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中原武林的根本與傳承
洛陽城大慶,這是中原無數人都關注的事。
這邊宋青書等人前腳剛離開洛陽城,後麵就有無數消息從洛陽城飛出。
各大門派想知道宋青書到底做了什麽,更多的是好奇。
其他小勢力就不同,宋青書請大家是給了眾人天大的麵子,可這麵子背後肯定有事。
眾人高興的同時也有擔憂。
宋青書……這一個身在武林卻又超出武林的存在。
為人處世講規矩,可有時候又隨性而為,隻要宋青書決定做的事,沒人能阻攔。
當無數收到傳信後,所有人眼中全是不可置信的眼神。
沒有逼迫,沒有強迫,沒有詢問,僅僅是補全了所有勢力的功法。
唯一的意外,那就是趙敏出現了,而且參與了功法的分發。
“張真人!”
“武當到底出了什麽!!”
這是無數人心中的疑惑。
峨眉派中,中原武林與元室武林大戰的時候,宋青書對武當出手了,這事不是秘密。
而後,起義大軍那邊出現了大規模的變化,連同武當有關係的人也出事了。
這種種跡象似乎在表明,宋青書與武當出現了問題,而且很嚴重的問題。
當初宋青書在峨眉派動手的時候,宋青書除了沒對自己父親宋遠橋動手外,其他人都打傷了,這很詭異。
可……宋青書與武當出現矛盾,大家想破腦袋也不知道怎麽回事。
宋青書的為人,武當七俠的為人,怎麽可能發生不可逆轉的矛盾?
武當七俠情同手足這是天下皆知的事,可峨眉派發生的一切大家是真看不懂。
宋青書動手,宋遠橋沒有阻攔,好像默許一樣。
武當……在眾人眼中似乎分成了兩派,武當五俠一派,宋青書,現在的武當掌門宋遠橋算一派。
武當內鬥,這是眾人能想到的唯一結果。
至於宋青書如此急迫找張真人,在眾人眼中是需要張真人來解決武當內部的矛盾。
可這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武當沒有找張真人,這就很詭異。
總之一句話,現在武當發生的一切,還有宋青書的動作讓人看不懂,撲朔迷離。
現在大小勢力得到了洛陽城發生的一切後,眾人全部麵臨一個選擇。
找張真人,還是不找?
宋青書在洛陽城所做的一切明顯沒有絲毫逼迫的意思,選擇權給了眾人。
“六大門派到底知道什麽啊。”
“這中原……到底怎麽回事了。”
“哎……”
無數人長歎起來。
中原但凡有頭有臉的勢力,多少都跟六大門派有關係,可大家沒有收到峨眉派大戰時武當內部動手的原因。
所有人似乎都在刻意隱瞞。
各大勢力猶豫再三之後,決定一邊關注洛陽城其他勢力的選擇,一邊傳信峨眉派,詢問什麽情況。
峨眉派。
六大門派在收到洛陽城傳來的消息後,表情無比複雜。
他們沒想到宋青書會這麽做。
覺得意外的同時又覺得好像是意料之中。
按照宋青書的為人,的確不會用什麽過分的手段。
對於眾人來說,宋青書這邊他們已經不用擔心,現在大家頭疼的是其他地方的傳信。
無數人都因為宋青書找張真人的動作,加上峨眉派宋青書對武當五俠出手的事,懷疑武當陷入了內鬥,而且是非常嚴重的內鬥。
武林被波及,起義大軍被波及,這牽扯了很多東西。
大家雖然知道是怎麽回事,可不能說啊。
麵對無數人的詢問,六大門派幾乎沒有任何商議的情況給了一樣的回複。
武當沒有內鬥,至於其他事什麽也沒說。
至於選擇,大家都沒有給任何建議,還有幹涉,一切全憑大家自己。
六大門派很清楚宋青書現在已經接下了中原武林,張真人已經退位了。
……
西域,中穀。
一處山穀之中,一個看上去很破舊的房屋之外,張真人如同一個年邁的老者坐在其中看著手中的信。
一旁是一隻雪白的鷹。
“商,兵,武林,你全用了嗎?”張三豐望著遠方若有所思。
手中一股內力出現,信件燃起熊熊火焰,眨眼之間化作灰燼隨風吹散。
“對你五位叔叔動手,兩個月後訂親,你真的跟我不同啊。”
張三豐有些感歎的聲音響起,緩緩的走出了院子,向著遠方而去。
他想過宋青書會找自己,也想過宋青書會壓下武當的事,可沒想到宋青書如此果斷。
沈萬三的事,他很意外。
他很清楚一但沈萬三用黃金鋪路找自己,自己的行蹤肯定會暴露。
古墓,沈萬三,中原小勢力。
這三方加在一起,他真不好躲了。
一處河流旁,張三豐停住了腳步,目光平靜的看向遠方。
不多時,一個無比輕盈的身影出現在山林之中,來人一身黑色的長衫,身材三尺左右,五官清秀,一頭暗紅色的頭發,給人一種異樣的俊秀,腰間掛著一個暗紅色的葫蘆。
這人正是中穀的傳承人,秦九。
張三豐看著來人,微微搖頭:“還是走上這條路了嗎?”
