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吳三桂

字體:16+-

高郵縣誌辦公室把新修的縣誌初稿寄來給我,我翻看了一遍,提了幾點不成熟的意見。有一條記不得是否提過:應該給吳三桂立一個傳。

我的家鄉出過兩個大人物,一個是張士誠,一個是吳三桂。張士誠不是高郵人,是泰州的白駒場人,但是他於元至正十三年(一三五三)攻下了高郵,並於次年在承天寺自稱誠王。吳三桂的家不知什麽時候遷到了遼東,但祖籍是高郵。他生於一六一二年。“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敝鄉於二百六十年之間出過兩位皇上,——吳三桂後來是稱了帝的,大概曾經是有過一點“王氣”的。

我知道吳三桂很早了。小時讀《正續三字經》,裏麵就有“吳三桂,請清兵”。長大後到昆明住了七年,聽到一些關於吳三桂的傳聞。昆明五華山下有一斜坡,叫做“逼死坡”,據說是吳三桂逼死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的地方。永曆帝兵敗至雲南,由騰衝逃到緬甸,吳三桂從緬甸把他弄回來殺了。雲南人說是吳三桂逼得他上吊死的。這大概是可靠的。另外的傳說則大概是附會的了。昆明市東鳳鳴山頂有一座金殿,梁柱門窗,都是銅鑄的,頂瓦也是銅的。說是吳三桂冬天住在這裏,殿外燒了火,殿裏暖和而無煙氣,他在裏麵飲酒作樂。這大概是不可能的。昆明冬天並不冷,無須這樣烤火。而且住在一間不大的銅房子裏,又有多大趣味呢?此外,昆明大西門外蓮花池畔有一座陳圓圓石像。石像是用單線刻在石碑上的,外麵有一石龕,高約四尺,額上題:“比丘尼陳圓圓像”,是一個中年的尼姑的樣子。據說陳圓圓是投蓮花池死的。吳三桂鎮雲南,握重兵,形成割據勢力,清聖祖為了加強統一,實行撤藩。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吳三桂叛,自稱周王。十七年在衡州稱帝。吳三桂舉兵叛亂時,已經六十一歲,這時陳圓圓也相當老了,她大概是沒有跟著。死於昆明,是可能的。是不是投了蓮花池,就難說了。陳圓圓晚年為女道士,改名寂靜,字玉庵。蓮花池畔的石像卻說她是比丘尼,不知是什麽緣故。

逼死坡今猶在,金殿也還好好的。蓮花池畔的陳圓圓像則已於“**”中被毀掉了。幹嘛要毀陳圓圓的像呢?毀像的紅衛兵大概是受了吳梅村的影響,相信“痛哭六軍齊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認為吳三桂的當漢奸,陳圓圓是罪魁禍首。冤哉!

“衝冠一怒為紅顏”,早就有人說沒有這回事,一宗巨大的曆史變故,原因豈能如此簡單!如果說吳三桂引清兵入關,與陳圓圓有一定關係,那麽他後來窮追永曆帝以至將其逼死,再後來又從擁兵自重到叛亂稱王,又將怎樣解釋呢?這和陳圓圓又有什麽關係呢?吳三桂自是吳三桂,陳圓圓對他的一生負不了責。

我希望有人能認真研究一下吳三桂其人,給他寫一個傳。寫成曆史小說也可以,但希望忠實一些,不要有太多的演義。

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