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

……第169章 大鵬金翅(3)

字體:16+-

“可讓我疑惑的是,卓壽如何會向當初自己迫害利用過的女子勒索敲詐?而你看來絕不像是沒有主意的人,又怎麽會瞞著丈夫,偷取家中那麽多銀兩,拿去給自己的前夫?”阿南沒有理睬馬允知,隻盯著唐月娘,繼續說了下去,“可事實表明,那日發生的一切,確鑿無疑。你將銀子交給了卓壽,而卓壽死在了回去的路上。卓壽臨死時,眾人因為懼怕引火燒身,並無人接近;仵作過來驗屍時,他身邊也並未發現銀子,那麽,你被‘前夫勒索’走的銀子,究竟為何會突然消失不見呢?”

說著,她抬起手,指向了地上碎裂焦黑的屏風,眾人的目光隨著她的手,看向了已經燒毀的祥龍眼睛。

墨長澤恍然大悟,道:“當時她交給卓壽,並不是銀子,而是外表包銀的噴火石!”

“對,便是噴火石。拙巧閣坤土堂主康晉鵬曾告訴過我,將煤塊封在窯中幹餾,可製取到焦炭,再與石灰同爐煆燒,如果爐溫夠高,便能得到一種遇水爆燃的石頭,隻要稍微加一點引燃物,就能在雨中越燒越旺。”阿南看向咬緊牙關的唐月娘,道,“由此,雷火為何先從卓壽的左肋燒起也便不言自明了。因為你做了一件事,讓他肯定會將致命的東西放在此處。”

她伸出手,做了一個接過東西的手勢:“銀子。以右手接過,探入衣襟,揣在懷中。”

諸葛嘉質疑道:“可卓壽曾是應天都指揮使,就算充軍下放,他何至於向一介婦人勒索這麽點東西?”

“卓壽不至於,但唐月娘可以製造機會啊。比如說,她還念著當年親生的孩子,因此給他打了平安鎖,請他代為轉交給孩子。銀鎖一般都是空心的,為了防止凹陷,裏麵填充些東西也很自然,窮人家甚至隻外麵包一層銀上去,因此卓壽自然不會起疑。

“送銀鎖的時機,當然是經過謹慎選擇的。西北少雨,而那天卻難得即將下雨。卓壽本是與別人一起來的,卻因為被劉五發現了他與唐月娘私相授受,於是卓壽被唐月娘催促著獨自匆匆離開。而在回去的路上,瓢潑大雨下了起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沒帶傘的卓壽,在雨中看到人群聚集的避雨處時,他第一件事,應該便是以濕漉漉的手,摸一摸懷中那個讓他心神不寧的銀鎖——於是,手上的水頓時濡濕了噴火石,火光爆燃,將他貼身衣物及整個人燒了起來。雨越大,水越多,火燒得也就更旺,卓壽便死得更慘。”

唐月娘咬緊牙關,緊攥成拳的手微微顫抖,卻一聲不吭。

見她這模樣,馬允知怪聲怪氣道:“唐月娘,所謂一日夫妻百日恩,何況你們還生了卓晏這麽一個好孩子,你於心何忍呢?”

“閉嘴!”唐月娘抬手指著他,咆哮道,“你明知當年我們全村是如何被夷滅的!馬允知,我不會放過卓壽,更不會放過你!”

聽著她的嘶吼聲,馬允知下意識一哆嗦,又趕緊站直了,不敢讓人看出異狀。

可惜朱聿恒已看向了他,沉聲問:“馬將軍,你可有何話說?”

馬允知趕緊道:“沒有!她來敦煌之前,我從未見過她,也不知道她為何恨我……”

“你從未見過我,可我見過你。”唐月娘尖銳的嗓音打斷他的話,臉上的神情也現出扭曲,“若不是我還要借此布局,你以為,你能活到現在?”

馬允知強自反駁道:“大膽!無知匪首,膽敢對本將軍咆哮!”

