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逆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逆賊未滅,何以稱帝

字體:16+-

燕東在大唐的地位並不高。

北疆,南疆,西疆,最後才輪到東疆。

東疆麵臨的敵人不多,甚至還比不上西疆。

西疆,至少還有個防備蠻族和洛羅國的任務。

史公明執掌東疆多年,一直在想辦法調離,哪怕是去西疆也好啊!

可他的奏疏每次進了長安後,就再無回應。

後來他也想通了,既然沒人願意來接手東疆,那老夫就在這裏做個土皇帝也不錯。

他暗中在經營著自己的勢力,觀察著天下變化。

皇帝隻知曉爭權奪利,隻知曉玩權術手段,而天下卻在水深火熱之中。

大唐要亂!

史公明做出了這個判斷,隨後開始做準備。

石忠唐反叛,史公明竊喜,他覺得,朝中就算是能鎮壓住了石忠唐,可實力也會受損。如此,他的機會就來了。

可沒想到的是,朝中的大軍卻被石忠唐打成了狗。

石忠唐一路勢如破竹般的攻入關中,皇帝丟棄長安遁逃,這一係列變化看呆了史公明。

他發現自己錯了。

早知曉朝中大軍糜爛如此,老夫就該率先起兵啊。

他後悔不迭,隨後起兵。

但此刻他卻不急了,他在等著北疆軍南下。

為此,他把代州當做是磨刀石,不斷磨礪麾下的同時,也借此在觀察局勢。

道州之戰後,局勢漸漸明朗,所有人都知曉,南疆軍和北疆軍之間必有一戰。

他察覺到了大戰的氣氛越來越濃。

他本想持續觀戰,但石忠唐派來了使者,用北方作為籌碼,請他攻打利州。

好吧!

老夫動心了。

於是,史公明許諾五日破代州。

五日,不是他胡亂許諾,而是有根有據。

代州守軍早已傷亡慘重,此刻城頭不少都是民壯。

其次,代州城的城牆年久失修,在多次攻打中有些垮塌的跡象。

守軍實力不濟,城牆搖搖欲墜。

這樣的局麵,五日,是他往寬了去說。

最多四日。

為此,他廣布斥候,提防北疆軍的突襲。

可就在他自信滿滿,眼看著就要破城的時候,那麵討逆大旗卻突兀的出現在視線內。

“這不可能!”

史公明的從容盡喪,咆哮道:“斥候失職!”

可史堅卻發現不對,“阿耶,斥候少了許多。”

就算是突襲,想全殲斥候的難度也高的令人無法想象。

你得動用大軍,而且大軍必須從四麵合圍,否則你就沒法圍殲那些狐狸般狡猾的斥候。

史公明廣布斥候,人數少說上千,可此刻逃回來的不過百餘。

這特娘的,其他人呢?

一個念頭在腦海中竄了出來。

“他們是從山中而來!”大將秦英說道。

代州附近有山脈,延綿很長。唯有從山中來,才能避開大部分斥候。

“為何我等不知山中有通道?”史堅不敢置信的道,“阿耶,我問過多次,那些百姓,那些獵戶都說沒有通道。”

史公明的嘴唇蠕動。

隻因,在百姓的眼中,我等是叛逆!

而那位秦王高舉著的,卻是討逆大旗!

在那麵大旗的對麵,我等解釋逆賊!

“列陣!”

秦英高喊。

城頭,叛軍潮水般的退了回去。

守軍熱淚盈眶的看著不斷迫近的北疆軍。

“都是輕騎。”王舒貪婪的看著那麵大旗,“秦王來了,使君,我等,得救了!”

“可那是陛下口中的楊逆啊!”張林雙手撐著城頭,也是貪婪的看著援軍。

“使君,你先前可是說過……”

可那畢竟是皇帝金口玉言說的叛逆。

想到張林先前所說的那些話,王舒覺得這位使君的未來堪憂。

守軍死裏逃生後,顯然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娘的!

使君先前可是罵了皇帝是老狗。

眾目睽睽之下,張林舉起橫刀,高呼:

“殿下千歲!”

啥?!

殿下千歲!?

這是死心塌地要投靠秦王嗎?

