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思想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訂版)

第一節 康帕內拉的教育思想

字體:16+-

托馬斯·康帕內拉(Tommaso Campanella,1568—1639)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意大利著名的思想家和愛國者,同時又是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要代表;康帕內拉的名著《太陽城》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和莫爾的《烏托邦》相提並論,並在17~18世紀產生重大的影響。作為《太陽城》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組成部分的教育思想同樣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

一、生平活動和著作

康帕內拉(原名為吉奧凡·倫米尼哥·康帕內拉,出家為僧後改為此名字),1568年9月5日出生於意大利卡拉布裏亞區斯提羅城附近斯堅亞諾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父親是鞋匠。他的家鄉當時正處在西班牙入侵者的殘暴統治下,勞動人民的生活十分困苦悲慘。康帕內拉身曆其境,從小就憎恨侵略者,並燃起了愛國主義的火焰。

康帕內拉自小就顯示出驚人的記憶力和不平凡的才能。15歲進入修道院,當了僧侶。在修道院的七八年時間裏,他廣泛地閱讀了古希臘的各種名著、中世紀經院主義哲學以及當時的著作,從而在青年時代就已經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人。為了受完教育,康帕內拉被派到聖·吉奧吉阿去。在那裏,發生了一件成為他生活中轉折點的事件。科森察的聖芳濟派僧侶挑起一場教義辯論,年輕的康帕內拉被臨時派去參加,但他卻出色地反駁了他的敵手。辯論的成功引起康帕內拉思想上很大的變化,他開始對那些統治修道院的中世紀權威表示不滿,並對中世紀注釋家間接介紹的亞裏士多德及其學說產生懷疑。

1591年,他發表了《感官哲學》(Philosophia Sensibus Demonstrata)一書,批判經院哲學。1591—1597年,康帕內拉因批判經院哲學,提倡經驗認識,號召研究自然,發表反對教會束縛和壓迫的言論而幾次遭宗教裁判所逮捕,被判為嚴重的異教嫌疑分子,幾次坐牢又幾次釋放。1597年,康帕內拉借口因流浪生活而患病和疲勞,回到故鄉斯提羅城。他回到家鄉之後,目睹祖國土地被西班牙人**,人民遭受災難,於是產生了打擊侵略者、解放祖國的思想。他向群眾宣傳反對西班牙統治、統一意大利的思想,並組織和發動群眾準備武裝起義。因叛徒告密,在起義前幾天,即1599年9月6日被西班牙統治者逮捕,囚禁在那不勒斯的努奧沃城堡監獄。

由於康帕內拉拒不向西班牙統治者和反動的宗教勢力屈服,他被西班牙統治者關押了 28年,直到1626年。在獄中,康帕內拉遭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刑訊逼供。康帕內拉曾在他的詩篇和《太陽城》裏談過有關情況。他說:“有一位他們最敬仰的哲學家,盡管受敵人最殘酷的刑訊達40小時之久,但由於始終堅持沉默而沒有說出敵人要他承認的半個字,所以,那些從遠方慢慢地起作用的星辰,並不能迫使我們違反我們的決定。”[1]康帕內拉終於以他堅強的意誌頂住了西班牙當局的殘酷刑法,並巧妙地運用了鬥爭策略和智慧阻撓了法庭對他的死刑判決。同時,他以驚人的毅力在牢獄中堅持著述。康帕內拉在寫《太陽城》時,因受“維裏亞”的刑訊而造成的青紫腫脹的僵直的胳膊和手指不能動筆,就忍著疼痛,叫他的弟弟搓揉他的胳膊和手指,他終於能強使手指拿住筆杆寫起來了,但每寫一個字都要付出超人的努力。就這樣,想著為解放勞苦群眾而設計社會方案,他頑強地寫著《太陽城》。大約經過半年的艱苦努力,到1602年年初(一說1601年),康帕內拉終於用意大利文寫成了《太陽城》。這是用對話體寫成的一部重要的空想社會主義著作,也是空想社會主義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康帕內拉用那一雙遭到迫害而致殘的手,在獄吏嚴密監視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偷偷寫成的《太陽城》,為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作出巨大的貢獻,強烈地激勵著後人為之繼續探索和奮鬥。《太陽城》脫稿後很快就有手抄本流傳。為了使《太陽城》能在國外出版,1613年,他親自把它譯成拉丁文,1623年在法蘭克福出版,後來此書被譯成多種文字。

康帕內拉一生先後坐過50處監獄,受過7次嚴刑拷打,一共在世俗監獄和宗教裁判所坐了33年牢。但他始終堅貞不屈,沒有說出敵人要他承認的半個字。他用無與倫比的堅強意誌和豐富的知識、巧妙的方法與敵人進行鬥爭。康帕內拉本是堅持唯物主義觀點,敵視宗教的,但為了迷惑敵人,他有時也在著作中讚揚天主教和教皇宮廷;他雖然仇視西班牙統治者,也完全知道西班牙君主製度才是最反動的勢力,但他好像又是君主製度的熱心的擁護者。然而,這一切隻不過是跟凶惡的敵人鬥爭的一種機智,借以迷惑敵人,使敵人喪失警惕性,同時,可以利用謊言把真理告訴人們。正因為這樣,在他的著作中,存在著不少矛盾的觀點。一些不了解他的處境的人認為他是“偽善者”,這是不公正的。正因為他采取了巧妙機智的鬥爭手法,他才可能在非人的環境裏刻苦鑽研,並秘密寫出大量著作。他的著作除《太陽城》外,主要還有《感官哲學》《論物的意義》《偉大的結論》《形而上學》《辯證法》《唯理論哲學》《哲學複興的先驅》《實在哲學》《論最好的國家》等。他還寫過不少詩,匯編為詩集。