“馬將軍,你也知道自己是朝廷將軍?”阿南聲音亦轉冷,目光微寒盯著他,“當年你和卓壽,時常因為剿北元遊襲不利而遭受軍法處置,罰俸受笞。不過巧的是,很快你們就立了一場大功,斃敵百來人,受到了獎賞,你還因功擢升了。而更巧的是——當時被北元劫掠殺光的楊樹溝,也是百來人的村落。”

唐月娘死死瞪著馬允知,目光如刀。

“我又想,是什麽原因驅使唐月娘居然願意與殺害了自己所有親人、甚至將自己家鄉夷為平地的北元合作?看來隻有一個答案——楊樹溝並不是毀於北元兵賊,而是被你們屠戮了,用於應付差事,升官發財。畢竟,在荒原上要找幾股流匪很難,但屠殺一村老弱就簡單得多了!”

馬允知一聽這話,立時看向朱聿恒,見他目光與阿南一般冷厲,頓時嚇得汗出如漿:“你……你胡說八道!”

“馬允知。”朱聿恒是上過戰場的人,不是沒見過這種殺良冒功的戲碼,冷冷開口道,“從實招來,當年你與卓壽,是不是為了向上麵交差,殺不了北元兵匪,就屠殺了楊家溝的人,貪功領賞?”

馬允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全身抖若篩糠:“殿下明鑒,這、這女人滿口胡言,卑職絕對不敢……”

“你有什麽不敢的!”唐月娘打斷他的話,厲聲道,“二十三年前,我女兒大丫周歲那一日,我與丈夫、公婆在家中燒了一桌好菜,請了一家親戚過來喝周歲酒……到天快黑時,大丫困了,我抱著她進屋哄她睡覺,忽然聽到外麵響起驚叫聲,我丈夫他……全身是血地撲進來,讓我抱著女兒趕緊躲進地窖。他趴在地窖口上幫我們遮擋,我抱著女兒縮在地窖中,透過頭頂磚縫看見持刀帶人闖進門的凶徒——馬允知!”

唐月娘舉起手,指著麵前跪伏在地的馬允知,目眥欲裂:“當日率眾殺人的,就是你!我到死,也不會忘記你這張臉!”

馬允知聲音嘶啞:“你……你血口噴人!”

唐月娘沒有理會他,她的神思仿佛回到了二十三年前,聲音也劇烈顫抖起來:“你殺光了我親人,把左耳割掉,當做殲敵憑證,又一把火燒了我們全村。我躲在黑暗的地窖裏,被透進來的煙嗆到昏迷,醒來後發現女兒已經被熏死在我的懷中。我爬出來,全村已盡成焦土,而卓壽獨自回來查看現場,發現了我……”

他沒有殺她,隻將她鎖在了衛所的廢棄囚房,逼她替自己生個孩子。她在不見天日的地方呆了一年多,因為卓壽總是蒙麵而來,放下吃食便走,連他麵目都未曾看清過。

等到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她連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便抱走了孩子,再也不看她一眼。

她離開衛所後,沒了家也沒了親人,隻能在外流浪乞討。

是青蓮宗眾救了餓暈在田間的她,在一群衣衫襤褸的窮苦民眾中,她第一次聽說了青蓮宗的名號,知道了青蓮老母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故事。

她開始虔誠地信奉青蓮宗,夢想著獲得青蓮老母的神力,終有一日能手刃仇人。

她豁命努力,既有韌性也有天賦,很快便成了教中得力的人物,因為朝廷的動**,她隨流民輾轉去往山東,並在那裏遇到了在山東青蓮教中頗得人望的梁輝,在宗主的安排下,結為了夫婦,有了梁壘這個孩子。