“見過前輩。”秦九來到張三豐麵前後恭敬行禮。
“何必呢。”張三豐感歎道:“你沒必要走這條路,你有時間。”
秦九摸了摸自己暗紅色的頭發,笑道:“張真人,我的確有時間,可元室沒有了。”
“我沒得選。”
“殷離給的壓力太大了,中穀不能斷在我手上。”
張三豐微微點頭,直接在一旁的青石上麵坐下,同時對著秦九揮了揮手。
“老蠍子是不是跑了?”
“是的,跑了。”秦九絲毫沒覺得不好意思,雖說他師傅的確很厲害,很厲害。
可那也要看看是對誰。
對上張真人,跑掉真不丟人。
張三豐有些笑意的聲音響起:“看樣子我那徒孫給你們的壓力不小啊。”
“那群老東西可是巴不得跟我一戰,現在居然避而不見。”
“我來了,他們居然跑了。”
秦九臉上一陣無奈:“張真人,宋大俠的確給了元室很大壓力。”
“宋大俠與楊女俠的定親宴,請帖已經送到了元室手中,老一輩必須去,我們沒的選。”
“你當初接管中原的時候,中原一片狼藉。”
“可現在呢……宋大俠接管的中原如同熊熊烈火,我們怕,真的怕。”
“宋大俠的性格您很清楚,如果元室老一輩沒有去宋大俠的定親宴,那元室以後很難,很難。”
“元室沒有您這樣的人物,元室一但覆滅退居蒙古,宋大俠隻要牽頭,無數勢力都會進軍蒙古。”
“元室……擋不住。”
張三豐當然懂其中的道理,如同深淵一樣的目光看向秦九:“你們怕青書我能理解,可你們就不怕我嗎。”
“你們是覺得我老了,還是覺得我拿不動刀了。”
“如果我真的要找人,你們逃的掉嗎?”
聲音不大,無比平靜,可就是這平靜如水的聲音,卻讓秦九如同在死亡邊緣走了一趟。
“怕!”秦九嘶啞的聲音響起。
“所以,我師傅他們雖然逃了,可也給出了尊重張真人你的答案。”
“元室老一輩在皇城等你。”
“您去,就一戰!”
“怎麽選擇看您。”
聞言,張三豐笑了起來:“一群老東西。”
“以前就心思多,現在心思更多了。”
“我去中原,這不是等著青書攔我嗎。”
“你們想的還挺美,既給了我交代,也給了青書交代。”
秦九沒有否認,這的確是元室的做法,也是元室唯一的做法。
分崩離析的元室麵對張真人也好,宋青書也好,他們都不好處理。
張真人是真正的武力超群。
宋青書則是手握整個中原,武林,加起義大軍。
“張真人,這是中原最近的大事,您可以看看。”秦九拿出一份書信遞給張真人。
這信件記錄的就是最近中原洛陽城發生的事,還有中原起義大軍的事。
張三豐接過信件查看起來,眼中露出了笑意。
“有意思,難怪你們如此怕青書。”
“這小子……走了一條了不起的路。”
“九座城池走完,中原武林幾乎全部在青書手上了。”
“起義大軍,青書讓王賀出手加快了統一的速度。”
說著,張三豐有些感歎的聲音響起:“速度真快,他才接管中原多久啊。”
秦九佩服的聲音響起:“是的,很快,快到元室根本沒時間反應,包括九大城池的定親宴。”
“我甚至有些懷疑,宋大俠是否真的想找您。”
“元室與中原武林的戰場馬上轉移到光明頂,這個時候宋大俠的如此做法就是在匯聚中原武林所有力量。”
“訂親為理由,元室根本沒理由攔,之後給武林大小勢力彌補功法為饋贈。”
“雙方武林一個月的和平時間,已經被宋大俠用到了極致,沒有什麽比這個做法更好了。”
“宋大俠一個月後,會徹底掌控整個中原。”
“高手,宋大俠調動中原整個武林,上到頂級高手,下到三教九流。”
“錢財,宋大俠因為定親宴的關係,無數商人趕著送錢買命,配合富可敵國的沈萬三,起義大軍後勤無憂。”
“軍隊,朱元璋也好,陳友諒也好,這兩人幾乎都是宋青書一手扶持。”
“名聲,宋大俠九個城池走下來,百姓對於宋大俠的擁護會達到頂峰。”
“毫不誇張的說,哪怕是元室皇帝對元室的掌控,也比不上宋大俠對中原的掌控。”
張三豐似笑非笑的看著秦九:“怎麽了?”
“怕了?”
“還是元室那群老東西想做點什麽?”