1634年,由於有人向西班牙當局控告他又在密謀反對西班牙,他被迫逃往法國巴黎。在巴黎,他著手收集、整理自己的著作,準備出版全集。但全集隻出了前幾卷,他便於1639年5月21日逝世。

二、哲學觀

康帕內拉堅持唯物主義的哲學觀,但其唯物主義的哲學觀並不徹底。16世紀,意大利唯物主義哲學家特列佐(B. Telesio,又譯特勒肖,16世紀亞裏士多德主義的最有煽動性、影響最大的敵手之一)對康帕內拉的哲學觀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讀了特列佐的《依照物體自身的原則論物體的本性》之後,康帕內拉接受了這樣的唯物主義觀點:直接研究自然界的“活法典”是認識外在世界的源泉。他肯定地說,要靠感覺經驗和感覺來認識世界。他的《感官哲學》的問世就是為了維護特列佐的思想,並說誰“再站出來反對特列佐,他就再寫本書加以反駁”[2]。同時,他發展了特列佐的原理:“宇宙是把無窮的智慧納入自己固有的思維哲學的一本書。”以此批判了亞裏士多德主義,批判了經院哲學,認為對自然的解釋應以經驗的揭示為依據,而不應當以過去的權威人士的先驗為推斷的依據,斥責那些把精神鎖在這種 “活天書”壞抄本上的人。

康帕內拉的唯物主義哲學又是不徹底的,他的哲學實則對經院哲學持否定態度,又是感性認識論的基本原理同基督教神秘主義、占星術和中世紀猶太神秘哲學的傳統的統合。因此,他還具有主觀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和泛神論思想。他認為,精神的自我認識,人們對包括“微觀世界”(小宇宙)的自己的實質的研究,是洞察宇宙奧秘的途徑。他甚至認為:“一切世界知識的根源都在於人的自我認識。”[3]曾在笛卡兒之前就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認識基本原理,以為感情在傳達事物的形式時令人受迷惑,故為了使人不做感情的俘虜,人們獲得了使他們超越塵世的理智。

康帕內拉認為,宇宙和它的各個部分都是有靈性的。一切都生存著,一切組成了生命的統一體,宇宙是具有一切存在特性(威力、智慧和愛)的有生命的東西。存在的本原是神。但康帕內拉所理解的神和基督教中的上帝不同,他的這種泛神論實則是自然神論的傾向。神就是一切,自然界是神“雕塑的形象”或神的流出體。有時,康帕內拉幹脆把神和自然界等量齊觀。神領導著世界,太陽對地上的生物實現了神的意誌。他說:“宗教是與貫穿著認識、意誌和愛的神結合起來的統一體。宗教不是捏造出來的,它是自然的規律。”[4]可見,康帕內拉的宗教思想也接近“自然宗教”的思想,他所承認和理解的“神的啟示”既指教會教義,又包括“自然”本源。

康帕內拉的哲學是先進和落後的思想結合起來的哲學。就他所處的時代來說,他的某些思想是先進的,因為這些思想符合在封建製度內逐漸成熟的新社會製度和非宗教的、合理的新的世界觀;另外,他也有落後的思想,因為這些思想並沒有根除陳腐的、宗教的和神秘主義的世界觀傳統,在他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由教會來統治國家的思想,即由作為教會首腦的教皇來統治世界君主製度的思想。然而,不管怎麽樣,《太陽城》能長時期地保持它的意義,因為其中對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的設計和對人類正義目標的向往,也正是千百年來人類苦苦追尋的彼岸。

三、對封建製度和私有製罪惡的批判

康帕內拉在《太陽城》一書中,對當時的封建製度和私有製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指出,當時的社會是一個罪惡的世界,到處都是搶劫、殺人、暴行、**,以及懶惰、狂暴、撒謊,還有貧富的嚴重對立。貧窮的人民由於過度勞動而損壞了身體,縮短了壽命。而那些富人顯貴,卻因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閑、驕奢**逸敗壞了社會。他說:

這些人由於逐日從事力所不及的不間斷的工作而精疲力竭,或瀕於死亡。至於其餘那些遊手好閑的人,卻因無所事事、慳吝、疾病、**佚**、高利盤剝等等在危害著自己。那些在貧困的壓迫下不幸淪為奴仆的多數人也被他們所敗壞,沾染上他們主人的各種惡習。[5]

因此,康帕內拉認為,貧富對立是當時社會製度的主要缺陷和巨大災難。他在《太陽城》中寫道:“極端貧困使人們卑賤、狡猾、圓滑、盜竊、陰險、無權、虛偽和作假等等;財富則使人們傲慢、自負、無知、背信。”[6]“貧與富是國家製度的主要缺點。”[7]

