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呼雷豹

字體:16+-

京劇《南陽關》有一句唱詞:

“尚司徒跨下呼雷豹。”

舊本《戲考》上是這樣寫的。小時候看戲,以為尚司徒騎的是一隻豹,而且這隻豹能夠“呼雷”,以為這是個《封神榜》上的人物,雖然戲台上尚司徒隻是搖著一根馬鞭,看不出他騎的是什麽。

十多年前,在內蒙認識一個抗日戰爭時期在草原打過遊擊的姓曹的同誌,他說起他當時騎的是一匹“豹花馬”。後來在草原上他指給我看一匹黑白斑點相雜的馬,說:“這就是豹花馬。”我恍然大悟,“豹花馬”的“豹”應該寫成“駁”。《辭海》“駁”字條雲“馬毛色不純”,引《詩·豳風·東山》:“皇駁其馬。”毛傳:“白曰駁。”馬的毛色不純,都可叫做駁,不過似乎又專指黑白斑點相雜的馬。有一種雞,羽毛黑白斑點相雜,很多地方叫它“蘆花雞”,那位姓曹的同誌告訴我,內蒙叫“駁花雞”,可為旁證。那末尚司徒**的原是黑白斑點相雜的馬,不是金錢豹。“駁”字《辭海》音bó,讀成bào,隻是字調的變化。

為什麽叫“呼雷駁”?“呼雷”,即“忽律”,聲之轉也,“忽律”即鱷魚(出處偶忘,但我是記得不錯的)。《水滸傳》的朱貴綽號“旱地忽律”,是說他像一條旱地上的鱷魚。鱷魚身上是黑白相雜,斑斑點點的。“呼雷駁”者,有像鱷魚那樣黑白相雜的斑點的馬也。

這種馬是名馬,曾見張大千摹宋人《楊妃上馬圖》,楊貴妃要騎上去的正是一匹駁花馬。

由此想到《三國演義》上關雲長騎的“赤兔馬”的“兔”,大概也不能照字麵解釋。馬像個兔子,無神駿可言,而且馬哪兒都不像兔。曾在內蒙讀過一本《內蒙文史資料》,記一個在包頭做生意的山西掌櫃的,因為急事,騎上他的千裏駒“沙力兔”連夜直返太原,“兔”可能是駿馬的一種,而且我懷疑“兔”是少數民族語言的譯音。

中國古代人善於識馬,《說文》、《爾雅》多有記載,其區別主要在毛色。現代人對馬的知識就很少了。牧區的少數民族還能說出很多馬的名稱,漢民,即使生活在草原附近的,除了白馬、黑馬,大概隻能說出“黃驃馬”、“棗騮馬”等等不多的幾種。畫馬的名家如徐悲鴻、尹瘦石、劉勃舒……能夠分辨出幾種?居住在城市裏的青年,能說得出好多汽車的牌號:豐田、福特、奔馳、皇冠,還有一些曲裏拐彎很難念的牌號,並且一眼就分得出坐車人的級別;對馬的區別,就茫然了。這是時地使然,原無足怪。但是我還是希望精通馬道的人能寫出一本《中國馬譜》,否則讀起古書就很難得其仿佛。載濤載濤:愛新覺羅·溥儀之族叔。想是能寫馬譜的,可惜他已經故去了。

一九九〇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