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超級戰神係統

第六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

字體:16+-

江淮戰事仍在進行,吳軍各部不斷包夾攻擊戚繼光部。可惜戚繼光部就如同光溜溜的泥鰍一般,不斷在夾縫中尋求生存之道,數次攻擊,都讓他們趁機突圍出去。

戚繼光本來欲攻擊西曲陽,但各路探子傳來消息,吳軍緊隨而來。在佯攻數次之後,快速調轉方向再次渡過淮水。

淮水北岸,孫匡嚴陣以待。

兩萬大軍分布在淮水北岸數百裏江麵之上,見江麵之上齊軍各部再次過河,便快速集結準備攻擊。

淮水之上,戚繼光一身戎裝麵色嚴峻。

若是有水師戰船在此,自然完全不懼江對岸的敵人。

可如今,他們單靠竹筏,身邊又沒有投石機等遠距離攻擊武器,攻擊距離縮短不少。反觀敵軍,以逸待勞,占據了絕對優勢。

“都督,我們為何不一路北上,直取陰陵?”甘寧臉上滿是虔誠。

如果說之前他的心中還有一絲不服氣,在這個時候也徹底化作了赤誠之心。戚繼光不虧是大王選中之人,麵對吳軍四路堵截包夾,居然可以從夾縫中尋求活路,將不可能化為可能。

如今他們泛舟在淮水之上,身後追擊的吳軍恐怕還在數十裏開外。

隻要他們擊敗眼前對岸的孫匡,就能占據淮水北岸,占據優勢。

“我們的優勢在於時間,若是一路北上直取陰陵反倒是將優勢削弱,弄不好還有可能陷入吳軍的合圍之中。眾將無需多疑,對岸的孫匡就是我們唯一的生路所在。”

眾將本來還有些心存僥幸,見戚繼光如此說,再無任何想法。

唯有死戰,方可重生。

“吹號!”戚繼光拔出佩劍環視左右,臉上滿是堅毅。

號角聲劃破天際,齊軍各部嚴陣以待,明知對麵危險重重,但此刻他們別無選擇,隻有拚死一戰。

岸邊的孫匡眼睛微眯,臉上顯露出一絲不敢置信的模樣。

本以為戚繼光沒有這個膽量過河,自己也可以將他們堵回江對岸,避免一戰,損耗自身戰力。

但眼前的局勢,明顯是自己判斷錯誤。

“弓箭手準備!”

江岸邊,吳軍一千弓弩手快速進入戰鬥狀態。

“放!”

將令一下,箭矢如同下雨一般快速朝著江水之中飛速而去。竹筏之上的齊軍單靠盾牌根本無法抵擋如此多的箭矢,聞聲便有不少士卒中箭紛紛落水。

“分散進軍,船頭在前!”

戚繼光連忙改變戰術,各部戰船也快速進行調整。

竹筏的優勢也很快彰顯出來。

雖然無論是防禦力還是攻擊能力,竹筏肯定沒有水師戰船更加適合眼前的戰局。

但竹筏卻有著一個最大的好處。

機動性!

戚繼光的將令一下,所有竹筏迎著箭矢直接朝著岸邊突進。被攻擊的麵積減小,使得船上的士卒安全性提高不少。

“快劃!”

在盾牌層層保護之下的齊軍士卒手腳並用,用盡吃奶的力氣朝著岸邊劃動。受到他們的鼓舞之下,齊軍各部的士氣大漲,喊殺震天氣吞山河。

在齊軍的震懾下,吳軍士卒的劣勢終於體現出來。

孫匡不似孫策,久經沙場,身先士卒,一言一動之間就能調動士氣,扭轉局勢。他畢竟隻是一個王孫公子,年紀輕輕,經驗不夠。麵對齊軍泰山壓頂般的攻勢,士卒還沒亂,他自己的心態徹底崩潰。

“放箭!”竹筏之上,齊軍各部快速發起攻擊。

連弩攻擊過來,岸邊的吳軍應聲倒地,死傷無數。

和弓矢的覆蓋性打擊不同,連弩雖然沒有那種鋪天蓋地的壓迫性,但瞄準攻擊之下,吳軍人人隻想躲避箭矢,毫無戰心。

一支箭矢快速而來,直接命中孫匡的大腿。

“我的娘啊,疼死我了!”孫匡慘叫一聲,眼淚鼻涕全部湧了上來。長這麽大,他都是含在蜜罐子裏的存在,第一次打仗居然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而且還掛了彩。

“將軍,沒事!”身旁的副將檢查了一下傷口,連忙安慰道。

孫匡膽氣全無,豈敢再待在這裏,大聲喊道:“撤,快撤啊!”

副將見此連忙製止他愚蠢的行為。

眼下齊軍還未登陸,他們無論是人數還是位置都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眼下戰事還未開啟,縱然有了一點傷亡,但還不至於徹底崩潰。應該趁著齊軍還未登陸之計,在岸邊阻擊對方。

若是這個時候指揮大軍快速撤退,齊軍在後麵瘋狂追殺,結果可想而知。

“打……還打個屁啊!”孫匡一把扯開副將的手,連滾帶爬的向後逃竄。

他這一逃不要緊,下麵的士卒也是軍心震動。孫匡身為主帥都已經徹底逃竄,他們這些士卒又如何會為他繼續賣命,一個個丟掉手中的武器,轉過身就跑。

頃刻間,岸邊的吳軍徹底大亂,隨處可見奔走的士卒。

戰船之上的齊軍一個個全部看傻了眼。

本以為這會是一場血戰,但兩軍還未短兵相接,眨眼的功夫,齊軍就已經取得了勝利。

正可謂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吳軍有此統帥,豈能不敗。

“全速衝鋒,不要給吳軍任何 的機會。”戚繼光頻頻催促,齊軍士卒如同下山的猛虎般銳不可擋,離著岸邊還有十幾米的時候,不少士卒直接跳入水中,快速朝著岸邊遊去。

此乃上天所賜獲得軍功的最佳時刻,若能多斬獲一個吳軍首級,說不定就能更早加官進爵,封侯拜將。

士卒皆有此心,戰鬥起來的威猛可想而知。

齊軍快速在對岸搶占一塊灘塗,以此為根據地快速登陸。僅僅一刻鍾的時間,齊軍各部快速登岸,追殺吳軍。

在失去統帥情況下的吳軍,作鳥獸散。

若是在南岸,他們四散而逃,還有可去之處。

但這裏是北岸,是魏國的地盤。縱然從江邊逃竄,入不了城,也回不去家,進退兩難之下,大量士卒紛紛向齊軍投降。

對於這些士卒,辛棄疾一律雖然接受投降,但卻不整編管理。

眼下對吳戰鬥還在進行中,接下來的戰鬥誰都不敢保證會是如何,自己麾下一萬多人已經顯得有些累贅,若是再帶上這麽多心存二心的吳軍士卒,一遇挫折,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出現嘩變。

身為統帥,任何事情都得考慮進去。故而,戚繼光將這些吳軍降卒的盔甲武器全部繳去,然後讓他們全部老老實實待在岸邊,自己率領大隊人馬繼續北上,朝著平阿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