在對待自私和利己主義的看法上,康帕內拉用唯物主義哲學觀揭露了利己主義的本質,批駁了自私是人的本性的思想觀念,認為私有製才是利己主義和萬惡之源。這是因為在私有製製度裏,一切都受著自私自利的思想支配,從而產生詭辯、偽善和殘暴行為。他說:“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單獨的住房、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自利自私就是由此產生的。”“因為人們都想使自己的兒子得到很多財富和光榮地位,都想把大批的遺產留給自己的後代;我們當中的每個人為了想成為富人或顯貴,總是不顧一切地掠奪國家的財產;而在他還沒有勢力和財產的時候,還沒有成為顯貴的時候,都是吝嗇鬼、叛徒和偽君子”。[8]可見,康帕內拉認為一切人類之惡皆由私有製而起。由於人們在私有製基礎上萌生的私有觀念,人們總是渴望擁有財富,並以此侵犯別的權利,從而使社會出現不平等、物欲橫流、道義淪喪等種種罪惡。在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上,康帕內拉第一次把私己主義和私有製聯係起來,看到了人類思想觀念和社會製度的關係,把私有製看作私己主義泛濫的根源,從而有力地抨擊私有製和私己主義,把握了私有觀念存在的實質和來源,對後來社會主義思想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康帕內拉對當時封建社會的統治深惡痛絕,並入木三分地加以剖析和批判。他指出意大利統治階級的肮髒和虛偽的本質,認為掌握國家統治權的國王、賢者功臣、顯貴、聖者其實都不學無術,名不副實,是一群惡人,他們之所以能竊據國家高位,“隻是因為他們出身於統治階級,或者他們是由統治集團中選出來的而已”[9]。這些人本性專橫殘忍,他們仗勢愚弄勞動者,欺壓老百姓。他們是偽君子,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而過著“一種毫無意義的、裝飾門麵的生活,因為實際上既不存在國王、賢者,也不存在苦行者和聖者”[10]。因此,這個世界不是最好的世界,現存製度是不好的製度,而恰恰是一種倒錯的社會。因為它“並沒有根據真正的最高目的來行動;應受尊敬的人受著痛苦,得不到人們的重視,而且受惡人的統治”[11]。那些不勞而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卻高高在上。這個社會“鄙視工匠,反而尊崇那些不懂任何手藝,遊手好閑,役使大批奴仆過寄生和腐化生活的人”[12]。這樣的上下顛倒、黑白不分的罪惡社會,其實質就是“一所培養罪惡的學校,培養出那樣多的懶漢和惡棍”[13]。

康帕內拉還把鬥爭的矛頭指向整個封建製度,他說:“極端的腐敗現象已經籠罩整個世界。”[14]他指出封建製度是罪惡的製度,是人吃人的社會製度。他告訴人們:“現代世界各國都陷入災難中。”[15]世界大轉變時期已經來臨,“黃金時代”快要到來。他指出,隻有在全世界消滅了私有製,消滅了貧與富的差別和對立,一切惡習才會消亡,一切善的美德才會蔚然成風。

四、《太陽城》中的經濟和政治製度

在猛烈地抨擊現存的社會製度以後,康帕內拉在他的《太陽城》中設計了一個理想的共產主義社會的方案。16~18世紀的一切烏托邦主義者幾乎都受古希臘、古羅馬和早期基督教傳統的影響。前者是柏拉圖的“共產主義”和關於黃金時代的傳說,後者是基督教公社的“共產主義”。康帕內拉在設計他的共產主義社會方案時,也無一例外地受到上述兩方麵傳統的影響。在《太陽城》中,康帕內拉常常把柏拉圖看成自己的先驅者來引用他的話。有人就認為此書乃“立足於柏拉圖的《理想國》的基礎之上”[16]。他肯定地說,柏拉圖所描述的國家,如果人們都無罪過,是可以很好地存在的,隻是人們造孽的本性阻礙了它的存在。他專談婚姻關係的那一部分著作中,可以看出他受柏拉圖的影響很深。他說:“柏拉圖認為配偶的結合應該用抽簽的辦法來決定,以便使那些得不到漂亮妻子的人,不會因嫉妒和憤怒而反抗政府。”[17]我們還可以看到早期基督教作家,即所謂“教會之父”對康帕內拉的影響。《太陽城》中引用了克裏門特、德爾圖良(Q. S. F. Tertullianus)、奧古斯丁等人所說的話。他不僅把“教會之父”,而且也把稍後的中世紀神學者(直至托馬斯·阿奎那(T. Aquinas))崇拜為公社原則的捍衛者。他深信早期基督教的共產主義,也深信公有製不僅符合理智,而且也符合神的啟示和耶穌的教訓。他肯定地說,耶穌的使徒們使我們重新獲得天賦人權。

另外,還可以看出,康帕內拉的《太陽城》還深受莫爾的《烏托邦》和杜裏(J. Dury)著作的影響。然而,康帕內拉絕沒有照抄前人和他人的主張,而是獨創地提出了一些可貴的意見。

在《太陽城》中,作者規定了十分明確的共產主義原則,即取消私有財產,大家從事義務勞動,由社會組織生產和分配,對公民進行勞動教育——這就是康帕內拉社會思想的總體。正是這些思想使《太陽城》超凡脫俗,使它能擁有很多的讀者和景仰者。太陽城的經濟、政治製度具有以下特點。

(一)取消私有財產,實行公有製

在太陽城,一切財富和產品,從土地、房屋到日常生活用品皆為公有。康帕內拉說:“太陽城的居民卻在一切公有的基礎上采用這種製度。一切產品和財富都由公職人員來進行分配……誰也不會把任何東西攫為己有。”[18]太陽城的人甚至反對有“自己的房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的觀念,主張“生育後代是一個關係到國家利益的問題”。[19]他們藐視私有財產,也根除了貧富的根本對立。於是,“公社製度使大家都成為富人,同時又都是窮人。他們是富人,因為大家共同占有一切;他們都是窮人,因為每個人都沒有任何私有財產。因此,不是他們為一切東西服務,而是一切東西為他們服務”[20]。

所以,太陽城的全體公民都是熱烈的愛國主義者。“他們對祖國是那樣難以想象的熱愛。”這種熱愛,實則是對公有製的向往和對私有製的厭惡。

由於實行公有製,在《太陽城》,康帕內拉繼莫爾之後,還進一步表述了由國家、社會組織管理整個社會經濟的思想。從生產、分配、消費到外貿,都是有計劃地進行的。由此看出,康帕內拉已經預見到未來理想社會國家職能的變化,從階級專政的工具、鎮壓的機器變為管理經濟、管理社會的機構。