張林看了王舒一眼。

王舒毫不猶豫的振臂高呼,“殿下千歲!”

張林的目光掃過守軍。

無數手臂高舉。

所有人都興高采烈的喊道:“殿下千歲!”

一個軍士罵道:“老子早就不想忍了,那條老狗,哪裏是帝王模樣。”

“老子就想跟著秦王,解氣!”

“代州早已成了孤城,天下之大,卻無人看顧一眼。老子早就把自己當做是死人了,可沒想到啊!這臨了臨了,卻是秦王殿下親臨。沒二話,以後老子這條命就是殿下的了!”

“錢老二,若是殿下令你去攻打陛下呢?”有人取笑。

錢老二認真的道:“那老子就去弄死那條老狗!”

……

叛軍從攻城狀態想轉換為防禦狀態,這需要時間。

“列陣!”

史公明在催促麾下轉向列陣,不時回頭看一眼正在回撤的大軍。

“快一些!”史公明喊道。

“北疆軍迫近!”

李玄親率大軍,在獵戶的帶領下穿過那片山脈,突然出現在了代州一側。

這一下,打了燕東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哪怕是人馬疲憊,但李玄卻毫不猶豫的喊道:“突擊!”

叛軍陣型混亂,這是最好的時機。

他想親自衝陣,可前方,數十寬厚的身板把他擋的嚴嚴實實的,別說是衝陣,就算是前方有箭雨,也傷不到他分毫。

雲山修士接踵而至,接著是玄學子弟。

老子好像被嫌棄了!

李玄忍住翻個白眼的衝動。

寧雅韻策馬到了他的身側,接著林飛豹出現在另一側。

娘的!

壓根就沒給我出手的機會啊!

李玄絕望了。

但叛軍顯然更絕望。

“列陣!”

將領們在嘶吼著。

但陣型轉換哪有那麽容易?

而且燕東軍沒經曆過大戰,在北疆軍的不斷迫近中,將士們都有些慌亂,陣型越發的混亂了。

“阿耶,勢頭不對!”桀驁的史堅說道:“我帶著一隊人馬去反擊。”

身後,一隊騎兵已經集結待命。

所有人都在看著史公明。

他緩緩開口,“以一部阻攔北疆軍,大軍,撤!”

啥?

史堅不敢置信的道:“阿耶,北疆軍也就是萬餘騎啊!”

“撤!”

史公明揮手。

話音未落,北疆軍就上來了。

前方一陣人仰馬翻,接著,一股騎兵便犀利的突破了燕東叛軍的陣列。

本就不嚴密的陣型頓時大亂。

隨即,後續的北疆騎兵不斷擴大突破口。

史堅麵色慘白,此刻他才知曉史公明的判斷一點兒都沒錯。

撤退迅速變成了逃跑,騎兵還好說,步卒卻遭殃了。

步卒一邊逃,一邊回頭看著追兵。

傳聞北疆軍不要叛軍俘虜,你就算是跪下,依舊是一刀斬殺。

“納降!”

秦王吩咐道。

“殿下令納降!”

前方追兵開始高喊:“棄刀跪地不殺!”

潰兵們楞了一下。

天老爺,不會是聽錯了吧?

這等時候沒人會哄騙,否則你以後再想招降無人相信。

信譽對於有誌於逐鹿中原的人來說,乃是無價之寶。

“棄刀跪地不殺!”

沒聽錯!

那些潰兵丟棄兵器,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看追兵一眼。

寧雅韻好奇問道:“你對南疆叛軍可不是如此。”

“那邊大多是異族,異族來了,那麽,最好都留下!”李玄淡淡的道。

而燕東叛軍卻都是大唐人,起兵謀反以來,也未曾製造殺孽,這才逃過一劫。

“追擊二十裏!”

李玄勒住戰馬。

“殿下不悅嗎?”韓紀發現李玄眉間有些悵然。

“孤本以為燕東大軍可堪一戰,沒想到,一觸即潰。”

李玄的話令眾人不禁一笑。

但接下來他的話卻令人笑不起來,“這些年,大唐武人在幹什麽?”

“丟人!”李玄麵色鐵青,“若是異族大舉入侵,難道就靠著這等軍隊去禦敵?”

