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奸臣化國士
城門洞開,所有人都清楚一切都無法逆轉。
連李建成的鐵杆忠臣都徹底投降,他們這些人還有什麽抵抗的意義。
李建成聽到蔡京主動投降,就如同一個重錘 砸在心髒之上。
連蔡京都要離開自己,自己還有什麽抵擋的必要?
想到這裏,李建成帶領城中剩下的官員,將領,大開城門,主動獻上降表。
嶽飛也按照之前所說,禮待他們。
建康城外,李建成一襲白衣,容顏憔悴,身形也有些駝背,但此時此刻他盡量直起腰板,以一種輸了國家,但不輸氣節的姿態去麵對齊軍大將。
嶽飛身穿鎧甲,驅馬在前。身後嶽雲、董平、謝映登,分別在旁充當護衛。
“拜見將軍。”李建成微微彎曲身體,獻上了降表。
嶽飛微微一笑,伸手接過對方遞過來的降表。
所謂的降表,其實就是記錄江東各處官吏、賦稅、人口的具體數量。
對於齊國來說,有了這些東西會縮短日後的不少麻煩。
“接收城池,收編士卒。”嶽飛掃過一眼,對著身邊的嶽雲囑咐一聲,隨即,又對李建成道:“此舉乃是順應天命,我國陛下必然會善待爾等,先行入城。”
隨後,嶽飛率領大隊人馬快速進入建康城內。
建康城內,百姓們驚慌失措,一個個全部封閉家門,使得城池顯得格外冷清。
李建成的臉上滿是尷尬神色,但嶽飛卻很淡然。
一般攻入他國郭圖,這種情況就不少見,若是太過在意,反倒是多添煩惱。隻要在攻破城池之後,施加仁政,用不了多久就會盡得人心。使得攻占之地的百姓心中的仇恨慢慢散去,影響力自然也會消除。
成王敗寇,就是這個道理。
二人移步宮殿之內,李建成與嶽飛對坐而視,雙眼之中滿是渾濁,嘴唇微微纏鬥,似乎在等待宣判般緊張。
“不需緊張,我過陛下早已有言,唐國投降者,隻要配合我們,我主非但不會殺你們,還會在一統之後給你們一個安定的生活。”
李建成如同抓到了最後一絲稻草般激動的說道:“我願意,我願意配合。”
嶽飛一揮手,示意他先別說話。
“如今京口之地,貴國還有十餘萬大軍負隅頑抗,如果你能到前線勸說他們投降我國的話,我國的承諾則一一會實現。”
李建成本來還興高采烈,但聽嶽飛如此說,心中激動的氣焰頓時消散不少。
“這……這恐怕不容易啊!將軍有所不知,那京口守將乃是我二弟,我這個二弟打小就和我合不來,我去恐怕也起不了什麽作用啊!”
嶽飛咧嘴頓時笑了笑,站起身說道:“我大齊數十萬大軍南下,貴國非但不投降,還想逆天而行,如今我話已經帶到,能不能辦到是閣下的事情,與我無關。”
說罷,嶽飛大步走了出去,臨走前,對著門口的侍衛施了一個眼色。這兩人都是他信得過的手下,實力強悍不說,為人也忠心耿耿,今天時候已晚,想要離開恐怕已經來不及,隻能在這裏看管 之後再行定奪。
嶽飛剛剛處理完這邊的事情,嶽雲來報,蔡京要見自己。
臨行前,這個家夥的底細自己也從錦衣衛指揮使展昭那裏獲知。
起初他也有些吃驚,蔡京秦檜皆是南唐的重臣,是李淵最為仰仗之人,但誰能想到,這二人居然是曹安民早已安插下去的密探。
建康雖然守軍不多,但若沒有蔡京的忽然開門,恐怕也沒有那麽輕鬆能入城。
請他入內,摒棄左右人之後,隻有他們二人留在屋內。
“早就聽聞嶽鵬舉將軍大名,今日一見,雖然隔著數裏之外也能夠感受到英雄氣啊!”
奉承話聽得多了,嶽飛早就沒有感覺,今夜找蔡京前來,乃是為了商議大事,豈能把時間浪費在這說這些的上麵。
“蔡大人深陷虎口這麽多年,非但沒有被敵人發現,反倒是風生水起,佩服,佩服。不知蔡大人急忙要見我所謂何事?”
被其他人所奉承,蔡京到沒什麽感覺。但眼前說話的,乃是齊國的頂級大將嶽飛,這奉承話雖然好壞參半,但也讓人精神舒暢。
“嶽將軍,如今建康已經被攻破,在下也算是功德圓滿,完成了陛下當日的囑托。隻是不知京口的局勢如何,我軍是否已經消滅敵軍?”
嶽飛清楚蔡京是自己人,自然沒有隱瞞的必要。
“李世民還在堅守陣地,整個大營周圍完全被水漫灌,想要攻破恐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陛下已經打算攻心為上,不知蔡大人可有什麽打算?”
李世民再回到京口的消息蔡京他們之前也已經得知。
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李世民居然如此老奸巨猾,自己明明已經用了千日醉的毒藥,可他卻能夠察覺到這些,將計就計,將自己騙得團團轉。
沒有除掉他,是蔡京心中最為後悔的事情。
聽聞這個家夥居然在京口和齊軍負隅頑抗,蔡京頓時憋了一肚子氣。
“建康失守的消息段時間之內必然不會傳到京口大營,隻要我先行趕去獲取李世民的信任,再傳播建康失守的消息,頃刻之間就能夠讓他們軍心潰散。”
嶽飛聞言,搖搖頭道:“你在唐國的所作所為,李世民必然視你們為大敵,你若前去,他能不殺你?”
蔡京則縷著胡須笑道:“這裏麵的學問我一時半會和你說不清楚,但我告訴你,隻要我前往京口,一定有辦法獲得李世民的信任。”
嶽飛越發覺得這不靠譜。
蔡京若是前去,恐怕真的是有進無退。
“但謠言一旦傳出去,李世民豈能看不出是你所為。為了大局,他必然會殺你以平息民憤,到時候,你恐怕是真的有去無回。”
蔡京淡淡笑道:“當初,我既然答應陛下渡江南下,就沒有打算活著回去,如今我的家人俱在彭城,我已無任何後顧之憂,若能破了京口,我蔡京必將青史留名,為後世所敬仰。”
嶽飛聞言沒有多說,恭敬的施了一禮,以示尊敬。
可能連曹安民也沒有想到,曆史上的秦檜和蔡京那可謂是兩宋的頂尖奸賊,但到了他的手中,居然成了甘心赴死的兩大“國士”。
這就是國勢造人。
齊國的國勢儼然不是當初偏安一隅的大宋,正因如此,有誌之士無論忠奸皆會為他赴死效勞。
秦檜蔡京雖然心中利益大於一切,但他們卻明白,縱然為了大齊而犧牲,他們的後人必然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