(二)實行普遍的義務勞動製度

在太陽城,每個居民都必須從事生產勞動。因為人人參加勞動,沒有遊手好閑的人,而且每個人都能出色地完成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所以,每人每天隻需勞動4小時,就可生產出豐富的產品,滿足社會全體成員的需要,其餘時間可用來進行科學研究、文娛和體育活動。既然太陽城居民人人都要參加勞動,對太陽城的人來說,勞動既是一種必要,也是一種需要。太陽城裏無論身體上有任何缺陷的人都不會無所事事,即不會剝奪他們勞動的義務和需要,並努力做到各有所用。如老年人可以參加一些會議;跛子可以充當看守員;瞎子可以梳羊毛、裝褥墊和枕頭;失去手臂和眼睛的人可利用他的聲音和聽覺來為國家服務。可見,在太陽城的勞動製度中,即使對於殘疾人,也不會投閑置散,而是揚其所長。在這裏,康帕內拉提出了“體腦結合”“壯有所用”的思想。

各種勞動都受到同樣的重視。學會技藝和手藝的人,善於熟練地應用手藝和技能的人以及從事繁重工作的人都將倍受尊敬。他們不僅認為物質生產勞動是光榮的,而且認為服務性勞動也是光榮的。在這裏,

每個人無論分配他做什麽工作,都能把它看作是最光榮的任務去完成,……他們誰也不會認為在食堂和廚房工作或照顧病人等等是一些不體麵的工作。[21]……他們(即太陽城的公民)尖刻地譏笑我們,因為我們把工匠稱為下賤人,反而把那些沒有技能、過著遊手好閑的生活、為自己無所事事和**佚**的生活而雇用許多仆役的人稱為高尚的人。[22]

由此可見,康帕內拉不僅具有“人人必須勞動”的思想,而且萌芽了“勞動是光榮事業”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康帕內拉還在《太陽城》中論述了勞動、健康和美的關係,闡明了前無古人的美學觀,認為隻有參加勞動,身體健康,才能顯示出美。他說:

在太陽城的人民中根本看不到醜陋的人。婦女們由於都要工作,所以她們的皮膚呈健康色,身體發育也很好,都成為一些體格勻稱和富有朝氣的人。那裏的人認為體格勻稱、活潑和富有朝氣就是他們的美。[23]

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在勞動普遍受到鄙視的300多年前,康帕內拉就明確地提出了勞動光榮的思想,而且以勞動和健康工作為審美標準,確是一個卓越的創見。

太陽城與烏托邦的不同之處是:太陽城中沒有奴隸和仆人。康帕內拉說,太陽城的居民以為“使用仆人的結果使人養成腐化的習慣。他們那裏是沒有仆人的,因為他們完全可以自己為自己服務,甚至服務的人還綽綽有餘”[24]。可見,在民主意識上,康帕內拉的思想要比莫爾先進一步。

(三)主要進行手工業、農業和畜牧業生產

在太陽城,婦女和男子同樣要為社會勞動。勞動中照顧婦女身體特點,隻給她們分配比較輕鬆和不損害健康的工作。在勞動中既體現出了男女平等,又體現出保護婦女的先進思想。在生產上,康帕內拉提出了利用技術發明減輕勞動強度,縮短勞動時間和提高勞動效率的思想。太陽城居民的工作時間雖少,但很有成效。他們不僅在生產上使用巧妙的機械,而且海運船舶也都完全靠一種非常精巧的機器行駛。他的這種思想反映了在莫爾之後的100年來科學進步對社會的影響,也表明康帕內拉具有當時許多先進思想家(例如,培根)所具有的思想:利用技術來減輕人類的勞動。

(四)實行限額按需分配原則

在太陽城,每個公民都能從社會那裏取得滿足他的需要所必需的一切東西。但康帕內拉認為,公民可能會對某種產品提出過多的要求,因此當局應進行監督,不讓任何人取得超過他所需要的東西,所以一切產品都由公職人員進行分配。在這樣的分配製度下,太陽城內自然不會有什麽交易了。全體公民都住在公有的建築物中,他們每6個月要更換一次房屋。公民在公共食堂用膳,食譜由醫生負責安排。太陽城中沒有家庭,沒有你、我之分,因此,所有的兒童(男孩和女孩)都能受同樣的教育。他們的服裝樣式和顏色都一樣,甚至男女服裝也幾乎相同。由於物質產品並非極大豐富,還不能盡人所需,因而這裏的按需分配實則是平均分配。另外,在**方麵,也反對泛濫,要求節製,並實行監督。從這裏,可以看出在太陽城裏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禁欲主義和平均主義色彩。

(五)按照民主原則和“賢人政治”的原則建立政治製度

按康帕內拉的構想,太陽城是一個共和國,最高權力掌握在祭司手中。祭司被稱作“太陽”。祭司是世俗和宗教界的首腦,終身任職,但若發現另一個比自己更賢明、更有能力治理國家的人,可以讓賢。人們對太陽要求很高:“要懂得形而上學,神學,各種藝術和科學的起源、原理和論證,萬物的異同關係,世界的必然性,命運和和諧,萬物和神的威力、智力和愛,存在物的等級……也能懂得占星術和了解各個先知的情況”而且“未滿35歲的人是不能獲得這個稱號的”。[25]“太陽”下麵設三個領導人:威力、智慧和愛。“威力”掌管軍事;“智慧”掌管藝術、手工業和各種科學部門;“愛”掌管農業、畜牧業、物質分配、生育和教育。“太陽”以及“威力”“智慧”和“愛”,合稱太陽城四大領導。共和國的政權集中在這四位領導人手中,特別是“太陽” 擁有無限權力。“一切問題和爭端要由他作出最後決定。”[26]“一切工作非經他的批準不能進行。”[27]四大領導人的更換,人民不能決定,而是由他們決定把職務移交給他們認為合適的人。除此四大領導人外,政府其他負責人則由公民選舉產生,並由人民決定更換。