眾人心中凜然,但又生出了歡喜來。

殿下這是從天下的角度去考量,可見格局之大,石忠唐之流壓根就不配相提並論。

“若非我北疆崛起,北遼遲早會打進來。”李玄覺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他,便是那個打亂了進程的異數。

“殿下,代州要拿下才好啊!”赫連榮說道“拿下代州,利州才安穩。”

利州安穩,北疆軍的輜重中轉才有保障。

軍心,才會穩定。

李玄點頭,“去看看。”

他策馬,帶著麾下文武到了城下。

此刻的代州城看著格外淒慘:城下都是屍骸,還有不少木梯搭在城牆上。而城牆多處出現了裂痕……

“慘烈!”韓紀搖頭。

城頭,張林拱手,“代州張林,多謝殿下!”

身邊王舒低聲道:“使君不是想歸降嗎?為何遲疑?”

他看著張林,“老夫有句話……若是要歸降,就該幹淨利落。猶豫不決,隻會令人猜疑。隨後歸降了,就怕沒好下場啊!”

張林搖頭:“老夫想看看秦王的胸襟。”

城下,赫連燕低聲道:“張林原先在西疆為官,那些蠻人喜歡來西疆劫掠,次數多了之後,隻要動靜不大,地方也不管。張林時任判官,帶著數十小吏,竟然伏擊了蠻人,小吏也死傷慘重。小吏死傷太多,地方壓不住,隨後張林便被推出來擔責……就來了代州。”

“他在代州為官多年,性子依舊剛強。代州貧瘠,為官難以升遷,故而他才能順遂成為刺史。一成了刺史,就此再沒動過。”

李玄看著城頭的張林,說道:“大唐從不乏英傑,隻是朝中苟且,排斥這等英傑。”

這等劣幣驅逐良幣的風氣,必須要殺一殺!

李玄心中定下了這個方向,問道:“偽帝遁逃,關中失陷,代州孤城難守,可有決斷?”

張林剛準備開口,王舒說道:“使君,百姓出來了。”

先前局勢危機,原先在城中巡查的軍士都被抽調了上來。

張林回頭看了一眼,隻見一個個百姓從家中走出來,聚集在一起,緩緩走向城下。

一雙雙眼,都在看著他。

張林回頭,大聲問道:“敢問殿下,為何不稱帝?”

關中丟失,長安淪陷,李泌遁逃,南方淪陷,帝王威嚴盡喪。

在不少人看來,這是李玄稱帝的最佳時機。

稱帝後,他登高一呼,便能聚攏不少不滿李泌的勢力。

但李玄卻依舊自稱秦王,出兵南下。

張林很想知曉這個原因。

整個天下都想知曉這個原因。

由此,可看出李玄的誌向。

李玄開口:

“逆賊未滅,何以稱帝?”

……

張林一怔。

他為官多年,看慣了蠅營狗苟,看慣了滿嘴仁義道德下的苟且。

他以為帝王會好一些,至少,在麵臨叛亂時該拿出勇氣。

可皇帝的勇氣仿佛都耗在了女人的身上,他,竟然逃了。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張林覺得自己的天,塌了。

大唐的天,也塌了!

北疆軍南下,他心情複雜的看著北方。

但李玄並未稱帝,這令張林迷惑不解的同時,也心存一絲希望。

李泌苟且,連帶著天下人對他的兒孫都不看好。

李氏的名聲臭大街了,代價就是大唐倒下後,就再難站起來。

天下會如陳國覆滅後那般混戰多年。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隻需想想這個場景,張林的心就在抽痛。

但現在,他看到了光。

他回身,衝著那些百姓喊道:“老夫問殿下為何不稱帝,殿下說,逆賊未滅,何以稱帝!我代州,當如何?”

那些百姓一怔。

就在大唐的天空仿佛被蒙上了一層烏雲的當下,秦王的選擇,就像是一道刺破烏雲的陽光。

一個老人顫顫巍巍的跪下。

老淚縱橫,“大唐,還有救!”

他喊道:“我代州,當追隨殿下。殿下千歲!”

百姓一個個跪下。

“殿下千歲!”

巨大的呼喊聲中,張林回身跪下。

“殿下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