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細節的真實——習劇劄記

字體:16+-

戲曲不像電影、小說那樣要有很多的細節。傳統戲曲似乎不大注重細節描寫。但是也不盡然。

《武家坡》。薛平貴在窯外把往事和夫妻分別後的過程述說了一遍,王寶釧相信確是自己的丈夫回來了,開開窯門重相見:

王寶釧(唱)

開開窯門重相見,

我丈夫哪有五綹髯?

薛平貴(唱)

少年子弟江湖老,

紅粉佳人兩鬢斑。

三姐不信菱花照,

不似當年在彩樓前。

王寶釧(唱)

寒窯哪有菱花鏡?

薛平貴(白)

水盆裏麵——

王寶釧(接唱)

水盆裏麵照容顏。

(夾白)老了!

(接唱)

老了老了真老了,

十八年老了我王寶釧!

“十八年老了我王寶釧”,一句平常的話,中含幾許辛酸!這裏有一個非常精彩的細節:水盆裏麵照容顏。如果沒有這個細節,戲是還能進行下去的。王寶釧可以這樣唱:

菱花鏡內來照影,

十八年老了我王寶釧!

然而感情上就差得多了。可以說王寶釧的滿腹辛酸完全是水盆照影這個細節烘托出來的。寒窯裏沒有鏡子,隻能於水盆中照影,王寶釧十八年的苦況,可想而知。征人遠出不歸,她也沒有心思照照自己的模樣,她不需要鏡子!這個細節是有非常豐富的內涵的。薛平貴的插白也寫得極好,隻有四個字:“水盆裏麵”,這隻是半句話。簡短峭拔,增加了感情色彩,也很真實。如果寫成一個完整的句子,文氣就“懈”了。傳統老戲的唱念每有不可及處,不可一概貶之曰:“水”。

通過細節刻畫人物,深挖感情的例子還有。比如《四進士》,比如《打漁殺家》蕭恩父女出門時的對話,比如《三娘教子》老薛寶打草鞋為小東人掙夜讀的燈油……

這些細節都是從生活中來的。情節可以虛構,細節則隻有從生活中來。細節是虛構不出來的。細節一般都是劇作者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直接提取的。寫《武家坡》的人未必知道王寶釧是否真的沒有一麵鏡子,他並沒有王寶釧的生活,但是貧窮到沒有鏡子,隻能於水盆中照影,劇作者是一定體驗過或觀察過這樣的生活的,他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設身處地地加之於王寶釧的身上了。從上述幾例,也可說明:寫曆史劇也需要生活。一個劇作者自己的生活(現代生活)的積累越多,寫古人才會栩栩如生。

細節,或者也可叫作閑文。然而傳神阿堵,正在這些閑中著色之處。善寫閑文,斯為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