“直接說吧,想談什麽。”
“怕了。”秦九沉默數秒,低沉聲音響起。
“我們想準備些東西。”
張三豐眼睛眯了起來:“說。”
秦九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的看著張三豐:“張真人,老一輩退居蒙古,直到老死。”
“換您老一個承諾。”
張三豐緩緩起身,眼神譏諷的看著秦九:“直到老死?永不出蒙古?”
“誰給你們勇氣跟我談條件,那群老東西有資格嗎?”
“如果不是為了給青書時間成長,中原需要一個合格的傳承人,你以為他們能活到現在。”
“就憑長蛇經?他們這些年算是白活了。”
“回去告訴那群老東西,他們必須死。”
“還有,別給我動歪心思,宋青書但凡出一點事,我讓你們元室武林消失。”
“鼎盛時期的元室我都能壓著你們低頭,何況現在。”
“留著你們隻是為了讓以後的武林少一些麻煩,你不是不能替代。”
“懂嗎?”
秦九看著眼前的張三豐,眼中露出了一絲迷茫。
不等他回應,張三豐已經起身離開了,每一步一步都走的很慢,就如同一個普通老人。
可他知道這個老人的恐怖,這是天下最大的恐怖。
張真人能活多久?實力有多強?這些年都做了什麽?這一切都是謎。
這人年少就無敵,而後歸隱,直到現在成為全台下最長壽的人。
這是中原活著的神話。
“元室……隻是成就宋青書的磨刀石嗎?”秦九有些不確信的聲音響起。
微風吹來,原本舒爽的微風,現在如同寒風一樣刺骨。
無數猜測,想法在腦海中劃過。
如果……如果沒有宋青書出現,元室會覆滅嗎,會退出中原嗎?
會!隻是時間晚一點。
秦九心中很清楚答案,元室內部有多大問題他很清楚。
元室早就分成了兩派,一方是蒙古,一方是進入中原的元室。
既然元室早晚覆滅,那宋青書的出現,所有的一切隻是加快了而已,僅此而已。
張真人缺這一點時間。
不……
張真人絕對不會缺,如果真的缺時間,他就不會讓宋青書來推動,宋青書所有的一切都是自主行為。
張真人隻是給了支持而已,在合適的時間給宋青書一個選擇而已。
“到了張真人這種年紀,這種能力,他希望看到的是什麽?最在意的是什麽?”
秦九看著張三豐那已經消失不見的背影,呐呐自語。
“傳承!”遠處一個聲音解開了秦九的迷茫。
聞言,秦九迷茫的眼神露出了光芒,猛然轉頭看向身後。
“景前輩。”
景不凡來到秦九身後,拍了拍秦九,有些悠遠的聲音響起:“元室覆滅,其實早就成了定局。”
“隻是時間問題。”
“按照我的猜想,其實張真人很早就可以動,隻是他沒動,他在等。”
“中原所有的布局,準備,都是在等一個人出現。”
“或者說,就是為那個人準備。”
“人啊……不管多天才,多優秀,他都需要經曆來填充,成長。”
“攀登高峰需要台階,越高的山峰,需要的台階就越多,越凶險。”
“元室……是很好的台階。”
“盡管這個等待的時間有代價,可這個代價必須要付出。”
“張真人能走到現在,全靠出生中原,不然早就死了,如果出生在其他地方,張真人走不遠。”
“飲水思源,所以,張真人必須要把中原武林交在一個可靠的人手中。”
“不管什麽時代,武林都需要定海神針,這人是武林的根本,是武林的希望,是無數人精神上不敗的寄托與驕傲。”
“這樣的武林才能傳承,才能讓人尊敬,讓人敬畏。”
“曾經的中原五絕,之後的神雕俠侶,到現在的張真人,這些人支撐起了中原武林心中的驕傲與底氣。”
“同時還有歸屬感。”
“中原人除非走投無路,不然不會離開中原拜師學藝。”
“這就是一個循環,中原傳承強,高手多,無數人因為出生中原而感到自豪,天才就不會流失。”
“一代,一代如此循環,這就是一個武林的傳承。”
“一代強不是強,代代強才是強。”
“無數人對中原的敬畏就是這樣形成,大家怕的不是現在的中原,而是積累之下的中原。”
“深不可測積累,讓人不知道中原到底隱藏了多少。”
“這……就是中原,讓人敬畏卻向往,尊敬卻希望超越。”
“中原是無數武林人心中的一座高山,一座舍命追逐的高山。”
“無數人希望它沒落的同時又希望他長存。”
“秦九這就是武林。”
“皇朝更替,武林不變。”
“元室老一輩懂,張真人懂,宋青書也懂,我也懂。”
“這就是這亂世之下,雙發武林一直保持一個默契的原因。”
“而現在……宋青書已經開始讓殷離那丫頭接觸了,你也要開始接觸了。”
“這亂世平息的時候,能活下多少人誰也不知道。”
“張真人老了,元室老一輩也老了,之後會是新老交替,一輪新傳承又要開始了,好好想想吧。”