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三、宋士傑和穆桂英
洪洞縣的出名,是因為有了京劇《玉堂春》。“蘇三離了洪洞縣”,凡有井水處都有人會唱,至少聽過。我到山西,曾特為到洪洞縣去彎了一趟,去看蘇三遺跡。
一位本地研究蘇三傳說的專家陪著我們參觀。進了縣政府的大堂,這位專家告訴我們:蘇三就是在這裏受審的。他還指了一塊方磚,說:她就跪在這塊磚上回話的。他說蘇三的案卷原來還保存在縣裏,後來叫一個國民黨軍官拿走了。
我們參觀了蘇三監獄。這是一座很小的監獄。監門隻有普通人家的獨扇門那樣大。門頭上畫著一個老虎腦袋,這就是所謂“狴犴”了。進門,外邊是男監。往裏走,過一個窄胡同,是女監。女監是一個小院子,除了開門的一邊,三間都有監號。專家指指靠北朝南的一個號子,說蘇三就是關在這裏的。院子當中有一口井,不大,青石井欄。據說蘇三就是從這口井裏汲水洗頭洗臉洗衣裳的。井欄的內圈已經叫井繩磨出一道一道很深的溝槽。沒有幾百年的功夫,是磨不出這樣的溝的。這座監獄據說明朝就有,這是全國保存下來少數明代監獄裏的一個,這是有記載可查的。如果有一個蘇三,蘇三曾蹲過洪洞縣的監獄,那麽便隻能是在這裏。蘇三從這口井裏汲水,這想象很美,同時不能不引起人的同情。
我們還去參觀趙監生買砒霜的藥鋪。當年盛砒霜的藥罐還在,白地青花,陳放在櫃台的一頭,下麵墊了一塊紅布,——那當然是為了引人注目。這家藥鋪是明代就有的。砒霜是劇毒,盛砒霜的罐子是不能隨便倒換的。如果有一個趙監生,他來買過砒霜,那麽便隻有取之於這個藥罐。據我的一點關於瓷器的知識,這倒真是明青花。要是賣給施叔青,能要她一個好價錢!
據說洪洞縣過去是禁演《玉堂春》的,因為戲裏有一句“洪洞縣內無好人”。洪洞縣的人真可愛,何必那樣認真呢?有人曾著文考證,力辟蘇三監獄之無稽,蘇三根本不是曆史人物,《玉堂春落難逢夫》純屬小說家言,關於蘇三的遺跡都是附會。這些有考據癖的先生也很可愛,何必那樣認真呢?洪洞縣的人願意那樣相信,你就讓他相信去得了嘛!
河南信陽州宋士傑開的店原來還在,店門的門檻是鐵的。鐵門檻,這很有意思!這當然也是附會。
如果都認真考據,那就沒完了。山海關外有多少穆桂英的點將台?幾乎凡有一塊比較平整的大石頭,都是穆桂英的點將台!
老百姓相信許多虛構的戲曲人物是真有的,他們附會出許多戲曲人物的古跡,並且相信,這反映了市民和農民的愛憎。這是民族心理結構的一個層次,我們應該重視、研究,不隻是“姑妄聽之”而已。這一點,倒是可以認一點真。
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