她再度有夫有子,十幾年時光似乎也就這麽過去了,但,她心中存著的複仇之火,卻未曾有一日熄滅。

她見過了世麵,也發覺了屠村兵丁的服飾根本不是北元的,家園一夜之間化為灰燼的理由,變得扭曲複雜。

直到十數年後的一天,某個要人途經山東,滿街的人都被屏在巷中,由雄壯整肅的大隊兵馬先行通過。

她在街角抬頭看,日頭從上方逆照,騎在馬上率眾入城的那條威嚴人影,與當年抱著她孩子離開的那條身影,重疊了。

她打聽到那是即將赴任的應天都指揮使卓壽,也知道了他膝下有一個與她孩子一般大的獨子。那時她的身手已非當年那個無知村姑,讓她敢於潛入登州知府苗永望的府邸,打探行蹤。

可惜她尋錯了路,堵錯了人,沒能堵到卓壽,卻遇到了苗永望。

而苗永望卻是個無比警覺的人,在她逃離之後,命人追蹤到了她,查知了她是青蓮宗的人。

那時青蓮宗主率眾在山東起事,又在圍剿中身死,臨死之前將青蓮宗托付給了唐月娘,唐月娘才知道原來從不以真身示人的宗主,與她一樣都是女子。

為了安定人心,她將宗主埋葬後,披上了她的衣服與麵具,口含苦麻核,頂替了從不以真身示人的宗主。除了日日相見的家人有所察覺外,其餘教眾都以為,他們的宗主未曾更換過。

可苗永望利欲熏心,為了察知卓壽的秘密,暗地遣人跟蹤了她足有一年之久,並著手調查卓壽的過往,不但探知了她的雙重身份,還察覺到了她對卓晏的異常關懷,推測卓晏可能是卓壽與青蓮宗主生下的孽種。

他滿懷得意,給流放西北充軍的卓壽寫信,表明自己早已知曉他當年與青蓮宗匪首的牽絆,建議他借助兒子來製服青蓮宗,或可將功贖罪,獲得起複機會,否則青蓮宗擅引天雷,他必定不得好死。

但唐月娘此時早已安排了青蓮教眾入他家為奴,他清理廢紙簍之時拚湊出了信上內容,傳給了唐月娘。

苗永望得意洋洋去南直隸籌糧借兵,自覺掌握了青蓮宗的大秘密,可以憑此功勞獲得榮華富貴,於是樂不可支地跑去教坊尋歡作樂,誰知唐月娘授意方碧眠,稍動手腳便幹掉了他。

山東青蓮宗大勢已去,唐月娘知曉西北出了新的大礦之後,便決心攜精銳轉移。可她沒想到的是,來到敦煌之後不久,她便發現了來礦場視察的遊擊將軍馬允知,認出他是當初率眾屠村的仇人。

她也與卓壽再度相遇。這個時候,這男人已經既不是強迫她懷孕生子的兵匪,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都指揮使,而是流放充軍的司倉。

她製備好了噴火石,隻待選擇一個能碰水的時機送給他,他便能與當初她所有的至親一樣,成為一具慘死的焦屍。

但她沒想到,不需要她尋找機會,因為苗永望寄給卓壽的信,他竟在人群中留意到了她,並且對她說,願意彌補自己的過失。

彌補,如何彌補呢?他準備用什麽方法,向她家鄉的一百條人命贖罪?

因此她隻從懷中掏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東西送給了他,說,這些年她一直心心念念牽掛著自己那個孩子,為他求了一個平安鎖,希望他能將它帶給孩子。然後她假裝被人撞破行跡,催促他趕緊離開。

——與她觀察到的天象無差,那一日的沙漠中,果然下起了大雨。

當天晚上,她便聽到眾人講起這樁奇聞,新來的敦煌司倉,不知道造了何等深重的罪孽,居然被雷火活活燒死了。

“卓壽惡貫滿盈,終於下地獄去了,而接下來,該死的人就是你!”唐月娘抬手一指滿頭虛汗的馬允知,厲聲道。

馬允知臉上灰敗,勉強挺起胸膛道:“血口噴人!本官是順天延縣的百戶,抗擊北元遊匪更是多次受到朝廷嘉獎,豈是你這個刺客一張嘴可以抹黑汙蔑的?”

“哼,你以為當年所做的事情,沒有了物證就可以瞞天過海了嗎?”唐月娘聲音比寒冰更冷,目光中的神情卻比刀子更鋒利,“我早已拿到了北元曆年來的遊兵圖,二十三年前,根本沒有任何一支北元兵馬接近過順天!那麽,率兵屠殺了我們全村的人是誰,你拿去領賞升官的一百多隻左耳又是誰的?你說!”

馬允知張口結舌,惶惑中一個字也吐不出來。

朱聿恒終於開口,道:“唐月娘,此事朝廷定會依照國法軍律,追究他當年殺良冒功之罪,該殺就殺,該剮就剮,給你們全村一個交代。”

唐月娘哼了一聲:“太晚了!”

馬允知自知無可抵賴,體若篩糠伏地哀求道:“殿下明鑒!卑職當年率眾屠殺楊樹溝,是……是卓壽提議的!卑職也是一時糊塗,當年因為剿匪之事,動不動就被叫去挨軍棍,每每骨頭都要打斷……卑職當時哀歎自己總有一天會被活活打死,結果卓壽提議說、說不如我們另尋個法子,咬咬牙先把這一關給過了……”

阿南冷笑一聲,打斷他的狡辯:“怎麽,因為卓壽死了,馬將軍便要將一切罪行推到他的頭上?”

