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經典作品集(全十冊)

九級瀑

字體:16+-

九級瀑在大若岩景區。大若岩舊寫作大箬岩,“箬”不知道什麽時候省寫成“若”,我覺得還是恢複原字為好,何必省去不多的筆畫呢。箬是矮棵的竹子,葉片甚大,可以包粽子,襯鬥笠。我在井岡山看到過這種箬竹,很好看的。既名為大箬岩,可以有意識地多種一點這種竹子。

九級瀑不像黃果樹和鏡泊湖瀑布,以其雄壯宏偉懾人心魄;不像大龍湫一樣因為飛流直下三千尺而使人目眩。九級瀑之奇在瀑有九級。我在雲南騰衝看過“三跌水”,瀑水三疊,已經歎為觀止。像這樣九級瀑布,實為平生所未見。九級瀑不是一瀑九級,是九條瀑布。九瀑源流,當是一脈,但是一瀑一形,一瀑一景,段落分明,自成首尾。在二三公裏、一二小時的遊程中,能連續看到九瀑,全世界大概再也找不出來。

九級瀑景點還沒有定名。導遊的同誌希望作家起個名字,永嘉籍作家陳惠方征求我的意見,我想了想,說:“就叫‘九疊飛漈’吧。”本地人把瀑布叫做“漈”。“漈”字一般字典上沒有,但是朱自清先生的《白水漈》一文中已經用過這個字。用“漈”,有點地方特點。溫州籍作家林斤瀾稍一沉吟,說:“挺好。”有人提出為每個漈取個名字。我和斤瀾商量了一下,覺得以漈形取名,把遊客的想象框死了,不如就照本地習慣,叫做“一漈”、“二漈”、“三漈”……斤瀾深以為然。下山吃飯的時候,旁邊的桌上已經擺好了筆墨,叫把這四個字寫下來。橫豎各寫了一條。

作九漈歌:

漈水來天上,

依山為九疊。

源流一脈通,

風景各異域。

或如匹練垂,

萬古流日夕。

或分如燕尾,

左右各一撇。

或輕如霧縠,

隨風自搖曳。

或瀉入深潭,

潭水湛然碧。

或落石壩上,

訇然噴玉屑。

或藏岩隙中,

窅如雲中月。

信哉永嘉美,

九漈皆奇絕。

出九級瀑,右折,為陶公洞,傳是陶弘景隱居著書處。

陶弘景是中國道教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很複雜,其源出於老莊,又受葛洪的神仙道教影響。他本是讀書人,是儒家,做過官,仕齊拜左衛殿中將軍,入梁,隱居不仕。他又吸取了佛教的某些觀點。從他身上可以看出儒、釋、道思想的互相滲透。他是藥物學家,所著《本草經集注》收藥物七百三十種。他是書法家,擅長草隸行書。他還是個詩人。他的《詔問山中何所有》是中國詩歌史上傑出的名篇:

山中何所有?

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

不堪持贈君。

這四句詩毫無齊梁詩的綺靡習氣,實開初唐五言絕句的先河。一個人一生留下這樣四句詩,也就可以不朽了。

陶公洞是個可以引人低徊向往的地方。陶弘景是值得紀念的人物,陶公洞內部應該收拾得更像樣一些。現在洞裏的情形實在不大好,有點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