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番外三十一,桓溫的野心

字體:16+-

桓溫微微皺眉,他們身處學院之中,對於外界的消息所知者甚少,除了軍國大事之外,其他瑣碎事情都會經過嚴格把關,避免流入書院之內。

長公主曹瑜是什麽人,他們都很清楚。

天之嬌女,貴不可言,誰要是成為她的夫婿等同於擁有了一切。

但關鍵的是,這個消息書院其他人到現在都不知道,鍾會又是如何知曉的。

見同伴投過來疑惑的神色,鍾會隻能解釋道:“其實……你們也都知道,我鍾氏一族能有今天全賴司馬家暗中的扶持。可以說,我能進入鄴城書院讀書,也全賴司馬家在後麵幫助。在朝廷詔書下達的時候,他們便將文書第一時間送到了我這裏,我也明白他們的意思,隻不過,我有自知之明,想要奪得這唯一的位置自然不可能,但你們兩個都是我在書院之中最好的夥伴,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態度,我覺得這個機會你們也不要錯過。”

桓溫眼神之中閃過一道精光。

長公主夫婿,這個地麵上最為尊貴的男人,如果自己可以迎娶長公主曹瑜的話,自己一瞬間就可以扶搖而上,縱然自己沒有經過鄴城書院的學習,自己也可以成為這個帝國的頂尖存在。

況且桓溫所擅長的不是文學,而是征戰。若是迎娶了曹瑜而能夠出現在曹安民的麵前,經常露臉,勢必遲早會進入軍中。

縱然會有人覺得他靠裙帶關係,但對於桓溫來說,這些都不重要。

陳群之所以能夠接替糜竺成為戶部尚書,成為這最為重要位置的人物,靠的就是他的妹妹皇後陳嫣。

若無她,以陳群為齊國所立下的功績是斷然沒有機會坐在這個位置上。

桓溫自問實力絕對要強於陳群,他既然可以坐穩戶部尚書的位置,自己自然也可以成為另一個強悍的存在。

旁側的鄧士載看著眼前的鍾會搖搖頭道:“我不,我,我娘親和我說過,不管,管做什麽,都必須腳踏實地,這種事情我是絕對不會選擇的。”

鍾會無奈的搖搖頭,鄧艾是什麽脾氣他最清楚不過。況且以他的那個口吃的毛病,恐怕到時候在人多的時候,直接就會結巴的說不出話來。

鍾會更加希望的人選是桓溫。

因為桓溫的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魅力,若是他能夠成為這個乘龍快婿。對於自己也是一種外力,畢竟鍾會這些年也看清楚了,齊國這棵大樹,想要徹底站穩腳步不是那麽簡單的一件事。

遠的不說,齊皇曹安民就是一個手段極其厲害的人物,自己在治軍上遠遠不如桓溫。既然如此,還不如將這些機會留給桓溫,讓他去,自己則按照最開始的構想,躲在他的麾下,讓一切的壓力全部壓在桓溫身上,自己則安安心心的成長就好。

“縱然如此,但我們身在學院之中,縱然有這個心思,又如何離開呢?”桓溫顯得有些焦急,神色間也滿是急切之色。

鍾會看了看左右見四下無人這才低聲說道:“兄長若是有這個打算,我自然有辦法。”

“什麽辦法?”桓溫追問道。

鍾會清楚桓溫的性格,在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他斷然不會輕易答應,無奈之下,隻好解釋道:“書院雖然是隔絕在六部之外的單獨存在,但實際上也是接受禮部的管束。禮部侍郎司馬孚早已做好安排,若是我們之中有人願意前去彭城,他自然會做的神不知鬼不覺,在本來的名單之中將我們刪除。”

刪除!

桓溫頓時恍然大悟。

這是一條不歸路。

若是自己選擇了前往彭城,等同於直接退出了書院,之前的努力也等同於全部白費。

這一場賭博,實在是豪賭!

桓溫雖然自信可以贏得了書院中的這些青年才俊,但這次婚事既然是全天下招募,那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這裏麵若是有一人比自己厲害,那自己之前的一切犧牲也就全部白費。

他桓溫賭得起這一局嗎?

桓溫頓時有些愁苦。

他們桓氏一族集結了全部的心血,這才將他培養出來,好不容易過了考舉,若是現在就這樣當了逃兵,一旦最後沒有抱得美人歸的話,桓氏一族也將因為自己而徹底步入深淵之中。

鍾會見桓溫有顧慮隨即追問道:“桓兄有什麽顧慮?”

桓溫也知道鍾會不算是什麽外人,也直接坦然說道:“這門親事雖然好,但等同於是徹底斷絕了一切的後路,如果最終失敗,我們桓氏一族可就真的……”

陳群聞言笑道:“兄長放心,司馬閣老之前也來信說了,縱然不成,到時候他也會想辦法為兄長謀取一份功名,隻不過這個位置可能會比較偏遠,但最起碼也是一郡太守的位置。”

桓溫聞言更是不相信了。

齊國一個郡守那可是不低的職位,縱然自己從書院之中走出去,數年之內都不見得能夠混到這個位置。

司馬家縱然是豪門,但想將自己一個白丁就這樣變成郡守,這也是癡人說夢。

“你這是在和我開玩笑吧!我大齊的太守任免那可是要由陛下親自決斷,縱然是內閣大臣們也隻有參政和提議的權力絕沒有直接任免權。司馬大人能有這個本事?”

鍾會聞言笑道:“桓兄可能是不知道,我華夏正統的十幾個州之中,太守郡守的位置確實如此,但如果是十五州之地以外的地方,司馬大人保舉,絕對可以萬無一失。”

十五州代表著齊國最開始一統大戰打下來的華夏十三州和北方的寧平二州之地。

這十五州乃是華夏正朔,無論是經濟還是實力都是齊國的核心區域。

外圍所打下來的無數疆域,自然也需要留兵和官員鎮守。

這些區域因為距離本土較遠,一般官員的任職時間和人員都比較難選擇。

故而才有了內閣大臣能直接推舉任免的情況。

鍾會也是打算走此道路,但是現在為了讓桓溫上位,他提前將底牌告訴了桓溫,好打消他的後顧之憂。

聽聞如此,桓溫心中再無任何的猶豫,看著眼前的鄧艾和鍾會笑道:“我若能成功,則就是我們兄弟的出頭之日。”

鍾會也笑道:“有兄長這句話,我們也放心了。隻盼兄長,苟富貴勿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