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藻鑒堂

字體:16+-

我曾在藻鑒堂住過一陣,初春,為了寫一個劇本。同時住在那裏的有《紅岩》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歌劇《江姐》的作者閻肅,還有我們劇團的幾個編劇。藻鑒堂在頤和園的極西,圍牆外就不是頤和園了。這是園內的一個偏僻的去處,原本就很少有遊人來,自從辟為一個休養所,就更沒有人來了。堂在一個半島上,三麵環水,島西麵往南往北都有通路,地方極為幽靜。這個堂原來不知是幹什麽用的。大概蓋得了之後,慈禧太後從來也沒有來住過。這是一座兩層樓的建築,內部經過改修,有暖氣、自來水、衛生設備,已經相當現代化了。外麵看,還是一座帶有宮廷風格的別墅。在這裏寫作,堪稱福地。

我們白天討論,寫作。到了傍晚,已經“淨園”——北京的公園到了快閉園門的時候,搖鈴通知遊人離去,叫做“淨園”——我們常從北麵的小路上走出來,沿頤和園繞一大圈,從南邊回去。花木無言,鳥鳧自樂,得園之趣,非白日摩肩繼踵的遊人所能受用。

藻鑒堂北有一個很怪的東西。這是一個磚砌大圓筒。半截在地麵以上,從外麵看像煙筒。半截在地麵以下。露在地麵上的半截,不到一人高。站在筒口,可以俯看。往下看,像一口沒有水的幹井。井底也是圓的,頗寬廣,井底還有兩間房屋。這是清廷“圈禁”犯罪的親王的地方。據頤和園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有一個有名的什麽什麽親王曾經圈禁在這裏。似乎在這裏圈禁過的親王也就是這一個。我於清史太無知,把親王的名字忘記了。這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圈禁”,——關禁在一個圓圈裏麵。圈的底至口約有四丈,他是插翅也飛不出去的。這位親王除了坐井觀天之外,隻有等死。我很納悶,當初是怎麽把親王弄進去的呢?——這個圓筒沒有門。親王的飲食,包括他的糞便,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嗐,我這都是多慮。愛新覺羅家族既有此祖宗遺規,必有一套周到妥善的處理。

前二年有一個大學生跳進這個圓筒自殺死了。等發現時,屍體已經幹透。

我們在藻鑒堂的生活很好,隻是新鮮蔬菜少一點。夥房裏老給我們吃炒回鍋豬頭肉。炒豬頭肉不難吃,隻是老吃有點受不了。

服務員裏有一位很健談,山東青河縣人,他極言西門慶沒這個人,這是西門的一口磬。自來說《水滸》、《金瓶梅》者無此新解,錄以備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