從上述太陽城的政治製度可以看出,康帕內拉公然提出人民不能決定四大領導人的更換,實則是柏拉圖政治製度的翻版,遠不及烏托邦的民主製度徹底,甚至較之倒退了一大步。也許他認為那種抽簽式的民主政治並不很好;也許,他還在探索具體的較好的民主運行機製。還有,政府其他負責人也都是高級祭司,祭司的權力又高於行政人員的權力。所以,在康帕內拉的理想國家中,實際上是由僧侶掌握國家政權。這種教會政治的思想,反映他沒有完全擺脫舊的封建教會傳統的影響。

(六)注意醫療保健

太陽城的人非常注意飲食衛生和醫療保健。在食物上,他們注意葷素搭配,注意使食物中具有各種營養素。他們吃的是牛肉、牛油、蜂蜜、魚、幹酪、棗類和各種蔬菜等。食物經常更變:第一天吃肉,第二天吃魚,第三天吃蔬菜,然後又吃肉。容易消化的食物留給老年人吃。老人每天三餐,但數量不多。成人兩餐。兒童則按“物理學家”(即衛生學家)的規定每日四餐。他們在各個季節裏則都選擇最有益於健康的食物。總之,食物是根據醫學衛生的要求來決定的。

太陽城的人更注意保健。飲酒是有節製的,未滿19歲的青年,一律不得飲酒;年逾50歲的老人通常喝醇酒。他們大量使用香料。早晨用冷水洗臉、洗手,並注意梳勻頭發。通過經常性身體鍛煉,來治療風濕病。通過愜意的沐浴和多吃乳製品,到鄉村愉快消遣等預防熱病。同時他們還使用理想的藥劑治療頑症,諸如肺病等。由於進行**控製以及人們常常用酒擦身和注意體育鍛煉,性病在那裏不會流行。總之,太陽城的人們注意了飲食、醫療和保健相結合,因此他們的身體都非常好。“他們多半能活到一百歲,有的甚至活到二百歲。”[28]

然而,太陽城居民相信帶有迷信色彩的占星術,從社會生產到兩**,都要先觀測星象。這些反映了康帕內拉學說中的落後因素。

康帕內拉的《太陽城》是繼莫爾的《烏托邦》之後又一部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空想社會主義著作。盡管康帕內拉的共產主義“是一種還沒有很好加工”“往往有些粗糙的”共產主義。[29]這種粗糙的體係無疑還是成了以後各個時代許多空想社會主義體係的原型。康帕內拉對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壓迫與剝削、人人參加勞動、按需分配社會財富以及全體兒童教育機會均等的設想無疑是社會主義思想史寶庫中的瑰寶之一,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五、教育思想

康帕內拉在《太陽城》一書中,對教育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麵、係統的表述。正如他的經濟和政治思想,其教育思想也受到莫爾的很大影響。此外還深受柏拉圖的影響。然而,他在許多方麵也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一)對經院主義教育弊端的批判

在《太陽城》一書中,康帕內拉首先對經院主義教育的那種隻知古、不知今,隻能培養出效法古典而不通世務的人進行了淋漓盡致地剖析。他認為經院主義教育是把“那些精通文法或亞裏士多德和其他某個作者的邏輯的人看做是最有學識的”[30]。這種人才事實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為“隻能從書本上研究某種科學的人,是一些外行和學究”。“所以你的論據隻對你們自己有效。”[31]經院主義學校隻是讓學生呆讀死記,不研究自然界和社會的事物,隻教學生死的文字,脫離實際,脫離世俗需要。這種教學使學生無法了解世界的發展變化,也使學生形成一種僵死的思維惰性。康帕內拉說,這些人所受到的教學導致“呆板的記憶力和使人們養成一種保守習慣的勞動,因為他們不去研究事物的本身,隻是去讀死書和研究事物死的標誌……不了解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自然界存在著的一些什麽東西”[32]。在此基礎上,康帕內拉進一步指出,隻有聯係實際的教學,根據大自然去了解事物,才能使學生很好地接受知識,才能培養出隨機應變的有用人才。他還以太陽城中因采用新的非經院式教學方法而取得的優良教學效果做對比,說明經院主義教育非改革不可。他這樣描述太陽城的居民:他們“還盡量利用其他休息時間自己去求取更多的知識,為此,他們被送到野外去練習賽跑、射擊……辨認草木和各種石頭……參加農業隊或畜牧業隊學習農業和畜牧業”[33]。正因為他們“能根據大自然去了解事物”[34],所以,太陽城的人“很容易掌握知識”,“學生在一年內所取得的成就,比用經院主義舊教育方法教育的學生在10年或15年內所取得的還要多”。[35]

(二)主張進行公共教育,教育機會均等

由於太陽城實行公有製,康帕內拉認為,生育後代和教育後代都不應是個人的事,而是關係到國家利益的事情,是國家繁榮必備的條件。他在《太陽城》一書中寫道:

關於生育,他們(指太陽城的居民——引者)把它看做為囯家謀利益的宗教方麵的事情,而不是個人的事情,而且必須服從政權的調配。……生兒育女的目的……乃是為了保存種族而不是為了保存個人。因此,生育後代是一個關係到國家利益的問題,而不是個人利益的問題;……負責人員的神聖職責是把這一點當作國家福利的重要基礎來進行監督;而隻有公眾才能做到這一點,個人是無法做到的。[36]

