘學’出來的?

“嗬嗬,不錯,正是給軍人所設之學校!確切的說,此學校乃是為軍中將校所設,也可說此學校出來之人,皆為我大漢軍中大小將官……”

看著滿臉疑惑與不解的二爺幾人,微微一笑的劉禪,隨即也是點頭確認了起來。

“專為將校所設?陛下,自古以來,這名將皆為戰場搏殺而出,卻是未聞有讀書讀出來的……”

得到劉禪的確定後,二爺幾人卻是更為疑惑了。

很顯然,幾人卻是誤會了劉禪的意思,以為其是想要用這‘軍校’來培養‘名將’。

“哈哈,幾位叔父誤會了,名將皆為百戰搏殺而出,朕當然知曉。朕建這‘軍校’,非是為求培養名將而設,乃是……”

看著更為疑惑的幾人,搖了搖頭後,劉禪這才再次開口為幾人解釋起了這帝國軍校開設的意義來。

“自古以來,這軍中將校,多為將領私人任用提拔,時日一長,軍士隻知其將,不知國家……朕要讓我大漢之軍,上至將軍、下至普通士卒皆知曉,身為大漢之軍,當為大漢而戰,而非為將領私人所戰……”

麵對二爺幾人,劉禪絲毫沒有掩飾自已的真正用意,直接了當的將自已加強對軍隊控製權的目的,明明白白的告訴了幾人。

“另外,如今我大漢已經一統,這戰事必然也會大大減少。若是不想辦法加以防範,時間一長,我漢軍戰力也必將削弱……”

“這帝國軍校雖不一定能培養出名將,然至少可令軍中將校知曉如何打仗,不至於戰事來臨之時臨陣磨槍!且有我大漢諸多開國名將授課,屆時即便出上那麽幾個名將,也未必就是不可能之事!”

末了,繼加強對軍隊控製權的目的之後,劉禪也是將這軍校開設的其它好處也舉例跟幾人做了說明。

當然,用這軍校提高、加強武將係統的‘競爭力’,使之不至於在治世之時被文官係統所壓製,從而更好的起到托舉大漢之‘鼎足’作用的目的,劉禪卻是並未明說。

事實上,在劉禪的計劃中,這‘帝國軍校’隻不過是個開始而已。在他的計劃之中,如同文官係統中的州、府、縣學一樣,日後這軍校也同樣會在地方設立不同階段的軍校。

其目的,自然是要繼科舉這個文官選拔係統之後,再打造出一個係統的武將選拔係統出來,徹底杜絕以文禦武的情況出現。

“陛下英明,如此一來,不但將領擁兵自重的情況將徹底杜絕,今後我大漢之軍亦能長久保持強大戰力矣!”

聽完劉禪的一番剖析之後,趙雲這個劉禪絕對的嫡係心腹,卻是第一個對這軍校的設置明確表示了讚同。

“按陛下所說,若這軍中將校皆為軍校所出之天子門生,不止可杜絕將領擁兵自重之事,若遇戰事,這領兵之將亦可心無旁騖、專心戰事矣!”

繼趙雲之後,馬超這個自從投降劉備後就飽受那啥的驃騎將軍,此刻更是不由得感慨不已。

“若是早有此良法,亦不會有前漢崩塌之事矣!為我大漢萬世之基,此軍校,必設之!”

就在趙雲、馬超對這軍校之議表示讚同之時,一聲感慨過後,二爺更是麵色堅定的朝劉禪望了過來。

“阿鬥,既要設立這軍校,那總要有教學之‘博士’吧?要不你跟大哥說說,俺這車騎將軍不當了,讓俺去這軍校當個‘博士’如何?哈哈哈哈……”

就在二爺話音剛落之際,借著這個機會,三爺卻是再一次打起了致仕退休的主意來。

事實上,雖然三爺向來都是以莽夫形象示人,但事實上,劉關張三人裏,三爺可是讀書最多、最有學識的那個。

再加上這麽多年的統軍征戰經驗,理論結合實際之下,當個軍校老師,那絕對是綽綽有餘的!

“哈哈,三叔想去這軍校做‘博士’當然可以。不過這致仕之事,三叔暫時還是別想了。至於這軍校的教學博士……”

眼見這軍校之事得到了二爺為首的軍方大佬全力支持,心情大好的劉禪頓時也是不由得徹底放下了心來。

畢竟這軍校的好處不管說得再好,但削弱收攏將領對軍隊的控製權卻是事實,尤其是二爺這樣的軍方大佬。

所以,經曆過先前從二爺手中‘借’校刀手的事情後,劉禪一開始便沒有隱瞞這個目的,而是直接大大方方的說了出來以示坦誠。

而二爺也不愧是後世被道、儒、佛三家共尊之忠義化身‘關聖帝君’,對於劉禪這收攏軍權的舉動,不但沒有任何不滿,反而還給予了最為強力的支持!

至此,這徹底杜絕了日後以文禦武之事出現的軍校製度,就此誕生於劉禪這位大漢新天子的建興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