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威廉·賓的教育思想
威廉·賓(William Penn,1644—1718)是賓夕法尼亞殖民地的開拓者。1681年,英王將北美一大片土地賜予威廉·賓。這片土地被稱為“賓氏林地”,這是Pennsylvania(賓夕法尼亞)這一州名的由來。威廉·賓是教友派教徒,因此,賓夕法尼亞成為被迫害的教友派教徒的避難地,費城被稱為“教友派的城市”。威廉·賓為廣招移民,實行開明的政策,於是瑞典、芬蘭、荷蘭、德國都有大批的移民紛紛來到賓夕法尼亞定居。到17世紀80年代,賓夕法尼亞的契約奴已占總人口的36%。18世紀時,在新英格蘭受清教徒迫害的各國教友派教徒又紛紛逃到賓夕法尼亞。
在教育思想上,威廉·賓深受當時在歐洲逐漸成長的教育革新思潮的影響,他自己也給這種教育革新思潮增添了智慧的精品。
針對當時教育中仍然嚴重存在的拘守古典和脫離實際、知道古代而不知道現代、向往來世而昧於現世、醉心於神靈而不認識自己的弊端,威廉·賓強調認識世界、認識自然、認識自己的重要性。“想一想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個世上,又離開這個世界,卻對他們自己和他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了無所知,這是多麽令人驚奇的事!”[2]他批評在舊教育的培養下,“……很少有人認識他們自己,不認識作為他們的心靈的居所的身體——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構造,活的可移動的靈魂寄居的軀體;也不認識它所由構成並從中得到供養的世界,而認識這個世界,對我們是多麽有益,又多麽愉快!”[3]威廉·賓指出,在青年的教育中,要讓他們閱讀大自然這本教科書,“世界的確是自然事物的一冊偉大而壯觀的書卷……但是,啊呀!我們認真地翻閱過的這冊書卷的頁數是何等少啊!這冊書卷應成為青年教育的科目。這些到20歲時應當適合就業的青年,對這冊書卷知之甚少,甚至全然無知”[4]。
威廉·賓批評舊教育隻是培養學者的教育,教給子孫的盡是無用的東西,聲稱:
我們辛辛苦苦地把他們培養成學者,而不是把他們培養成人!我們辛辛苦苦地培養他們說話,而不是培養他們去認識,這是十足的偽善。[5]……對兒童一目了然的事首先是可感知的事物,我們沒有盡到職責為他們打下基礎。我們過早地奴役他們的記憶力,用字詞和規則為難他們,使他們緊張,加重他們的負擔,要他們懂得文法和修辭,學習十之八九對他們毫無用處的一兩種陌生的語言,而對他們在機械學、物理學或自然知識方麵的固有天賦卻棄置不問,使它們得不到培植,遭到忽視。而這些知識在他們整個一生中都是極其有用的。[6]
威廉·賓將事物的教育置於優先於文字教育的地位,聲稱:“誠然,文字不應受到輕視或忽略,但事物卻更重要。”這幾乎是重述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的觀點。誇美紐斯說過:“事物是主要的,文字隻是附屬的;事物是身體,文字隻是外衣;事物是核,文字是外殼和外皮。”4[7]
威廉·賓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強調建造性活動在兒童教育中的特殊意義。“兒童寧願玩製造工具和儀器的遊戲,寧願造型、繪畫、建造和建築,而不願背誦得體語言的規則,這些活動還會增強他們的判斷力,而少些煩惱,少浪費時間。”[8]
誇美紐斯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論點是追隨自然,這是17世紀歐洲的時代思潮。威廉·賓也是追隨自然教育思想的積極倡導者:“如果我們在自然事物中研究自然,遵循自然而行動,這是一種快事。自然的規則很少,但明白易懂,是最富於理性的。”“讓我們在自然開始的地方開始,追隨她的腳步,總是在她終止的地方結束。我們不能錯過成為好的自然主義者的機會。”[9]
威廉·賓是基督教徒,他對上帝有著真誠感情,他仍然以認識上帝為依歸。但是,威廉·賓的宗教觀離中世紀,甚至離宗教改革時期已經很遠,而具有17世紀的色彩。認識上帝,不是通過讀經、祈禱、禁欲、聖事、信仰,而是通過認識現世的世界,認識自然、社會、人,通過對這些“暫時的”事物的認識,就可以達到對永恒的上帝的認識。威廉·賓使人們把眼光從天上轉移到地上,從《聖經》、經院轉移到現實世界,從神秘的冥想轉移到現實的人生。他也和誇美紐斯一樣,忠於上帝,但又深信地上重於天上,今生重於來世,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重於讀經、懺悔。一切奇跡、神秘、虛幻、宿命,都在他們的積極向上的現實主義麵前化作泡影。威廉·賓說:
造物對我們不再是一個謎,天、地和水,連同它們個別的、不同的無數居民,它們的產品、風景、季節、同情、反感,它們的用途、益處和愉快,將會被我們更深透地了解;通過那些可感知的、短暫的形式,一個永恒的智慧、權力、尊嚴和仁慈,對我們將是顯而易見的。世界打上了造物主的印記,其印跡隨處可見,它的文字是聰明的孩子容易認讀的。[10]
威廉·賓主張為青年編寫新的教科書。他說:“遺憾的是,還沒有由精細的、審慎的博物學家和機械學者用拉丁文編寫給年輕人用的教科書,以便他們能通過文字學習實際事物,學習他們一目了然、熟悉的事物,用這種教科書學習文字也會更加容易。”[11]
威廉·賓認為,學習原理、掌握知識,對從事各種職業都是重要的。他指出:
很多園丁和農民很能幹,卻對他們的職業的道理茫然無知,正如多數技工對支配他們的出色手藝的規律茫然無知一樣。但是,一個這一類的博物學家和機械學者,如果他們具有值得稱讚的既勤奮、又善於思考的品質,他們會對兩者都了如指掌,甚至對他們的實際操作也了如指掌……[12]
現在沒有可靠證據說明威廉·賓的教育思想對後來北美殖民地和美國教育發展的影響。但是,對美國教育的發展給予重大影響的清教徒所辦的學校大都墨守成規、趨於保守,而北美殖民地第一個關於建立開設實用學科的學校的建議是在賓夕法尼亞提出的,第一所打破古典主義傳統、增設實用學科的學校也是創辦於費城,這些都是曆史事實,並是耐人尋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