可見,在太陽城,兒童的出生和青少年的教養,全係國家的事業,管理後代的教育是國家負責人的神聖職責。由於兒童為國家所有,而非個人的私有財產,兒童受教育機會應是均等的。康帕內拉提出,斷乳後,小孩便按性別交給男首長和女首長撫育,並讓兒童共同遊戲和學習。在太陽城,教育事業是由國家辦理的,而且普及教育從學齡前開始直到初等教育。他的這種思想同柏拉圖、莫爾的思想相一致。然而,初等教育以後,柏拉圖主張篩選製,而康帕內拉還主張普及初等後教育——職業教育和軍事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陽城,男女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男女幼兒一起在幼兒教育機關學習,“孩子們從兩歲到三歲時就在房屋牆壁的周圍遊戲,並學習和讀念字母”[37]。七八歲後,男女兒童都學習初等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再大一些,開始研究比較抽象的科學,如數學、醫學和其他學術。康帕內拉寫道:“他們不分性別都從事抽象的研究工作和某種職業。”他同意柏拉圖關於男女在智力上具有同樣天賦的觀點,而反對亞裏士多德的女子在智力上要比男子差的觀點。他指出:太陽城的“婦女既懂得軍事也能負擔其他的一些任務。因此……我是同意柏拉圖的論點的;而凱耶塔的論據,特別是亞裏士多德的論據,卻不能使我信服”[38]。他甚至認為在軍事訓練上女子應與男子同等。他說:領導者“負責領導12歲以上並在低級指導員的指導下受過角力、賽跑、擲石等訓練男子使用武器……婦女也在她們的男女指導員的指導下受這一切訓練……她們能像她們所頌揚的斯巴達婦女和亞馬遜女人那樣,幫助男子在城下作戰,保衛城池”[39]。

(三)關於優生和學前教育

由於後代的出生及教育在太陽城被認為是一個關係到國家利益的問題,因此,國家對優生、學前教育極為重視,且派專人負責。對於優生問題,主要是在男女結合上對雙方的素質加以嚴格的規定。康帕內拉說男女結合“應該把整個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地放在生育子女問題上,必須重視的是雙親的天賦品質,而不是嫁妝和不可靠的貴族身份”[40]。為此太陽城對兩性結合中的年齡、體格和體質予以高度的注意。在年齡上,未滿19歲的婦女不能同異性發生性關係,男子則不應早於21歲。在體格上,為了“使他們能得到有益的平衡”,規定“體格勻稱和美貌的女子,隻能同體格勻稱和健壯的男子結合;肥胖的男子與消瘦的女子結合,消瘦的男子與肥胖的女子結合”[41]。在體質上,為了避免男女雙方結合生出體質孱弱的子女的危險,則要求削弱了自己的生命力和耗費了腦力的那些有學問的人與活潑熱情的女子結合;而精力旺盛、敏感、不安分和性情暴躁的男子則配以肥胖而性情溫和的女子。另外,康帕內拉還主張用占星術來確定**的時辰。此外,還有一些具體規定,如**隻有在食物充分消化、並向天神做祈禱以後才能進行;**前三天要戒欲,澄清一切壞思想,以及防止某些婦女貪圖歡樂而有意避孕等。這一切措施的主旨無非為了優生,使民族一代勝過一代。康帕內拉還認識到良好的胎教是優生的另一重要環節,因此他提出必須重視胎教。為此還做了具體的解說:“婦女受孕後在兩個星期內,不必從事體力勞動,此後,做些輕微的工作,使胎兒易於吸取母體營養而生長健康,同時也可以加強母體本身……根據醫生的指示,隻發給她們維護健康的食物。”[42]由此可見,康帕內拉的優生思想既有科學可取之處,但亦有些奇特乃至不盡科學之處。

關於學前教育,康帕內拉主張,兒童出生後,先由他們的母親在一所特設的“公共大廈”裏休養並照料嬰兒。“公共大廈” 就是個集體母育學校,由專家指導母親們對嬰兒進行哺育。哺乳期為兩年,但也可以根據“物理學家”的指示加以延長。斷乳後,小孩子便按性別交給男、女教師撫育。在7歲以前,兒童們“在一起輕鬆地學習字母、看圖、賽跑、遊戲和角力,並根據畫圖認識曆史和各種語言”[43]。另外,他們還進行體操、跑步、擲鐵餅和其他可以平均發展四肢的體操和遊戲的體育活動。康帕內拉的學前教育內容並不新鮮,但在他的學前教育設想中,有專職教師,甚至有專家指導的教室(學前教育機構),有學前教育製度。這樣較寬範圍地論述學前教育較之前人則是別開生麵的。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康帕內拉繼柏拉圖之後鮮明地提出國家有責任使所有幼兒都得到平等的養護和教育,並試圖通過公共學前教育機構,由專家進行養護和教育。這給予誇美紐斯以及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以深刻的影響。

(四)關於其他各類教育

1.初等教育

康帕內拉設想,不僅要推行公共學前教育,對太陽城兒童進行普及的初等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兒童到8歲時,在他們根據牆上的字畫學完初等數學以後,就讓他們去聽各門自然科學的課。在這裏,初等教育安排了教師、課程和作息時間。“每門課程有四位講師講授,分四個組輪流學習他們的課程,以四個小時為限,一部分人在進行體育鍛煉或履行公職時,另外一部分人則專心地聽課。”[44]對於少年兒童來說,“公職”顯然指他們在學校或社會的值日實習活動。在年齡稍大時,他們就開始學習比較抽象的科學,如數學、醫學和其他學術等。可以看出,太陽城的人普及教育大約可到初中階段。

2.中高等教育

主要是學習數學、醫學和其他學術課程,趨向重視實科內容。中、高等教育采用自學研究和討論、辯駁的書院式教法。每個人可能有自己研究探討的領域並配有導師。康帕內拉介紹道:“大家在各個科學或手工業部門中獲得職務,在那裏,他們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因為都有自己首領式的領導人指導工作。”[45]

3.職業教育

由於太陽城的居民人人勞動,故職業教育涉及所有人。康氏提出,太陽城的居民尊敬精通技藝和手藝的人。在7歲後,太陽城的兒童被“送到一些作坊去學著當鞋匠、麵包師、鐵匠、木匠和畫師等等,以便了解每個人將來的誌向”。再大一些的兒童則被派到“田野和畜牧場去觀察和學習農業和畜牧業”,“識別草木和各種石頭”[46]“學習某一門手藝”[47]“做打鐵或建築等等工作”[48]。由此可見,康帕內拉安排兒童在7歲後,一邊接受普通教育,一邊接受職業教育,兩者並行不悖,並試圖在兒童的職業學習和勞動中考察其智慧和誌向,以便進一步因材施教。

