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戲劇的結構像建築,小說的結構像樹。
戲劇的結構是比較外在的、理智的。寫戲總要有介紹人物,矛盾衝突、**(寫戲一般都要先有提綱,並且要經過討論),多少是強迫讀者(觀眾)接受這些東西的。戲劇是愚弄。
小說不是這樣。一棵樹是不會事先想到怎樣長一個枝子,一片葉子,再長的。它就是這樣長出來了。然而這一個枝子,這一片葉子,這樣長,又都是有道理的。從來沒有兩個樹枝、兩片樹葉是長在一個空間的。
小說的結構是更內在的,更自然的。
我想用另外一個概念代替“結構”——節奏。
中國過去講“文氣”,很有道理。什麽是“文氣”?我以為是內在的節奏。“血脈流通”、“氣韻生動”,說得都很好。
小說的結構是更精細,更複雜,更無跡可求的。
蘇東坡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說的是結構。
章太炎《菿漢微言》論汪容甫的駢體文,“起止自在,無首尾呼應之式”。寫小說者,正當如此。
小說的結構的特點,是: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