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導言

字體:16+-

教育思想是關於教育的意義、目的、內容、製度、方法和手段的理想、觀點和理論的體係。教育思想的發展經曆了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零星到係統、由粗率經驗到理論體係的漫長過程。初民社會沒有專職教師,教育是全社會的事業。社會中的全體年長一代都對年青一代負有教育責任。正是在這些從事教育實踐的群眾教育工作者中,產生了最早的教育思想。當時還沒有文字,這種最初的教育思想沒有文字記載。但是,一切教育行為都是受一定教育思想支配的。原始社會的教育活動、教育製度、教育習俗和傳統,便是教育思想的載體,我們通過初民社會在教育方麵的行為、製度、習俗和傳統,仍然可以窺知隱藏在這些行為、製度、習俗和傳統後麵的教育思想。這是教育思想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古代東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教育思想並無顯著差異。

文字的產生,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從此,出現了有文字記載的教育思想,這是教育思想發展的第二階段。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產生於古代東方的兩河流域、埃及、印度和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教育思想最先出現於古代東方各國。古代東方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搖籃和燈塔,為世界教育思想史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古代西方的文明晚於古代東方。在古代西方最早的文化、教育思想中,處處可以看到古代東方影響的痕跡。本卷重點討論古代東方的教育思想,正是為了正本清源,探明有文字記載的世界教育思想的源頭。

本卷包含原始社會初民的教育行為與思想、古代兩河流域的教育思想、古代埃及的教育思想、古代波斯的教育思想、古代希伯來的教育思想和古代印度的教育思想等方麵的內容,一共八章。各章執筆人是:任鍾印,導言,第一章、第四章及結語;黃學溥和嶽龍,第二章、第三章;嶽龍,第五章;張誌強,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全卷由任鍾印統稿,黃學溥做了部分組稿與改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