4.軍事教育

兒童12歲以後,便開始施以軍事教育。軍事教育的教官由“大力士”充當。男孩12歲以後,大力士就開始教男孩學習同敵人搏鬥,同馬和象搏鬥;學習擊劍、使用標槍和矛;學習射擊、擲石和騎術、訓練進攻和退卻;學習保持戰鬥隊形、支援戰友、防止敵人進攻和退卻。婦女也在她們的男、女指導員指導下接受這一訓練。

5.成人教育

康帕內拉和莫爾一樣,也談到成人教育。他說,在太陽城裏,一切公職、藝術工作和勞動,都是分配給大家承擔的,每人每天隻做不超過4小時的工作,其餘的時間則用來研究各種科學,開座談會、閱讀、講故事、寫信、散步以及從事各種強身健體的活動,包括打球、套環、摔跤、射箭、射擊和擲標槍等。大家都樂意從事這類活動。康帕內拉的這種通過減少勞動者工作時間,增加空餘時間,促進勞動者身心健康發展的思想無疑對後來馬克思的全麵發展思想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從中可以看到康帕內拉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中閃爍著“終身教育”思想的光輝。

(五)教育行政機構

太陽城設有職責較為分明的教育管理機構。由於太陽城較小,其教育管理機構隻有中央和學校兩級,不存在中間機構。最高統治者是祭司或所謂“太陽”。在他的下麵有3位領導人,即 “威力”“智慧”和“愛”。“智慧”管理科學部門,承擔科普責任。按照“智慧”的命令,在太陽城內外城牆的裏裏外外和上上下下都懸掛著彩色的圖表。這些圖表反映了各種科學的嚴整的邏輯聯係,以便讓太陽城居民掌握科學知識。“愛”掌管衣、食、生育和教育。故主管生育的人員、教師、醫生等均歸“愛”領導。在太陽城,“智慧”相當於現代社會的科學部,“愛”則相當於教育衛生部,它們直接承擔科學教育管理之責。

關於學校管理,太陽城教育分為四級:第一級為哺乳期,所設機構是“公共大廈”,其管理者為“物理學家”,教師是母親。第二級是學前期,管理者為“男首長”和“女首長”,教師是 “有學問的老人”。第三級為少年時期,即8歲後的初等教育,這一級的管理者是“首長”,教師是四位講師。第四級為青年期的中、高等教育,這一級的管理者是“首領式的領導人”。

(六)教育內容

康帕內拉在《太陽城》中論及了教育的內容,涉及智、德、體、美、勞等多個方麵。

1.智育

康帕內拉極其重視自然科學和實用學科的學習和研究。這是因為,在康帕內拉時代,自然科學已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意大利、法國和英國,應用科學已建立和發展起來。實用學科也逐漸在資本主義不斷壯大的社會開始發揮作用。康帕內拉看到了科學的巨大力量,看到了自然科學在發展生產和增進人類福利上的重大作用。可以看出,在太陽城的學校教育中,自然學科和應用學科十分突出,古典主義和神學幾乎銷聲匿跡。這比晚於他的彌爾頓的有關主張還要進步。

太陽城學校的學科課程具體有:語法學、邏輯學、物理學、醫學、政治學、倫理學、經濟學、占星術學、天文學、宇宙學、音樂學、幾何學、數學、詩詞學、修飾學、農學、畜牧學,甚至還有膳食學、軍事學。另外還有美術學科,包括繪畫、雕刻等。太陽城的智育包括傳授各科知識、訓練技能和培養才智。太陽城裏的孩子們在學習各門自然科學的課程之後,還從事研究比較抽象的科學,如數學和其他學術,並通過經常舉行熱烈的討論和辯論,從而成為能隨機應變的有才智的人。太陽城對語言教育極為重視。學前兒童就開始學習和讀念字母,而較大的孩子便開始進行外國語的學習了。太陽城裏的孩子在7歲以後就開始去學著當鞋匠、麵包師、鐵匠、木匠和畫師,進行技能訓練,從而成為受人尊敬的手藝人。

2.德育

康帕內拉為太陽城居民提出與公有製相適應的種種道德規範,例如,公正、寬容、勇敢、純潔、慷慨、熱心、誠實、慈善、勤奮、朝氣、節製。此外,對忘恩負義、仇恨、彼此不尊重、懶惰、沮喪、狂暴、小醜行為和撒謊進行譴責和相應的懲罰。他雖然沒有提出一套積極進取的道德理論,但排除了中世紀那些壓抑人性的以及阻礙社會發展的道德規範,例如,對神的敬畏、順從等。此外,他特別強調愛國思想。他說:“太陽城的居民令人難以想象地熱愛祖國。”“比羅馬人更加熱愛祖國。”顯然,這種對祖國的熱愛,既包括對民族的感情,又包括對公有製的無限眷戀。這是與當時意大利遭受異族侵略,迫切需要培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相聯係的。

3.體育

康帕內拉和莫爾一樣,主張采取古代雅典的體育製度。他不止一次地提到雅典式的體育學校,認為體育的目的是培養和鍛煉健美的體格,從而強身健體,保衛國家。體育的內容有一般的體育活動、體操和軍事訓練。在太陽城裏,孩子們從兩三歲開始就在教師帶領下進行跑步、擲鐵餅和其他可以均衡發展四肢的體操和遊戲等活動。稍大以後,孩子們則被帶到野外練習賽跑、射擊、擲標槍、打靶、獵捕野獸等。孩子們到12歲時,就開始接受軍事訓練。“這時這些男孩開始學習同敵人搏鬥,同馬和象搏鬥;學習擊劍,使用標槍和矛;學習射擊、擲石和騎術,訓練進攻和退卻;學習保持戰鬥隊形,支援戰友,防止敵人進攻和退卻。”[49]女孩子也同樣要接受軍事訓練,以幫助男子作戰,保衛城池。在當時經院主義學校排斥體育的情況下,康帕內拉重視體育,有著很大的進步意義。