“當年這事確是卓壽提出的,他還帶我一起去屠村……”

“若是如此,怎麽你升上去了,他一個人留在邊防繼續率領那幾個小兵屯田?殺良冒功,這可是天大的罪行,結果你升官後不與他共富貴,他後來也與你並無交情,這是一起屠過村的同謀?”

馬允知目光遊移,抖抖索索著汗出如漿。

“而且卓壽被充軍至敦煌後,常與你不對付,甚至鄙薄你的為人,依我看來,當年屠村時,卓壽這個剛剛外來的副手,怕是被你們這群兵匪隱瞞在外,這才解釋了為什麽你們燒殺之後那麽久,他才一個人過來查看現場,並且帶走了唯一幸存的唐月娘!若他真的參與了此事,唐月娘生子後,沒有了利用價值,他該直接殺掉。可他並不懼怕屠村罪行,這說明他隻想要孩子,對於唐月娘村落的事情,他管不了,也無法管!”

唐月娘怔怔地聽著,那憤恨扭曲的臉上,一瞬間出現了片刻的迷惘。

“唐月娘,你殺卓壽情有可原。他身為邊關將士,發現上司殺良冒功,卻不去揭發此事,反而關押了你這個幸存者,還強迫你為他生兒育女,是他該死之處。”阿南轉向她,清楚說道,“但一碼歸一碼,他不應該那樣死,尤其不該全身焦黑被燒死,因為這懲罰,該用在你全村的仇人上,讓那個人那般死去,才是正理!”

唐月娘聽著她的話,眼睛頓時轉到馬允知身上,目光森冷如刀。

“可是,就這麽把馬允知連你自己一起炸死了,豈不是掩蓋了他的罪惡?他犯下這累累罪行,不應該廣為周知,受萬人唾罵嗎?”阿南又問她,“再說了,阿晏一直在尋找親生母親,他還記得你給他做過的羊肉鹵子麵,念念不忘呢……”

唐月娘目光中閃過一片虛軟,但隨即,她便狠狠一咬牙,臉上又現出冷笑來:“南姑娘,別企圖以母子親情來打動我。這麽多年來,青蓮宗救我育我,宗中兄弟姐妹支撐扶助,早已勝似我的家人。別說那個我未曾喂養過的孩子了,就算是大丫、是壘娃兒、甚至我自己,為了保全我的宗中兄妹,我都可以毫不猶豫犧牲掉!”

隨著她的咆哮,朱聿恒終於輕輕舒出了一口氣,向阿南使了個眼色,意指自己已經洞悉了閣中六極雷的走向。

可廖素亭已去了許久,遲遲未將楚元知帶來,六極雷沒有他的主持拆卸,如何保證安全?

阿南不動聲色地走到窗邊,朝下麵看了看。

為了引唐月娘現身,他們放出風聲聖駕今日去千佛洞祈福,楚元知便也帶了金璧兒過來,準備兩人一起去佛前添香祈福。

梁鷺與其他歌舞伎一起居住於月牙閣後的一排平房內,是以到了這邊後,金璧兒自然去了她的屋內歇息。

阿南一眼便看見了廖素亭正在一間小屋門口,手按在刀柄之上擺出戒備模樣,卻並不見楚元知從裏麵出來。

顯然,裏麵出了什麽問題。

未等她細細思索,隻聽得砰的一聲尖銳聲音響起,一道濃煙穿透下方屋簷,直衝雲霄——

是一支響箭,嗚咽聲令閣內正在與他們對峙的唐月娘頓時變了臉色。

她一瞥空中響箭,立即察覺到阿南向下看的用意,隨即一掌重重擊在身後欄杆上:“好啊,原來你們根本沒有談判之意,隻企圖拖住我,好對我青蓮宗眾下手!”

隨著她的重擊,月牙閣四角的第一跳華栱之下,同時無聲無息翻出了黑沉沉的弩箭機括,全部指向了閣中。

看那角度,它們對準的,正是踩住六極雷機關眼的朱聿恒。

“既然如此,也沒必要談判了,你們來世投個好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