4.美育

美育是康帕內拉教育思想體係的一個組成部分,鮮明地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審美觀。他說:“在太陽城的人民中根本看不到醜陋的人;婦女們都要工作,所以她們的皮膚呈健康色,身體的發育也很好,都成為一些體格勻稱的富有朝氣的人。……體格勻稱,活潑和富有朝氣就是他們的美。”[50]這裏,康帕內拉把勞動、健康和美聯係起來,把勞動和健康作為審美的一種標準,並以此抨擊貴族統治階級沒落和腐朽的審美觀,認為那些有閑階級婦女由於遊手好閑,無所事事,從而導致容貌衰老、肌肉鬆弛,不得不塗脂抹粉,精心打扮。她們這種以弱不禁風的體格為美“不僅破壞了自己的自然發展和健康,而且也破壞了她們後代的自然發展和健康”[51]。因此,康帕內拉指出:“那些願意把美的基礎建立在臉上塗脂抹粉,穿高跟鞋來顯示身材,穿衣裙來遮掩粗腿之上的婦女,就要處以死刑。”[52]雖然這種看法有些片麵和極端,但他以這種鮮明突出的形式,高揚早期無產者群眾的審美觀,有力地鼓動勞動人民對腐朽的統治階級的憎惡,啟發勞動人民的覺悟。

5.勞動教育和生活教育

康帕內拉主張對兒童實行勞動教育。他說:兒童到了7歲,就“把他們送到一些作坊去學著當鞋匠,麵包師……以便了解每個人將來的誌向”[53]。即觀察其將來適合於從事哪一類工作。從8歲開始,兒童一邊學習初等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課目,一邊從事自己所喜愛的生產勞動,即各種手工業、農業、畜牧業等。太陽城的人就是這樣既受普通教育又受生產勞動教育。另外,康帕內拉還主張教育和生活聯係起來。按照他的設想,兒童從兩三歲起,就在教師的帶領下,一邊在城市中散步、鍛煉,一邊觀看和學習四周城牆上的圖畫,從而獲得最簡單、初步的科學知識。大體說來,在7歲之前,即學前階段,兒童是在遊戲中接受教育的。而8歲以後,即學齡階段,兒童一邊在課堂裏學習,一邊從事自己所喜愛的生產勞動,並從中進一步學習各種科學知識,即在教育與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的結合過程中學習。因此,可以說,康帕內拉所設想的太陽城的人們對下一代的教育是由學前階段(7歲以前)的“遊戲教育製度”轉變為學齡階段(7歲以後)的“與勞動相結合的教育製度”。[54]

(七)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

康帕內拉批判經院主義學校那種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的教學,提出直觀教學原則,以提高教學效果。他為各種程度的學習者設計了與之相應的科學知識、社會常識的圖畫和圖表。例如,為幼兒階段兒童畫有字母表,以及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雨雪雷電的圖畫等,以便他們直觀和清晰地認識周圍環境和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事物;為青少年教育備有各種數學公式的圖表,並附以文字說明,這樣人們就可以看到某些定理和定義等;為培養高級人才,學習高深知識又準備了反映各種科學的非常嚴整的邏輯聯係的圖表和說明等。總之,在太陽城各個城區的“內外城牆的裏裏外外和上上下下都是掛著很美麗的圖表”[55],幾乎包括了智育所提到的各門學科的內容。另外,還有各種手工業及其工具、各種科學和武器的發明者、各種曆史人物的畫像等作為青少年學習的直觀教具。再者,太陽城的兒童還“根據大自然了解事物”[56]。這樣,太陽城的人都可通過直觀學習的方法去獲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

康帕內拉十分樂觀地肯定了這種直觀教學法的效果。他說:“太陽城有許多教師負責講授這些繪畫的意義,因此,兒童在10歲以前就毫不費力地、輕鬆地通過直觀教學法來掌握各種科學的基本知識了。”[57]可以說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位教育家或思想家像康帕內拉這樣重視直觀教學。

與直觀教學相適應,康帕內拉推崇遊戲法和活動法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除了教師講授和孩子閱讀外,康帕內拉還主張使用討論法和辯論法。

《太陽城》和《烏托邦》是姊妹篇,都是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空想社會主義著作,都把注重教育作為實施社會主義製度的主要任務。

與莫爾一樣,康帕內拉的教育思想已超出了人文主義的水平。康帕內拉把組織教育看成國家頭等大事,認為沒有教育工作就不可能有太陽城,因而要求國家不遺餘力辦好教育。康帕內拉在《太陽城》中對經院主義教育弊端的揭露和抨擊,對人人平等、財產公有、大家勞動的共產主義社會嶄新的教育製度的向往產生了石破天驚的回響。康帕內拉關於學齡前兒童遊戲教育製度以及旨在體腦結合的學齡兒童教育與勞動相結合製度的論述、泛智式的教育內容、積極向上的審美教育思想以及建立在發達生產力基礎之上的半工半讀式的成人教育製度、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以及直觀性教學原則與方法的表達盡管在當時帶有某些空想色彩,但卻給後來的教育思想家以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深刻的影響。恩格斯說文藝複興“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58]的時代,康帕內拉就是這一時代的一位巨人,同時又是用自己的肩膀托起未來的巨人。他的教育思想具有超越時代的特性,現代和未來的教育仍然能從中獲得借鑒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